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密教五部之寶部」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密教五部之寶部」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佛刀舎之佛畫師「きらばがに(優木きら)師」所造之「地藏菩薩像」


佛刀舎之佛畫師「きらばがに(優木きら)師」所造之「地藏菩薩像」。地藏的梵名為「Kṣitigarbha」由梵語「Kṣiti (土地、住居、房屋、地母神之名)」與梵語「Garbha(子宮)」所組成而意謂「大地的子宮」乃源於印度「大地女神Pṛthvī」之信仰。又依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大日經》稱「地大」為「地輪(pruṭhavī-maṇḍala)」,輪(maṇḍala)即曼荼羅(maṇḍala)的意思,故又稱地壇(pruṭhavī-maṇḍala),形色為黃色方形,種子為一切本初的『(a) 」字本不生』,法性為『堅固』稱『金剛輪』,乃密教法門之堅固的母胎。

「大地的子宮(Kṣitigarbha)」即「地藏(Kṣitigarbha)」乃印度神話「大地母神Pṛthvī」的別名,她是堅忍不拔(即大地)・孕育萬物(即子宮)的大地之母,地上所有的一切等皆來自Pṛthvī, 凡是地上所有的生命,也都是因Pṛthvī的保護力而生長,大地母神Pṛthvī與象徵大地豐饒生產的女神Sita息息相關,在印度教圖像學的轉換中,大地母神Pṛthvī主要以女神Sītā的形象出現,別名為Bhūmī(大地),此外在印度教中女神Sita也是蓮華女神Lakṣmī的應化身,在印度教亦將大地母神與蓮華女神奉為同一女神。

這樣的關係在真言密教的大悲胎藏生曼荼羅裡,即源於大地母神Pṛthvī的「地藏(Kṣitigarbha)菩薩」在中為地藏院之主尊而為蓮華部所攝,即觀世音菩薩為大悲之體,地藏菩薩為大悲之用,地藏菩薩為觀世音菩薩的應化身。以大地子宮即地藏菩薩為主尊的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地藏院,此院諸尊如大地堅固不壞,菩提心堅固,能住持萬物。又如大地的種種寶藏,具足菩提心善根,如同大地母親子宮,能出生一切功德眾寶,教導眾生般若、精進等妙德。《大日經疏》說:『此聖者,主持寶王心地中性起功德無邊寶藏,故其摽幟,以一切珍奇雜寶綺錯莊嚴也。』所以地藏菩薩具足眾寶,能施予眾生無盡的大悲救濟。 源自大地母神Pṛthvī的地蔵菩薩,具有養育生長的特質,她可以為眾生繁榮土地,也可以為眾生扼止的自然災害。 《地藏十輪經》裡便記載了地藏菩薩:「能令大地一切草木、根鬚、芽莖、枝葉、花果,皆悉生長。」 除此之外亦是解救眾生之慈母,對存在於六道中的所有人們伸出慈悲與憐愛的援手。在《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中便說,地藏菩薩成就了眾多不可思議的功德,一如無盡的寶藏, 憑藉這些功德力量,能發起堅固的大慈悲,滿足一切眾生的心願。 在如來藏之論典《究竟一乘寶性論》中也提到,眾生有一如來藏,如同「地藏」一般,藏著種種寶物, 能讓眾生受用不盡;這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如來藏(Tathāgatagarbha)」,都有成就菩提的可能,如同地藏菩薩一樣。

又子宮(garbha)亦代表「禪定深密」,修行者「入甚深禪定」即如「入佛母子宮」,亦如吸允佛母乳房分泌之大悲乳,如來藏之論典《究竟一乘寶性論》即云:「大乘信為子,般若以為母,禪胎大悲乳,諸佛如實子」,《地藏十輪經》所言「靜慮深密,猶如祕藏」,「祕藏」的梵語為「garbha」也就是「子宮」,靜慮的梵語為dhyāna也就是禪定,即是「入甚深禪定」即如「入佛母子宮」的涵義,這也是地藏之「藏」的意義,即「安忍不動猶如大地,也就是堅固不壞的大地母神Pṛthvī,靜慮深密,猶如祕藏,也就是深密禪定。如入大地之母Pṛthvī的子宮之中」。釋尊成佛也是大地母神Pṛthvī之見證而摧破一切魔。

在《占察善惡業報經》提到地藏菩薩的本誓願力乃過去無量無數阿僧祇劫之前, 發了度眾生的願,依著這樣的願力,而不斷廣度眾生。其實早已功德圓滿, 但地藏菩薩仍依本誓(即三昧耶)願力權巧化現、影應十方。 而地藏菩薩對五濁惡世的眾生特別偏厚, 所以自從十一劫以來,專門莊嚴我們這個世界,成就、成熟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 並且依地藏菩薩的本誓願力,能夠很快滿足一切眾生所求、所願;眾生有重罪、障礙,若求地藏菩薩, 依著地藏菩薩的法門來修行,就能滅除所有的重罪,使得解脫,讓心得自在、安穩。 地藏菩薩非常慈悲,修行的功德早與佛等齊,卻選擇不住在清淨的佛國淨土之中, 而發願永遠在五濁惡世,以及沒有佛出世的世界度眾生,這就是般若理趣經所言: 「菩薩勝慧者,乃至盡生死 ,恒作眾生利,而不趣涅槃。」並且由所發起的大悲、堅固、難壞、勇猛、精進無盡誓願增上勢力, 能在一日一夜,或一頓飯的時間,就能夠度「百千俱胝那由他」數量的眾生, 能使一切「如法所求」的眾生,意願滿足。 如果有災難、苦難,只要誠懇稱誦她的名號,同時恭敬供養她,便能如法所求,離苦得樂。 如果有人受飢渴,沒有衣服穿,缺乏日常用品,沒有貴重的飾物,病痛缺乏醫藥, 睡覺時沒有床舖、被子,只要稱念她的聖號,就能夠滿願。 如果有愛別離苦、怨憎會苦──必須與恩愛的人分離,所謂的生離死別; 怨恨的人又常常見面,所謂的冤家路窄 。有這兩種苦產生,也是要稱念地藏菩薩聖號,修地藏菩薩法門,就能夠免除這種痛苦。 心裡有憂愁苦惱,身體有各種病痛,或是人與人之間互相產生摩擦、彼此鬥爭,也應稱念大地之母地藏菩薩聖號。

