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 BIRTHDAY>2月17日は両儀式のお誕生日。兩儀式與未那母女////
未那名字取自瑜伽行唯識學派的第七意識「末那識(mānas-vijñāna)」,末那識產生自我的概念,自我的根源則是第八識「阿賴耶識(ālaya-vijñāna)」。
未那名字亦可追溯印度哲學的心靈、意識、意志的「mānas」,《 梨具吠陀》之<無有歌>第四段:『一開始慾愛(kāma)先出現, 這是心靈(mānas)萌芽之始; 聖者以心中智慧照耀, 在「無」當中發現了「有」的關聯』,此講述慾愛(kāma)為創造的衝動, 有了「kāma」萬物才得以產生(即無與有的關聯)。 另一方面則講述人類意識的起源,即情世界(主觀世界)的產生。 意識不是自在天所創造,也不是由物質所構成; 她完全獨立於物質,而且是先於物質構成的肉體,是在肉體構成後進入肉體的。<無有歌>之作者住頂仙人將「意識(mānas)」視為第一種識,也就是母識,因為她能夠產生「子識」。 子識有五,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 這五個子識通過五官與外五境的接觸而產生。 母識「mānas」是產生於吠陀智者設想的絕對實在(精神),不是產生於其他物質性的東西。 這一思想是其印度一切唯心主義的總根源。 「第一種識」,唯心主義哲學家,特別是因解釋吠陀哲學而形成的吠檀多學派, 在哲學上把她提昇為我(Ātman)。 「我(Ātman)」可大可小;大則與充遍宇宙之梵同一, 小則進入某一生物的肉體,作為她的意識和承受輪迴的主體。 佛教大乘瑜伽行哲學把她作為八識系統的最後一識,稱為第八識「阿賴耶識(ālaya-vijñāna)」。 吠陀哲學這種第一種識實際上正是佛教據以發展而成為它的大小乘哲學範疇系統的心法範疇基礎。 『聖者以心中智慧照耀, 在「無」當中發現了「有」的關聯。』 以唯心來解釋則有二解:一者,種識本來非有,但由最初欲念而產生; 一者,現象如幻,本非存在,但智者悟知她有絕對的真實存在。
未那之母兩儀式則為「無垢識(amala-vijñāna)」之體現,乃為第九識,孕育本覺的如來藏(Tathāgatagarbha)其胎內之「真如識」,也就是體悟空之境界的『般若波羅蜜多心』,依密教而言空(śūnyatā)等虛空界(ākāsa-dhātu),空性(śūnyatā)就是萬法真實的本體即真如(tathatā),無垢識就是看穿萬象虛幻而見到真實之真如心而能斬除一切戲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