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OMURO88】大日 莉々花、神峯 歌蔵、大寶大華、太山 美雲=十一面觀世音菩薩

御詠歌:「阿波の国一の宮とはゆうだすき かけて頼めやこの世のちの世」

對應於四國八十八箇所之十三番大栗山花藏院大日寺之本尊十一面觀世音菩薩的御室娘ー「大日 莉々花(だいにち ももか)」,又大日寺境內亦安奉しあわせ観音(幸福觀音),所以莉莉花也與「幸福觀音」相應,雖然她看起來是個不苟言笑的大姊姊,討厭不守規矩的人,她其實是個內心期盼大家能夠幸福開懷大笑的溫柔女生喔。此外,在神佛習合時代,大日寺之本尊十一面觀世音菩薩與阿波國一宮「天石門別八倉比賣神社」之主祭神視為同女尊,也就是天石門別八倉姫命等同於十一面觀音。

「天石門別八倉姫命」一說是阿波國女神的別名,阿波(あわ)國因為盛產「粟(あわ)而有此名,又依《古事記》稱「粟國」名為「大宜都姬(オオゲツヒメ)」,即穀物與食物的女神「大宜都姬命」為阿波國的守護神,她也與伊勢神宮外宮祭神「豐受媛神」視為同女神。

另有一說「天石門別八倉姫命」為太陽女神大日孁尊之別名,她的神名「八倉姫(やくらひめ)」意指「統治諸神之女神」, 至於「天石門別」則指「天岩戸」,根據記紀神話,她乃是隱於「天岩戸」又從「天岩戸」出現而復甦的太陽女神。

若依此則大日寺之本尊十一面觀世音菩薩與太陽女神大日孁尊(亦名:天照大神)為同一女尊。

對應於四國八十八箇所之二十七番竹林山地藏院神峯寺之本尊十一面觀世音菩薩的御室娘ー「神峯 歌蔵(こうのみね かぐら)」。

御詠歌:「みほとけのめぐみの心神峯 山も誓いも高き水音」

神峯寺的由來據說是戰巫女氣長足姫尊(神功皇后)為了祈求遠征朝鮮半島勝利而於神峰山建立祭祀太陽女神天照大神的神社,後來於天平2年(730年)行基受聖武天皇之敕令而於此神社建立佛堂以親手雕刻的十一面觀音為本尊而為神佛習合之形式,到了大同4年(809年)弘法大師建立密教法堂而命名為觀音堂,即神峯寺之由來。

歌藏(かぐら)如神峯寺的起源於戰巫女氣長足姫尊建立祭祀太陽女神天照大神祈願戰勝,她是個體育系少女充滿活力喜愛鍛鍊討厭怠惰。

對應於四國八十八箇所之四十四番菅生山大覺院大寶寺之本尊十一面觀世音菩薩的御室娘ー「大寶大華(だいほう はるか)」。

御詠歌:「今の世は大悲のめぐみ菅生山 ついには弥陀の誓いをぞまつ」

大寶大華如十一面觀音散發出神聖莊嚴之氣氛,豐美的雙乳充滿慈愛。 十一面觀音別名為『普門(Samantamukha)』, 「Samantamukha」就是「面向遍一切處」,對應白騾奧義書的『Sarvatomukha(面向一切)』, 如此闡述「這尊神遍及所有方面,既最先出生,又在懷胎中,既是過去生,又是未來生;站向眾人,面對一切」。 也就是不受時間與空間限制的大自在主,她是已生、也是將生;是過去、也是未來; 她與眾生密切,有慈悲大能觀照所有眾生,她的面容在一切處守護著眾生, 也就是以朝向各個方向的十一面做為表現,自在觀照而能隨時隨地救度正在遭受苦難的眾生, 對一切眾生有求必應的慈愛, 十一面是觀自在菩薩的觀音力(念彼觀音力)一種表現,如玄奘所譯《十一面神呪心經》中 觀自在菩薩即說「我有神呪心(Mantra-citta)名十一面,具大威力。」



十一面神呪心:『Namo ratnatrayāya namo ārya-jñānasāgara-vairocana-vyūha-rājāya tathāgatāya arhate samyaksaṃbuddhāya namaḥ sarva tathāgatebhyaḥ arhatebhyaḥ samyaksaṃbuddhebhyaḥ namo āryavalokiteśvarāya bodhisattvāya mahāsattvāya mahākāruṇikāya tadyathā: Oṃ dhara dhara dhiri dhiri dhuru dhuru itī-vāti. cale cale pracale pracale kusume kusuma. vare ili mili cili citi jāla mapanaya parama śuddha sattva mahākāruṇika svāhā』

觀自在菩薩說此十一面神呪心(Ekādaśamukha-Mantra-Citta)的因緣: 『欲利益安樂一切有情。除一切病故滅一切惡故。為止一切不吉祥故。為卻一切惡夢想故。 為遮一切非時死故。欲令諸惡心者得調淨故。有憂苦者得安樂故。有怨對者得和解故。魔鬼障礙皆消滅故。』

又玄奘三藏所譯《十一面神呪心經》也說明此受持此神咒能於現實生活得到十種勝利: 「一者身常無病。二者恆為十方諸佛攝受。三者財寶衣食受用無盡。四者能伏怨敵而無所畏。 五者令諸尊貴恭敬先言。六者蠱毒鬼魅不能中傷。七者一切刀杖所不能害。 八者水不能溺。九者火不能燒。十者終不橫死。」 還有四種功德勝利:「一者臨命終時得見諸佛。二者終不墮諸惡趣。三者不因險厄而死。四者得生極樂世界。」 此十一面神呪心也被藏密稱為大悲咒(Mahā Karuṇā Dhāranī),十一面觀音以大悲隨逐有情, 以「四攝行(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不違眾生所求而方便引進菩提門,《理趣經》云「所謂妙適(Surata)清淨句是菩薩位」 此「妙適(Surata)」也是四攝行而不違背世間中的男女情慾愛染。