在《金剛頂經》中地藏菩薩即為金剛幢(Vajrakotu)菩薩與虛空藏菩薩同為南方寶部主寶生如來四親近之一, 金剛幢(Vajrakotu)菩薩能使整個有情界眾生的一切意願都能滿足無餘盡使他們安樂和歡喜, 甚至證得一切如來廣大利益最殊勝的妙成就果。又金剛幢亦名寶幢亦名思惟大寶幢即布施波羅蜜多(Dāna-Pāramitā)。 在《般若理趣經》的虛空藏菩薩般若理趣:「時薄伽梵。一切三界主如來。復說一切如來灌頂智藏般若理趣。 所謂以灌頂施故。能得三界法王位。義利施故。得一切意願滿足。以法施故。得圓滿一切法。 資生施故。得身口意一切安樂。時虛空藏大菩薩。欲重顯明此義故熙怡微笑。 以金剛寶鬘自繫其首。說一切灌頂三麼耶寶心。 」 法施者建正法幢以破邪顯正故為金剛幢(Vajrakotu)菩薩而圓滿一切法。

中國佛教《地藏菩薩本願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地獄思想,經中描述的地獄觀念是中國本土冥界信仰與佛家地獄思想融合而成的結果,地藏菩薩在痛苦萬狀、陰森恐怖的地獄中,不辭辛苦地從事著教化受罪受苦眾生的濟度事業,地藏菩薩是拯救眾生脫離地獄乃至令眾生不墮惡道解脫來生之恐懼的慈悲菩薩。《地藏菩薩本願經》記載地藏菩薩的誓願為「願我盡未來劫,應有罪苦眾生,廣設方便,使令解脫。願我自今日後,對清淨蓮華目如來像前,却後百千萬億劫中,應有世界,所有地獄,及三惡道,諸罪苦眾生,誓願救拔,令離地獄惡趣、畜生、餓 鬼等。如是罪報等人,盡成佛竟,我然後方成正覺。」

因此在《瑜伽集要熖口施食儀》即稱地藏菩薩為「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大聖地藏王菩薩摩訶薩」救濟眾生令地獄成空無,地藏菩薩的宏大誓願與自我犧牲之精神形象深入民間,人們尊地藏菩薩為「幽冥教主」。依據中國佛教的《地藏菩薩本願經》的描述,地藏菩薩的功德既重於令眾生不墮於惡道受苦,解除眾生對來世的恐懼,保證來世的福祉,又授予眾生現世利益之安樂,如《地藏菩薩本願經》云「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現在未來百千萬億等願,百千萬億等事。但當歸依瞻禮、供養讚歎,地藏菩薩形像。如是所願所求,悉皆成就。復願地藏菩薩具大慈悲,永擁護我。是人於睡夢中,即得菩薩摩頂授記」、「有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願、或多病疾、或多凶衰、家宅不安、眷屬分散、或諸橫事,多來忤身,睡夢之間,多有驚怖。如是人等,聞地藏名、見地藏形,至心恭敬,念滿萬遍。是諸不如意事,漸漸消滅,即得安樂、衣食豐益,乃至於睡夢中,悉皆安樂」、「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因治生、或因公私、或因生死、或因急事,入山林中、過渡河海、乃及大水、或經險道。是人先當念地藏菩薩名萬遍,所過土地,鬼神衛護,行住坐臥,永保安樂。乃至逢於虎狼師子,一切毒害,不能損之」。

在中國佛教的《地藏菩薩本願經》記載造地藏菩薩像之功德:「文殊師利,此菩薩(即地藏菩薩)威神誓願,不可思議。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菩薩名字,或讚歎、或瞻禮、或稱名、或供養,乃至彩畫刻鏤塑漆形像,是人當得百返生於三十三天,永不墮惡道。」、「世尊,我觀未來及現在眾生,於所住處,於南方清潔之地,以土石竹木作其龕室,是中能塑畫,乃至金銀銅鐵,作地藏形像,燒香供養,瞻禮讚歎。是人居處,即得十種利益。何等為十:一者、土地豐壤;二者、家宅永安;三者、先亡生天;四者、現存益壽;五者、所求遂意;六者、無水火災;七者、虛耗辟除;八者、杜絕惡夢;九者、出入神護;十者、多遇聖因。世尊,未來世中,及現在眾生,若能於所住處方面,作如是供養,得如是利益。」、「是人若能塑畫地藏菩薩形像,乃至聞名,一瞻一禮,一日至七日,莫退初心,聞名見形,瞻禮供養。是人眷屬,假因業故,墮惡趣者,計當劫數,承斯男女,兄弟姊妹,塑畫地藏形像,瞻禮功德,尋即解脫,生人天中,受勝妙樂。是人眷屬,如有福力,已生人天,受勝妙樂者,即承斯功德,轉增聖因,受無量樂。」、「普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彩畫形像,或土石膠漆,金銀銅鐵、作此菩薩,一瞻一禮者,是人百返生於三十三天,永不墮於惡道。假如天福盡故,下生人間,猶為國王,不失大利。」

佛刀舎之佛畫師「きらばがに(優木きら)師」所造之「地藏菩薩像」乃堅忍不拔・孕育萬物的大地之慈母,胸乳渾圓風暪盛滿母性的慈愛與大悲乳水,身旁綻放彼岸花代表救度眾生脫離苦海,右手持代表拯救眾生脫離苦難之行願的錫杖,左手持佈施一切珍寶滿足眾生希求的如意寶珠。地藏菩薩即金剛幢的種子字為「(trāṃ)」,代表「如如無垢諸行法性大空」之義,地藏菩薩真言:「oṃ ha ha ha vismaye svāhā」、金剛幢真言:「oṃ Vajrakotu trāṃ」。

佛刀舎之佛畫師「fzwrAym師」所造的「吉祥摩尼寶生如來像」


佛刀舎之佛畫師「fzwrAym師」所造的「吉祥摩尼寶生如來像」法像莊嚴。吉祥摩尼寶生的梵語是「Srī-maṇi-ratna-sambhavā」乃「吉祥蓮華摩尼如意寶珠福聚無量無邊的功德,圓滿成就一切眾生所願的女性如來」。

