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參拜仙洞巖最勝寺


農曆二月十九日「觀音媽生」這一天前往仙洞巖最勝寺參拜「觀世音菩薩」與「辯才天女」。
基隆仙洞巖位於基隆市中山區乃自然形成的海蝕洞,相傳有仙人於此修行得道而得名「仙洞」,這是基於道教傳說仙境之「洞天」的思想(洞天源於道德經所云之「玄牝」──道的玄妙之女性生殖器)。到了日本殖民台灣時期,明治三十三年(1900年)日本人迎請江之島辯才天女神的御分魂神鎮坐仙洞,日殖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為「仙洞」提名為「靈仙洞」。在洞窟內祭祀辯才天女,乃是因為《金光明最勝王經》<大辯才天女品>之偈頌云:「或在山巖深險處,或居坎窟及河邊;或在大樹諸叢林,天女多依此中住。」辯才天女也常居住在窟穴之中,日本國內也有於洞穴內安奉辯才天女神像祭祀,如江之島信仰發源地的江島南岸之海蝕洞(江島岩屋),就是祭祀辯才天女神之靈場,並且結合日本神道之女陰崇拜,「洞穴」象徵「女性生殖器」之女陰崇拜而與「辯才天女神信仰」二者融合,辯才天女也有おまんこさま(女陰娘娘)的暱稱,如幕末來訪日本的德國人Rodolphe Lindau在他的著作Un Voyage Autour du Japon, Paris, 1861, (『日本周航記』)就記載了江島辯才天女被暱稱為「Omanko-sama」。事實上,「辯天」也與「觀音樣」同樣作為女陰(おまんこ)的隱語。

京都以弁財天為本尊的長建寺(島の弁天さん)則以弁天錢=女陰錢(象徵財富與豐饒)=福錢,以及竹島辯天、江島辯天、嚴島辯天等也皆以女陰錢,來作為辯才天女神加護之御守,密教也以具有福德財富意義的梵語「博伽」(Bhaga)作為女性生殖器之稱呼。

江島的妙音辯才天女神像為「美之象徵」而為裸體懷抱琵琶之座像。如滿月般純白無瑕的妙音弁財天像具備女性身體包括女陰全部之象徵。 又稱為「裸弁天」,為鎌倉時代中期以來的傑作。 人們向女神祈求保佑在音樂藝能方面進步。 實際上江之島最初的信仰是在島上的岩窟(現在的岩屋)祭祀女神, 岩窟即象徵「女陰」與「子宮」即為豐饒與新生的象徵。 與弁天亦為女陰的隱語相互呼應,台灣的基隆仙洞巖祭祀辯才天女神也具有此意義。

仙洞巖如女陰之密穴,其內安奉辯才天女神像。

回到仙洞巖最勝寺的歷史。到了日殖台時期之大正十五年(1926年)時,日本人在此設置最勝禪寺,並得到日本臨濟宗妙心寺派正式稱號「靈仙洞最勝寺」,最勝之寺名乃取自《金光明最勝王經》<大辯才天女品>中稱讚辯才天女神:「敬禮敬禮世間尊,於諸母中最為勝;三種世間咸供養,面貌容儀人樂觀。種種妙德以嚴身,目如脩廣青蓮葉;福智光明名稱滿,譬如無價末尼珠。我今讚歎最勝者,悉能成辦所求心;真實功德妙吉祥,譬如蓮花極清淨。身色端嚴皆樂見,眾相希有不思議;能放無垢智光明,於諸念中為最勝。猶如師子獸中上,常以八臂自莊嚴;各持弓箭刀矟斧,長杵鐵輪并羂索。端正樂見如滿月,言詞無滯出和音;若有眾生心願求,善事隨念令圓滿。帝釋諸天咸供養,皆共稱讚可歸依;眾德能生不思議,一切時中起恭敬。 」辯才天女神即是最勝者,在此「八臂大辯才天女神」(Mahāsarasvatī)其實與印度女神教(shaktism)之難近母(Durgā)為同一女尊。

