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土用の丑の日


「土用」是「五行思想」的四季用詞,春天屬木,夏天屬火,秋天屬金,冬天屬水,四季有四行,但四季之間有過渡期,便是「土旺用事」,簡稱「土用」。以日期來算,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前十八天。日本過的是立秋前的丑(う)之日(對應十二地支之丑)。而跨入「土用」期第三天就稱「土用三郎」(どようさぶろう)。這天要吃鰻魚,特稱為「土用鰻」(どようのうなぎ),是俳句夏季季語之一。


這習俗的起源是在江戸時代某間鰻魚店為他們家的鰻魚銷售不佳而發愁。此時他向平賀源内請教,該如何振興。這時平賀源內他把「本日土用丑(う)之日」張貼在店前,並加以宣傳生意就興旺起來了。當時,日本民俗中有有關於「丑(う)之日,吃"う"開頭發音的食物就不會在這仲夏受苦」。所以吃牛肉(うし)、うしの乳汁也是可以的w

實際上鰻魚(うなぎ)富有維生素B、高級蛋白質,且易消化,可以減消炎夏食慾不振症狀,蠻適合作為夏季的營養補充。七月二十三日左右是「大暑」,(二十四節氣之一,北半球在每年7月22-24日之間,南半球在每年1月20-21日之間,太陽位於黃經120°。)土用正是處於此時期,天氣炎熱的日子。

(熱情的太陽女神=天照大神w)
因此吃鰻魚可補足夏季炎熱氣候以及熱病等等所消耗的養份。在下鴨神社的御手洗社會在這段期間舉行祈求無病息災的御手洗祭。雙腳浸泡於御手洗川並獻燈,向太陽女神之荒魂神瀨織津姬祈求保佑與淨化污穢。另外還有足形的お札,可以寫上向女神祈求的心願,然後放流於神水供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