依唐密祖師不空三藏所翻譯的《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無垢大乘經》之記載,「大吉祥天女(Mahāśrīdevī)菩薩」在「吉祥寶莊嚴世界」即「女身成佛」,她的佛號就是「吉祥摩尼寶生如來應供正遍知」。吉祥寶莊嚴的梵語「Srī-ratna-Bhūṣaṇā」,吉祥寶莊嚴世界以種種吉祥天女寶來莊嚴,這就是《理趣經》所說的「莊嚴(bhūṣaṇa)清淨句是菩薩位」。吉祥摩尼寶生如來以光明遍照吉祥寶莊嚴世界,眾生在她的世界中,皆自然光明壽命無量,這就是《理趣經》所說的:「光明(āloka)清淨句是菩薩位」即心滿意足而閃耀光芒,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並且在虛空有種種歌詠演出蓮華妙法,眾歌詠天女以奇妙莊嚴的歌詠與諸法實相之法界體性相應,法界六大體性皆與歌詠之真實聲同一響應。在吉祥寶莊嚴世界的菩薩,皆從吉祥摩尼寶生如來的蓮華所出生。
蓮華女神

吉祥摩尼寶生如來的因地是「大吉祥天女菩薩」,在《 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與《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無垢大乘經》中大吉祥天女大菩薩中有以下諸名 「吉慶、吉祥、蓮華嚴飾、具財、白色、大名稱、蓮華眼、大光曜、施食者、施飲者、寶光、大吉祥、 一切如來所灌頂、一切如來母(Sarva-tathāgata-mātṛ )、一切天母(Sarva-devatā-mātṛ)、一切如來吉祥、一切菩薩吉祥、 一切賢聖聲聞緣覺吉祥、 梵毘紐摩醯首羅吉祥、一切天上首吉祥、一切處到吉祥 、一切天龍藥叉羅剎乾闥婆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吉祥、 一切持金剛手持金剛吉祥、四五護世吉祥、八曜二十八宿吉祥、唵娑尾怛哩、馱怛哩摩多去 、四明吉祥、 吉祥(Lakṣmī )、鬼母(Bhūta-mātṛ)、勝(Jayā )、最勝(Vijayā)、恒河(Gaṅgā)、一切津、一切吉慶 、無垢吉祥、一切除罪、無逸、月吉祥、日吉祥、一切曜吉祥(Sarva-graha-śrī )、 乘師子(Siṃha-vāhinī)、百千俱胝頻婆羅蓮華莊嚴(Śata-sahasra-koṭi-padma-vivara-saṃcchannā)、蓮華(Padmā)、大蓮華、 蓮華座、蓮華藏、蓮華持(Padmadharā )、具蓮華(Padmāvatī )、無量寶光明、 施財、白(Śvetā)、大白蓮華(MahāŚvetā)、白臂、持一切吉慶、莊嚴一切福身、調柔者 、百千臂(Śata-sahasra-bhujā )、百千眼、百千頭、 持種種間錯摩尼冠、妙色(Surūpā )、種種色、名稱(Yaśā)、極名稱(Mahā-yaśā )、寂靜(Śivā)、貳母多、清淨髮、月光、日光、作端嚴、 一切有情對面吉祥、聖者(Āryā)、依花、花自在(Kusumeśvarā)、一切須彌山王吉祥、一切江河吉祥、一切海水吉祥、 一切津口吉祥、一切藥草樹財穀吉祥、施金、施飲食、色清淨身、色者、一切如來自在者、 一切天眾對面吉祥、焰摩水天俱尾羅嚩娑嚩上首吉祥、與者(Dātrī)、食者、威光、具威光、饒、 榮盛、增長、高遷、法吉祥、依春、俱牟陀藏、慈悲者、依丈夫身、一切清淨吉慶手、除一切不吉祥者、 鉤召一切福吉祥、一切地王吉祥、一切持明吉祥、一切鬼藥叉羅剎餓鬼毘舍遮鳩槃茶摩睺羅伽吉祥、 一切天宮諸天吉祥、一切念誦護摩吉祥、曜極喜、福德遊戲、一切仙清淨吉祥、一切吉祥(Sarva-śrī)、 一切宮殿尊勝吉祥、一切緊那羅吉祥、一切日勝吉祥、居於無罪穢處者(Niravadya-sthāna-vāsinī)、 音樂、適悅者(sukha-karī)、俱尾羅愛者(Kubera-kāntā)、法王吉祥。」

大吉祥天女菩薩之別名為蓮華(Padmā),蓮華的意義可見北宋法賢譯《佛說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云: 「譬如妙色蓮,處泥常清淨,貪瞋癡本性,無染亦如是,所有一切法,應如是觀察,諸法本清淨, 當滅諸煩惱,常在諸三昧,成佛一切智,證如是法已,是名觀自在。」 北宋施護譯《佛說祕密相經》云「大哉一切佛如來,清淨蓮華愛無上,於無我中我手持,蓮華中住蓮華相, 所有金剛杵住於蓮華上,彼金剛杵及與蓮華,二法和合相應成就,獲得妙樂無滅無盡。

在印度文化中蓮華代表原始胎藏、母親的子宮,同時也是女性柔軟、粉色、有開口的陰道的同義詞,與梵文「Yonī」亦為同義詞而為本初最高性力(Adi-Parāśakti)的女神象徵,密教的大悲蓮華胎藏與如來所住之薄伽(bhaga)也源自於此。在印度女神教中稱大吉祥天女為「Kamalā」,梵語「Kamalā」與「Padmā」同樣為蓮華的意思,尤指粉色或淡紅色蓮華,梵文「Kamalā」一詞源自詞根「Kama」,其意為愛、渴望、性慾和性交,在印度神話中也有「愛神Kāma」是大吉祥天女的孩子之傳說,大吉祥天女即是愛情之母神。
女神「Kamalā」為十大智慧女神『Mahāvidyā』之一,Mahāvidyā代表解脫煩惱達到最高認識境界,即實相般若智慧(vidyā),她在真言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觀音院則稱『大吉祥明觀音(Śrī-mahāvidyā)菩薩』、 『大吉祥大明觀音(MahāŚrī-mahāvidyā)』菩薩乃至『大吉祥變觀音菩薩(Lakṣmīmahāvidyā)』。 也就是說作為印度女神較之十大智慧女神『Mahāvidyā』的蓮華女神Kamalā(也就是MahāŚrī),在真言密教名為Śrī-mahāvidyā、MahāŚrī-mahāvidyā、Lakṣmī-mahāvidyā, 在印度性力密教她代表清淨無垢的意識即無垢識(amala-vijñāna)與自性清淨法性(Sva-bhāva-śuddha), 也就是真言密教蓮華部之蓮華藏極樂淨土世界之基礎,一切蓮華部母心真言即為大吉祥天女大菩薩,也可知她與蓮華部的密切關聯性。