依印度女神教(shaktism)之教典,大辯才女神(Mahāsarasvatī)等同難近母(Durgā)也等同於雪山神女(Pārvatī),因此《金光明最勝王經》憍陳如婆羅門即以難進母(Durgā)的讚美詩(Harivaṃsa)讚頌大辯才女神。以下依學者Ludvik Catherine之研究,更正幾處漢譯金光明最勝王經之辯才天女讚頌:
敬禮天女那羅延,於世界中得自在;我今讚歎彼尊者,皆如往昔仙人說。
吉祥成就心安隱,聰明慙愧有名聞;為世母能生世間,勇猛精進難近母,
乃是無敵恒勝女,長養調伏心慈忍;現為閻羅之妹妻,常著青色野蠶衣。
各種美貌皆具有,遍觀一切廣妙眼;無量勝行超世間,歸信之人咸攝受。
或在山巖深險處,或居坎窟及河邊;或在大樹諸叢林,天女多依此中住。
假使山林野人輩,亦常供養於天女;以孔雀羽作幡旗,於一切時常護世。
獅子虎狼恒圍遶,牛羊雞等亦相依;振大鈴鐸出音聲,頻陀山眾皆聞響。
或執三戟頭圓髻,左右恒持日月旗;黑月九日十一日,於此時中當供養。
或現婆蘇天之姊,見有鬪戰心常愍;觀察一切有情中,天女最勝無過者。
權現牧牛歡喜女,與天戰時常得勝;能久安住於世間,亦為和忍及暴惡。
大婆羅門四吠陀,幻化呪等悉皆通;於天仙中得自在,能為種子及大地。
諸天女等集會時,如大海潮必來應;於諸龍神藥叉眾,咸為上首能調伏。
於諸女中最梵行,出言猶如世間主;於王住處如蓮華,若在河津喻橋栰。
面貌猶如盛滿月,具足多聞作依處;辯才勝出若高峯,念者皆與為洲渚。
阿修羅等諸天眾,咸共稱讚其功德;天女具千眼遍觀,以殷重心而觀察。
眾生若有悕求事,悉能令彼速得成;亦令聰辯具聞持,滿足所願持世女。
於此十方世界中,如大燈明常普照;乃至神鬼諸禽獸,咸皆遂彼所求心。
雪山神女勝諸女,同昔仙人久住世;無垢淨如少女天,實語猶如大世主。
普見世間差別類,乃至欲界諸天宮;唯有天女獨稱尊,不見有情能勝者。
若於戰陣恐怖處,或見墮在火坑中;河津險難賊盜時,悉能令彼除怖畏。
或被王法所枷縛,或為怨讎行殺害;若能專注心不移,決定解脫諸憂苦。
於善惡人皆擁護,慈悲愍念常現前;是故我以至誠心,稽首歸依大天女。

大辯才天之最勝真言:「敬禮敬禮世間尊,於諸母中最為勝;三種世間咸供養,面貌容儀人樂觀。種種妙德以嚴身,目如脩廣青蓮葉;福智光明名稱滿,譬如無價末尼珠。我今讚歎最勝者,悉能成辦所求心;真實功德妙吉祥,譬如蓮花極清淨。 身色端嚴皆樂見, 眾相希有不思議; 能放無垢智光明, 於諸念中為最勝。 猶如獅子獸中上,常以八臂自莊嚴;各持弓箭刀矟斧,長杵鐵輪并羂索。端正樂見如滿月,言詞無滯出和音;若有眾生心願求,善事隨念令圓滿。帝釋諸天咸供養,皆共稱讚可歸依;眾德能生不思議,一切時中起恭敬。」
依印度女神教(shaktism)之教義,辯才天女(sarasvatī)是梵神創世能力的一切來源,也就是性力(Śakti),在中國西藏密教中辯才天女(sarasvatī)則是文殊師利菩薩一切智慧能力的來源,因為辯才天女(sarasvatī)之緣故,文殊師利菩薩才能「斬一切戲論」以及能「轉字輪般若波羅蜜多」。

在《金光明最勝王經》中諸佛菩薩、諸獨覺阿羅漢、眾仙人天人藥叉十方諸王等等之聰明大智、博眾奇才、能言善道,皆因辯才天女(sarasvatī)之緣故,她即是上述諸聖眾之辯才能力的來源,也就是性力(Śakti),因此《金光明最勝王經》即云:「敬禮諸佛妙辯才,諸大菩薩妙辯才,獨覺聖者妙辯才,四向四果妙辯才,四聖諦語妙辯才,正行正見妙辯才, 梵眾諸仙妙辯才,大天烏摩妙辯才,塞建陀天妙辯才, 摩那斯王妙辯才,聰明夜天妙辯才,四大天王妙辯才,善住天子妙辯才,金剛密主妙辯才,吠率怒天妙辯才,毘摩天女妙辯才,侍數天神妙辯才,室唎天女妙辯才, 室唎末多妙辯才, 醯哩言詞妙辯才, 諸母大母妙辯才,訶哩底母妙辯才, 諸藥叉神妙辯才,十方諸王妙辯才。」

到了昭和四年(1929年)五月,該寺建立基隆西國三十三所靈場第九番興福寺不空羂索觀音石像,現今在仙洞巖內除了第九番興福寺不空羂索觀音石像還可以見到第十番三室戶寺千手觀音石像。

日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後,台灣終於回歸中華民國,靈仙洞改回原名仙洞巖,又稱仙洞巖最勝寺,並於仙洞巖之中洞建「圓通寶殿」,主祀觀世音菩薩,陪祀彌勒菩薩、韋馱菩薩、伽藍菩薩、十八羅漢、土地公、四大天王,圓通寶殿之名來自中國佛教創作的佛經《楞嚴經》,觀世音菩薩修耳根圓通而為諸菩薩聖賢二十五圓通之第一,因此觀世音菩薩有了圓通大士之別名。

其實仙洞巖最遲在日本殖民台灣的明治43年(1910年)以前,台灣人就已在仙洞巖祭祀觀世音菩薩,台灣人之所以在仙洞巖內祭祀觀世音菩薩,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據說在仙洞巖可清楚聽見海潮聲,這正是與《觀世音普門品》偈頌:「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相應;第二個原因,南海觀世音菩薩與媽祖同樣是護佑漁民海航平安之女神,如《觀世音普門品》偈頌云:「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 ,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

並且在中國觀音傳說中,有救度漁民的魚籃觀音與現身於驚滔破浪之大海中救生的鰲頭觀音,致使民眾逐漸衍生出向二者祈求海上的安全或漁獲的豐收,是漁民們生活的依 和願望,因此將觀音菩薩當作當作海上的守護女神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