十一面觀音的十一之數也代表她圓滿十波羅蜜多(daśa-pāramitā):即(一)施波羅蜜(dāna-pāramitā),有財施、法施、無畏施三種。(二)戒波羅蜜(śīla-pāramitā),持戒而常自省。(三)忍波羅蜜( ksānti-pāramitā),忍耐迫害。(四)精進波羅蜜(梵virya-pāramitā),精勵進修而不懈怠。(五)禪波羅蜜(dhyāna-pāramitā),攝持內意,使心安定。(六)般若波羅蜜(prajñā-pāramitā),開真實之智慧,曉了諸法實相。(七)方便波羅蜜(upāya-pāramitā),以種種間接方法,啟發其智慧。(八)願波羅蜜( pranidhāna-pāramitā),常持願心,並付諸實現。(九)力波羅蜜(bala-pāramitā),培養實踐善行,判別真偽之能力。(十)智波羅蜜( jñāna-pāramitā),能了知一切法之智慧。超越十地法雲地而達十一地之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而不可思議的『妙覺』境地。

在日本密教之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中,她位於代表妙成就的蘇悉地(Susiddhi)院,具有四臂,趺坐於蓮華上。她的左第一手持蓮華代表自性清淨法性,眾生本有自性清淨心,即本覺;左第二手持澡瓶,盛裝用來洗滌眾生所染污之客塵煩惱的大悲甘露水;右第二手持數珠,代表她精進於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右第一手結施無畏印,她救濟愛撫一切眾生而施無畏。她於諸觀音尊中特為妙成就之尊,示現因地與果德成就,所以位列蘇悉地院,她的四臂亦可代表內證四智:「數珠手為大圓鏡智,金剛智斷煩惱,所以為調伏義。施無畏手代表成所作智,為息災義。蓮華手是普眼蓮華之妙觀察智,隱喻女陰之蓮華為人所愛,所以為敬愛義。澡瓶手代表以智水滋潤眾生乃平等性智,為增益之義。四智的總體為法界體性智,所以她為蓮華部五智圓滿之觀音尊。

十一面觀音的密號為變異金剛或稱她為慈愍金剛。種子字為(hrīḥ)』。

真言:『oṃ mahā-karuṇika svāhā』 歸命大悲尊 成就。 『oṃ loke jvala hrīḥ 』歸命 世間 光明 蓮華自性清淨法性。

三昧耶形為「澡瓶(kundika)」,在印度文化中代表母體子宮,象徵生命之源與豐收富足,大悲甘露盛滿其中。

對應於四國八十八箇所之五十二番瀧雲山護持院太山寺之本尊十一面觀世音菩薩的御室娘ー「太山 美雲(たいさん みく)」。

御詠歌:「太山へのぼれば汗のいでけれど 後の世思へば何の苦もなし」

太山寺緣於以燒炭維生的真野長者於瀧雲山發現的一寸八分的觀音像,由於受此一寸八分の観音さま的靈驗庇祐而發願建寺祭祀,傳說一夜便將觀音堂建造完成而成為觀音靈驗傳說,之後行基雕刻十一面觀音像,並將真野長者所發現的一寸八分的觀音像藏於十一面觀音像之胎內成為本尊,此即太山寺之緣起。

又在日本文化中「一寸八分の観音様」乃為「女陰」隱語,除了外型以外,還有個原因如《ポケツト隠語辞典》所記載:「堂に比べて本尊の小さいところから、陰核を観音像に見たて、女陰をいう俗語。」

觀世音菩薩亦以男女愛慾來降伏毘那夜迦(Vināyaka),如唐代密教善無畏所翻譯的《大聖歡喜雙身大自在天毘那夜迦王歸依念誦供養法》以及不空所傳《毘那夜迦誐那鉢底瑜伽悉地品祕要》還有《真言密教的四部毘那夜迦法》:『記載觀世音菩薩化為以美麗天女之姿體接近毘那夜迦(Vināyaka), 毘那夜迦一見到天女,婬欲熾盛,便撲上前去。此時,天女立刻對毘那夜迦提出要求: 「如果真想抱我,希望你能皈依佛法,擔任護法神」。於是毘那夜迦便當下同意了美女的要求,得以與美女擁抱交合而得大歡喜, 因此歸順了佛法成為佛教護法神「歡喜自在天(Nandikeśvara)」,開釋以男女情慾愛染作為開悟的殊勝善巧方便法,金剛愛所云『奇妙自性清淨,隨一切愛染自然生;由於本來清靜離一切塵垢,所以只用愛染來調伏眾生』,這也是她悲憫眾生愛慾熾盛苦的肉身布施而為清淨無垢,即理趣經『所謂妙適(Surata)清淨句是菩薩位, 即男女兩性愛慾交合之範疇(句義)為自性清淨而為清淨蓮華觀音菩薩位,觀世音以自身美麗女性之軀調伏大荒神毘那夜迦(Vināyaka)彰顯此「般若波羅蜜多理趣」。又,不空所傳《毘那夜迦法》與熾盛愛慾毘那夜迦相媾之美女觀音為大悲心至極的十一面觀音,十一面觀音是為化「愛慾(rāga)」為「成就(siddhi)」的本尊。傳入日本後,將此大荒神毘那夜迦視為大鬧高天原的素戔鳴尊,十一面觀音就是以愛調伏「素戔鳴尊」彼此生子的「太陽女神天照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