印度女神教所信仰的蓮華女神大吉祥(MahāŚrī),她是神聖的母親,最高本初性力(Adi-Parāśakti), 她是一切的開端,她孕育了「金胎(Hiranyagarbha)」是世界之母也是一切生命的原始母親。
在《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無垢大乘經》記載大吉祥天女菩薩之別名為「乘獅子」,即視同「大自在女王(Maheśvarī)Pārvatī」所化身乘獅的戰女神「難近母(Durgā)」。大吉祥天女菩薩之別名「白(Śvetā)」於真言密教現圖胎藏生曼荼羅觀音院則稱為白身觀自在(Śvetabhagavatī), 在印度文化中月亮(Soma)、星星、恆河、母乳ˋ、雪山(喜馬拉雅山、聖母峰)皆為白色(Śveta), 白衣觀音明:「Oṃ śvete śvete Pāṇḍara vāsinī svāhā」 也以「śvete」來稱讚她的「潔白」,Pāṇḍara本身也是潔白淨白的意思,白色也代表慈悲息災的意義。

「白」也具有月亮(Soma)的象徵,印度奧義書云:「分髮美人兮!我心安立於明月! 永生女主兮!使我毋至哀慟! 分髮美人兮!汝心造物主內存,我思我知此,使我毋至哀慟! 分髮美人兮! 已得永生之樂娛,由於造物之主神,有以入汝心而內存,永不至哀慟! 月光女神乎!汝之美乳,其酬我飲,助人克仇敵!蘇摩女神(Soma)兮!增永生之歡樂! 最上之光榮,汝於天安置。」 「Soma」即是令人不朽之神仙飲食與甘露「amṛta(A即否定,mṛta即朽壞、死亡,因此amṛta即為不死) 」乃是同義詞。 西方蓮華胎藏世界也是流露不死甘露Amrita的永恆「樂園(Sukhāvatī)」, 這也取自她的別名適悅者,梵文「sukhakarī」即賜與適悅的女神。在《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無垢大乘經》如來稱大吉祥天女菩薩為「一切如來母(sarva-tathāgata-mātṛ )」, 即為「佛母」,畢竟所有如來皆從「自性清淨法性的蓮華(=大吉祥天女菩薩)」所出生, 大吉祥天女菩薩之真言為一切蓮華部母心陀羅尼:『Oṃ MahāŚrīye svāhā』

金剛波羅蜜多
大吉祥天女菩薩與「金剛吉祥女(Vajra-śrī)」為同一女尊,「金剛吉祥(Vajra-śrī)」也就是金剛界曼荼羅金剛部之部母「金剛波羅蜜(Vajra-pāramitā)」之別名。在金剛頂瑜伽中金剛部之部母金剛波蘿蜜代表「菩提心」、「大圓鏡智」、「一切如來之智三昧耶」、「大慾得富饒」、「金剛界品之六曼荼羅」,《一切祕密最上名義大教王儀軌卷》云「觀悉無上菩提心,最上佛性所從來,建立波羅蜜多名,此即薩埵金剛(Satva-vajrī)尊。」金剛波羅蜜即「薩埵金剛(Satva-vajrī)」,依《理趣經》、《理趣經釋》、《金剛頂瑜伽五秘密修行念誦儀軌》、《金剛薩埵等一十七聖大曼荼羅義述》、《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之記載她又名「慾金剛女(Iṣṭa-vajrī)」、「意生金剛女(Manobhava-vajrī)」、「金剛見女(Vajra-dṛṣṭi)」、「般若波羅蜜多(Prajñāpāramitā)」、「大樂女尊(Mahāsukhā)」。在《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陀羅尼念誦儀軌》中金剛波羅蜜菩薩亦為「轉法輪(dharmacakrā)菩薩」,她的形象是妙女身,右手托法輪,右手持慢印,自在轉金剛法輪,下圖為阿爾金法輪寺的壁畫「金剛秘密曼荼羅」中的金剛波羅蜜菩薩即為手托金剛法輪,左手持金剛慢印的妙女尊。

她代表《理趣經》所云:「慾箭(rāgakāṇḍa)清淨句是菩薩位(慾望如飛矢般訊速激烈地作用,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如《理趣經釋》所云:「慾箭清淨句是菩薩位者,由修慾金剛瑜伽三摩地,得慾箭清淨句,是故獲得慾金剛菩薩位」以及《金剛薩埵等一十七聖大曼荼羅義述》所云:「所謂意生金剛菩薩,以大悲欲箭,害二乘心,所以手持是箭而現其欲離俱幻平等智身」。 她也代表《理趣經》所云:「見(dṛṣṭi)清淨句是菩薩位(心存慾望觀看異性,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如《理趣經釋》所云:「見清淨句是菩薩位者。由修意生金剛瑜伽三摩地,得見清淨句。是故獲得意生金剛菩薩位」以及《金剛薩埵等一十七聖大曼荼羅義述》所云:「所謂金剛見菩薩,以寂照大慧之眼,於雜染界妙淨土乃至真諦俗諦,唯見一切法勝義真實之諦,不散不動,所以持意生之契而現其三昧之身」。

 (FGO擁有寂照大慧之眼的兩儀式,空之境界・無垢識)
依《金剛頂瑜伽金剛薩埵五祕密修行念誦儀軌》之記載,她亦名「般若波羅蜜(Prajñā-pāramitā)」,能通達一切佛法,無滯無礙猶如金剛能出生諸佛,如《理趣經釋》云「般若及方便,智度所加持, 諸法及諸有,一切皆清淨」以及「菩薩摩訶薩大欲最勝成就故,得大樂最勝成就」乃慾金剛女的三摩地,慾金剛女菩薩三摩地行,即「佛母般若波羅蜜多」。

因此,大吉祥天女菩薩也就是「金剛吉祥女(Vajra-śrī)」乃「金剛波羅蜜(Vajra-pāramitā)」即「慾金剛女(Iṣṭa-vajrī)亦為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也就是殊勝圓滿覺知宇宙真實的妙智慧。印度數學家斯里尼瓦瑟·拉馬努金所信奉的家族女神Namagiri就是蓮華女神大吉祥天女的化身,拉馬努金將自身對於數學理解歸功於「大吉祥天女」化身的女神「Namagiri」,並在他的研究工作中向她尋求靈感。


他經常說:「一個方程對我沒有意義,除非它代表了女神Namagiri的一個想法。」 數學也正是闡述一切法實相之真理語言,所以要了解宇宙萬法實相一定要將數學學好,數學是科學之母。 也就是說般若波羅蜜多之不可言詮,是因為古代人數學不夠好,科學的語言是數學,而領悟般若波羅蜜多也正是要靠數學。

佛刀舎之佛畫師「fzwrAym師」所造的「吉祥摩尼寶生如來像」,胸乳豐滿代表她的福德智慧圓滿。並以福慧乳水哺育眾生,她的左手持鑲有如意寶珠之法杖,代表她以行動滿足眾生心願,右手施授予印,代表授予眾生幸福,身穿白衣代表自性清淨法性,一切無明煩惱塵垢皆得清淨。種子字為『(Śrī)』,印相為八葉蓮華印即表中台蓮華八葉院。真言:「Oṃ Gaṅgādi­sarva-tīrthānām Abhimukhī Kuru Svāhā Oṃ Sāvitryai Svāhā | Sarva-maṅgala-dhāriṇyai Svāhā  Catur-veda-nakṣatra-graha-gaṇādimūrtyai Svāhā  Brahmaṇe Svāhā  Viṣṇave Svāhā  Rudrāya Svāhā  Viśva-mukhāya Svāhā Oṃ Nigri-grini Sarva-kārya-sādhani Sini Sini āvāha-yāmi Devi śrī-vaiśravaṇāya Svāhā  Suvarṇa-dhana­dhānyākarṣaṇyai Svāhā  Sarva-puṇyā­karṣaṇyai Svāhā  śrī-devatākarṣaṇyai Svāhā  Sarva-pāpa-nāśanyai Svāhā Sarvā­lakṣmī-praśamanyai Svāhā  Sarva-tathāgatābhiṣiktāyai Svāhā Sarva-devatābhimukha-śriye Svāhā  āyur-bala­varṇa-karāyai Svāhā  Sarva-pavitra-maṅgala-hastāyai Svāhā  Siṃha-vāhinyai Svāhā Padma­saṃbhūtāyai Svāhā Sarva-kṛtya-kākhorda-vināśanyai Svāhā.」

佛刀舎之佛畫師「fzwrAym師」所造之「地藏菩薩像」


佛刀舎之佛畫師「fzwrAym師」所造之「地藏菩薩像」,地藏的梵名為「Kṣitigarbha」由梵語「Kṣiti (土地、住居、房屋、地母神之名)」與梵語「Garbha(子宮)」所組成而意謂「大地的子宮」乃源於印度「大地女神Pṛthvī」之信仰。又依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大日經》稱「地大」為地輪,輪即曼荼羅的意思,故又稱地壇,形色為黃色方形,種子為一切本初的『(a) 」字本不生』,法性為『堅固』稱『金剛輪』,乃密教法門之堅固的母胎。

 「大地的子宮(Kṣitigarbha)」即「地藏(Kṣitigarbha)」乃「大地母神Pṛthvī」的別名,她是撫育眾生的大地之母.地上所有的一切等皆來自Pṛthvī, 凡是地上所有的生命,也都是因Pṛthvī的保護力而生長,大地母神Pṛthvī與象徵大地豐饒生產的女神Sita息息相關,在印度教圖像學的轉換中,大地母神Pṛthvī主要以女神Sita的形象出現,別名為Bhūmī(大地),此外在印度教中女神Sita也是蓮華女神Lakṣmī的應化身,在印度教亦將大地母神與蓮華女神奉為同一女神。
  這樣的關係在真言密教的大悲胎藏生曼荼羅裡,即源於大地母神Pṛthvī的地藏(Kṣitigarbha)菩薩在中為地藏院之主尊而為蓮華部所攝,即觀世音菩薩為大悲之體,地藏菩薩為大悲之用,地藏菩薩為觀世音菩薩的應化身。 以大地子宮即地藏菩薩為主尊的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地藏院,此院諸尊如大地堅固不壞,菩提心堅固,能住持萬物。又如大地的種種寶藏,具足菩提心善根,如同大地母親子宮,能出生一切功德眾寶,教導眾生般若、精進等妙德。《大日經疏》說:『此聖者,主持寶王心地中性起功德無邊寶藏,故其摽幟,以一切珍奇雜寶綺錯莊嚴也。』所以地藏菩薩具足眾寶,能施予眾生無盡的大悲救濟。 源自大地母神Pṛthvī的地蔵菩薩,具有養育生長的特質,她可以為眾生繁榮土地,也可以為眾生扼止的自然災害。 《地藏十輪經》裡便記載了地藏菩薩:「能令大地一切草木、根鬚、芽莖、枝葉、花果,皆悉生長。」 除此之外亦是解救眾生之慈母,對存在於六道中的所有人們伸出慈悲與憐愛的援手。在《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中便說,地藏菩薩成就了眾多不可思議的功德,一如無盡的寶藏, 憑藉這些功德力量,能發起堅固的大慈悲,滿足一切眾生的心願。 在《究竟一乘寶性論》中也提到,眾生有一如來藏,如同「地藏」一般,藏著種種寶物, 能讓眾生受用不盡;這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如來藏(Tathāgatagarbha)」,都有成就菩提的可能,如同地藏菩薩一樣。

  在《金剛頂經》中地藏菩薩即為「金剛幢(Vajrakotu)菩薩」乃南方寶部主寶生如來四親近之一, 金剛幢(Vajrakotu)菩薩能使整個有情界眾生的一切意願都能滿足無餘盡使他們安樂和歡喜, 甚至證得一切如來廣大利益最殊勝的妙成就果,又金剛幢亦名寶幢亦名思惟大寶幢即布施波羅蜜多(Dāna-Pāramitā),佈施一切珍寶滿足眾生希求。

佛刀舎之佛畫師「fzwrAym師」所造之「地藏菩薩像」乃大地之慈母,胸乳渾圓風暪盛滿母性的慈愛,頭戴代表寶部菩薩之寶冠,右手持代表拯救眾生脫離苦難之行願的錫杖,左手持佈施一切珍寶滿足眾生希求的如意寶珠。地藏菩薩即金剛幢的種子字為「(trāṃ)」,代表「如如無垢諸行法性大空」之義,金剛幢真言:「oṃ Vajrakotu trāṃ」。

【金剛界】智曼荼羅之十六菩薩


(拉達克Alchi法輪寺的「女性身的金剛界曼荼羅」,即「金剛秘密曼荼羅」,亦名「陀羅尼曼茶羅」)
   全為「女尊(iṣṭadevī)」的金剛界曼荼羅(vajradhātu-maṇḍala),即「金剛秘密曼荼羅(Vajraguhya-maṇḍala)」亦名「陀羅尼曼荼羅(Dhāraṇī-maṇḍala)」,此三十七尊女尊代表『Vidyā(明)』也就是「智慧」,在《金剛頂經》系統(即金剛頂瑜伽十八會)中「智慧」代表女性原理,因此諸尊「金剛」皆以女性出現而為『Vajrī/Vajriṇi』,日本密教高野山真言宗的「栂尾祥雲大僧正」開示『住大日如來心中之智身金剛有情,成標幟一切如來心祕密三昧耶(本誓願)之種種女尊,而遍滿一切世界,令一切有情從所有方面開發佛心(一切智智之心)』。栂尾祥雲大僧正在《金剛頂経概説》與《密教思想と生活》說明女尊代表『Śakti(性力)』而為真理妙用之能力,也就是『智慧』。在西藏密教的無上瑜伽密續中,女尊代表「所證空性之真如的理體(日本密教所云之理法身)」與「能證空性之智慧的智體(日本密教所云之智法身)」,所謂「空性(śūnyatā)」指的是煩惱無明是「空無的」為非究竟存在,所以眾生可斷除煩惱無明;女尊所代表「真如的理體」與「般若波蘿蜜多之智體」則「不是空無」乃究竟真實存在,所以眾生可得無上菩提,她具有常波羅蜜多、樂波羅蜜多、我波羅蜜多、淨波羅蜜多之德相,擁有三密相應『大樂』之用,其體則依日本密教所云乃「法爾六大(地、水、火、風、空、識)」。以下介紹金剛界十六大菩薩(女尊):

金剛部之四菩薩(女尊)代表『金剛總持(Vajradhāraṇī)』

(由左至右之女尊依序是金剛薩埵、金剛王、金剛愛、金剛喜)

  • 金剛薩埵

女尊金剛薩埵代表『金剛薩埵勇猛菩提心三摩地智』,由於她的秘密加持之緣故,行者於剎那猛利力,頓證無上菩提。宋代施護所翻譯的《一切秘密最上名義大教王經儀軌》云:『無上菩提三昧法,是法名為金剛智,從金剛智所出生,此即金剛勇菩薩』。女尊金剛薩埵之形象為乳房豐滿渾圓,膚色為白色,右手持五鈷金剛杵斜於乳前,左手持金剛鈴,普賢女真言:『Oṃ vajra-satva-guhya-samaye hūṃ』,種子字:『stvaṃ』。

  • 金剛王

女尊金剛王代表『金剛鉤四攝三摩地智』,由於她的秘密加持之緣故,行者於一切有情所利益安樂之法門中,圓滿俱足四攝法門。宋代施護所翻譯的《一切秘密最上名義大教王經儀軌》云:『善以最上金剛鉤,普能鉤召一切佛,一切金剛部中王,此即金剛王菩薩』。女尊金剛王之形象為乳房豐滿渾圓,膚色為黃色,右手結金剛拳印置於腰間,左手結施依印,如來鉤女真言:『Oṃ guhya-vajrāṅkusi  hūṃ』,種子字:『sva』

  • 金剛愛

女性尊金剛愛(亦名金剛妻)代表『金剛愛大悲箭三摩地智』,由於她的秘密加持之緣故,行者於無邊有情無緣大悲,不曾間斷。宋代施護所翻譯的《一切秘密最上名義大教王經儀軌》云:『善以最上敬愛法,普能敬愛一切佛,大愛心亦不捨魔,此即金剛愛菩薩』。女尊金剛愛之形象為乳房豐滿渾圓,膚色為紅色,手持弓箭,作射箭姿態,慾樂女真言:『Oṃ vajra-guhya-rāge-rāgaya hūṃ』,種子字:『ga』。

  • 金剛喜

女尊金剛喜代表『金剛善哉歡喜王勇躍三摩地智』,由於她的秘密加持之緣故,行者對於一切善法能渴仰無饜足,見到眾生微小的善行也能隨喜讚嘆。宋代施護所翻譯的《一切秘密最上名義大教王經儀軌》云:『一切諸佛悉歡喜,稱讚善哉善所作,得彼諸佛歡喜已,此即金剛善菩薩』。女尊金剛喜形象為乳房豐滿渾圓,膚色為綠色,兩手握拳相合,至於雙乳之間,以二拇指、食指作彈指狀,大善哉女真言:『Oṃ guhya-vajra-sādhv-īśvari hūṃ』,種子字:『dhu』。

寶部之四菩薩(女尊)代表『寶總持(Ratnadhāraṇī)』

(由左至右之女尊依序是金剛寶、金剛光、金剛幢、金剛笑)

  • 金剛寶

女尊金剛寶代表『金剛寶灌頂三摩地智』,由於她的秘密加持之緣故,行者能證得無染智,猶如虛空大圓滿。宋代施護所翻譯的《一切秘密最上名義大教王經儀軌》云:『不空無礙大珍寶,出生是寶等虛空,普施諸佛及眾聖,此即金剛寶菩薩』。女尊金剛寶之形象為乳房豐滿渾圓,膚色為黃色,右手結施依印,左手持摩尼寶,寶上女真言:『Oṃ vajra-guhya-ratna-samaye hūṃ』,種子字:『tvaṃ』。

  • 金剛光

女尊金剛寶代表『金剛威光三摩地智』,由於她的秘密加持之緣故,行者能證得智慧光明,宛如日輪,無不照耀。宋代施護所翻譯的《一切秘密最上名義大教王經儀軌》云:『智離無明故清淨,諸行無著亦復然,解脫光明大光照,此即金剛光菩薩』。女尊金剛光之形象為乳房豐滿渾圓,膚色為紅色,右手持日輪,左手結金剛拳印置於腰間,寶光明女:『Oṃ vajra-guhya-prabhe hūṃ』,種子字:『ta』。

  • 金剛幢

女尊金剛幢代表『金剛寶幢三摩地智』,由於她的秘密加持之緣故,能滿足一切有情世間及出世間所有的希願,就如同如意摩尼寶幢,心無分別,皆令眾生滿足。宋代施護所翻譯的《一切秘密最上名義大教王經儀軌》云:『於解脫道如實證,得一切相所成智,以正法幢為大幢,此即金剛幢菩薩』。女尊金剛幢之形象為乳房豐滿渾圓,膚色為藍色,右手持如意幢,左手結施依印,勝幡瓔珞女真言:『Oṃ vajra-dhajāgra-guhye  hūṃ』,種子字:『pti』。

  • 金剛笑

女尊金剛笑代表『金剛笑印授記三摩地智』,由於她的秘密加持之緣故,一切有情如果有見聞者,則心生踊躍,於法能得到決定,受用法之利樂。宋代施護所翻譯的《一切秘密最上名義大教王經儀軌》云:『菩薩心悅出大息,即大相應金剛笑,普令一切佛歡喜,此即金剛笑菩薩』。女尊金剛笑之形象為乳房豐滿渾圓,膚色為白色,兩手於兩側結金剛拳印,大笑女真言:『Oṃ guhya-hāsa-vajri hūṃ』,種子字:『haḥ』。

法部之四菩薩(女尊)代表『法總持(Dharmadhāraṇī)』

(由左至右之女尊依序是金剛法、金剛利、金剛因、金剛語)

  • 金剛法

女尊金剛法(亦名觀世音)代表『金剛法清淨無染三摩地智』,由於她秘密加持之緣故,行者能證得諸法自性清淨,悉能演說微妙法門,了知一切法如筏喻,不可執著而得法性。宋代施護所翻譯的《一切秘密最上名義大教王經儀軌》云:『諸法清淨如來性,悉能證悟諸佛法,能與諸佛大相應,此即金剛法菩薩』。女尊金剛法之形象為乳房豐滿渾圓,膚色為紅色,右手持紅蓮華,左手結金剛拳印置於腰間,金剛雲生女真言:『Oṃ vajra-dharma-guhya-samaye hūṃ』,種子字:『ri』。

  • 金剛利

女尊金剛利代表『金剛利劍般若波蘿蜜三摩地智』,由於她秘密加持之緣故,行者能以般若波蘿蜜劍,斷除自他無量雜染結使煩惱等一切諸苦。宋代施護所翻譯的《一切秘密最上名義大教王經儀軌》云:『大乘妙慧極鋒利,能斷一切煩惱種,能破智障亦復然,此即金剛利菩薩』。女尊金剛利之形象為乳房豐滿渾圓,膚色為藍色,右手持劍,左手結金剛拳印置於腰間,阿字總持女真言:『Oṃ vajra-kośa-guhye hūṃ』,種子字:『da』。

  • 金剛因

女尊金剛因代表『金剛因轉法輪三摩地智』,由於她秘密加持之緣故,於無量諸佛世界,祈請一切如來轉妙法輪。宋代施護所翻譯的《一切秘密最上名義大教王經儀軌》云:『大士大乘微妙因,隨順如來語輪轉,由佛語故轉法輪,此即金剛因菩薩』。女尊金剛因之形象為乳房豐滿渾圓,膚色為黃色,右手持輪置於雙乳間,左手結金剛拳印置於腰間,一切輪女真言:『Oṃ vajra-guhya-maṇḍale hūṃ』,種子字『dhi』。

  • 金剛語

女尊金剛語代表『金剛密語離言說三摩地智』,由於她秘密加持之緣故,以六十四種法音遍至十方,隨順眾生的不同類別,皆成就法益。宋代施護所翻譯的《一切秘密最上名義大教王經儀軌》云:『智慧莊嚴清淨語,遠離一切分別聲,妙音振響法相應,此即金剛語菩薩』。女尊金剛因之形象為乳房豐滿渾圓,膚色為紅色,右手持如來舌,左手結金剛拳印置於腰間,轉大千女真言:『Oṃ vajra-guhya-jāpa-samaye hūṃ』,種子字『bda』。

羯磨部之四菩薩(女尊)代表『業總持(Karmadhāraṇī)』 

(由左至右之女尊依序是金剛業、金剛護、金剛牙、金剛拳)

  • 金剛業

女尊金剛業代表『金剛業虛空庫藏三摩地智』,由於她秘密加持之緣故,行者於無邊佛剎海會,成就廣大供養儀軌莊嚴。宋代施護所翻譯的《一切秘密最上名義大教王經儀軌》云:『智慧莊嚴清淨業,隨起一切化相門,諸勝事業悉能成,此即金剛業菩薩』。女尊金剛業之形象為乳房豐滿渾圓,膚色為綠色,金剛合掌於雙乳前,勝成就女真言:『Oṃ vajra-guhya-karma-samaye hūṃ』,種子字『tvaṃ』。

  • 金剛護

女尊金剛護代表『金剛護大慈莊嚴甲冑三摩地智』,由於她秘密加持之緣故,行者得以披大誓願莊嚴甲冑,迴入生死廣作菩薩,導引撫育一切有情,置於佛法。宋代施護所翻譯的《一切秘密最上名義大教王經儀軌》云:『正念觀佛相應法,隨順菩提心所行,正心遠離於餘乘,此即金剛護菩薩』。女尊金剛護之形象為乳房豐滿渾圓,膚色為黃色,兩手張開持金剛衣,一切護女真言:『Oṃ vajra-guhya-kavace hūṃ』,種子字『tvaṃ』。

  • 金剛牙

女尊金剛牙代表『金剛藥叉方便怖畏三摩地智』,由於她秘密加持之緣故,行者能摧毀天魔一切邪道,能戰勝無始煩惱怨敵。宋代施護所翻譯的《一切秘密最上名義大教王經儀軌》云:『利牙食噉罪業者,滅諸煩惱義亦然,煩惱盡故妙用成,此即金剛牙菩薩』。女尊金剛牙之形象為乳房豐滿渾圓,膚色為灰黑色,兩手於雙乳前握金剛拳,拳心朝外,伏威光女真言:『Oṃ guhya-vajra-daṃṣṭrā-dhāraṇī hūṃ』,種子字『kṣa』。

  • 金剛拳

女尊金剛拳代表『金剛拳印威靈感應三摩地智』,由於她秘密加持之緣故,行者於身語意三密相應的法門,無量真言三昧印契合成一體。宋代施護所翻譯的《一切秘密最上名義大教王經儀軌》云:『金剛身語心三密,能盡纏縛諸邊際,智住真如實性中,此即金剛拳菩薩』。女尊金剛拳之形象為乳房豐滿渾圓,膚色為黃色,兩手握金剛拳作舞蹈狀,總持印女真言:『Oṃ guhya-vajra-muṣṭi hūṃ』,種子字『dhri』。

【金剛界】智曼荼羅之五如來


 (拉達克Alchi法輪寺的「女性身的金剛界曼荼羅」,即「金剛秘密曼荼羅」,亦名「陀羅尼曼茶羅」)

「女尊(iṣṭadevī)」代表「Vidyā(明)」
    三十七尊全為「女尊(iṣṭadevī)」的『金剛秘密曼荼羅(Vajra-guhya-maṇḍala)』,此曼荼羅出自金剛頂十八會瑜伽之初會『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証大教王』,也就是宋代施護阿闍梨所譯的《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三昧大教王經》,此經之「金剛祕密曼拏羅廣大儀軌分第二」即記載『金剛秘密曼荼羅(Vajra-guhya-maṇḍala)』而偈誦云『大哉無上菩提心,而諸眾生悉歡喜,為令無畏順伏故,由斯示作明妃相』。明妃的梵語還原為「Vidyā」梵語「Vidyā(明)」是由動詞語根「√vid-2(理解、覺知、對....有正確的概念與認知)」和「yā」構成的女性名詞,有「知識」、「學問」、「學術」以及「智慧」的意思。「智慧」能正確覺知宇宙一切事物現象,理解其背後的原理與真相,如光能夠照明遮蔽「真實(tathatā)」的「無知的黑暗」,因此漢譯佛經將梵語『Vidyā』意譯為「明」
    在密教中的女尊即代表「Vidyā(明)」也就是「智慧」與「知識・學問」。  眾生沒有『她』則會淪於「無明(Avidyā)」之境地,不知真理而「行(saṃskāra)」於昏闇無明之中無法解脫,若有了『她』則能「活在般若波蘿蜜中(prajñāpāramitāyāṃ caryāṃ caramāṇa)」得自在、成正覺而究竟「大樂(Mahā-sukhāvatī)」,她就是「Vidyā(明)」也就是「明妃(Vidyā)」,
   在『女神教』中有十尊『(大明母)』代表解脫生死煩惱的智慧與知識之女神,同樣在密教中「明妃(Vidyā)」也是代表「智慧」與「知識・學問」的女尊
  • 智慧

  「般若波蘿蜜多(prajñāpāramitā)」乃「明妃(Vidyā)」所代表的「智慧」之一,梵語「prajñā(音譯為般若)」是由接頭詞「pra(向前方、前進、直接地)」和動詞語根「√jñā-9(認識、覺知)」構成的女性名詞,原意是「全面地、直接地、徹底地去認識、覺知與理解『某個對象』」,這裡所說的「某個對象」,就是「dharma(法)」,佛教將萬有成立的要素稱之為「dharma(法)」,『萬有』則稱為「sarva-dharma(一切法)」,所謂「dharma(法)」即具有一定的特質,且據此能令認識生起的,即名之為「dharma(法)」,換言之,所謂的「dharma(法)」,是指具有一定的特質以及能產生認識的,如是,對於萬有成立的要素「dharma(法)」,其理解為「萬有的組織與活動經過分析與解剖之後,所得的一定的特質以及據此而得以認識的」。因此「prajñā(音譯為般若)」為全面地、徹底地去認識、覺知宇宙萬有成立的要素,直接地理解宇宙的真實與原理也就是「真如(tathatā)」的「智慧」。
  梵語「pāramitā」是由形容詞「pāramī(最高的、究極的)」和女性名詞接尾詞「tā」構成的女性名詞,而為「圓滿、究竟」的意思,因此「prajñāpāramitā」即為「圓滿究竟、全面地、徹底地理解宇宙真實與原理的智慧」,由於一切如來皆是由「prajñāpāramitā」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因此「般若波蘿蜜多(prajñāpāramitā)」為生出一切如來的佛母。
  梵語「Pāramitā 」也可以解釋成「到彼岸」的過去分詞女性形,比喻為從無明煩惱的「此岸」到成無上正等正覺的「彼岸」,因此「prajñāpāramitā」即為「以徹底地理解宇宙真實與原理的智慧來到達成無上正覺之彼岸」的意思,在密教的詮釋,「到達成無上正覺之彼岸」就「如母親產下聖者一樣」,因此在密教中「Pāramitā」具有「如來之母」的意思


  「般若波蘿蜜(prajñāpāramitā)」又名「一切智智(sarvajñāna-jñāna)」乃「究竟了知宇宙原理的真實智慧」,大日經疏云:「一切智智,如實了知,名為一切智者。」一切智智是智中之智,猶如虛空界,離一切分別;又如大地,為一切眾生所依;又如風界,除去一切煩惱塵;又如火界,能燒一切無智之薪;又如水界,眾生依之而歡樂;非但以一切種遍知一切法,亦知此法為究竟之常不壞相,不增不減,猶如金剛,故為究竟實際之實智,亦唯如來自證之解脫味。

  • 知識・學問

   如前述「Vidyā(明)」代表「知識・學問」,在印度中有所謂的『五明(Pañca-vidyā)』之五種學問,:

  1. 聲明(śabda-vidyā):語言、語言學、文字學、訓詁學、文學等,即語言表達及書寫、著述能力。現代應以「數學(科學的語言)」、「程式語言」來作為「聲明(śabda-vidyā)」
  2. 因明(hetu-vidyā):邏輯推理。現代應以科學方法(scientific method)來作為「因明(hetu-vidyā)」如此得到知識才可靠,不僅要邏輯自洽還要符合現實現象
  3. 醫方明(cikitsā-vidyā):醫學、藥學。現代應以生命科學(life science)來作為「醫方明(cikitsā-vidyā)」
  4. 工巧明(śilpakarmasthāna-vidyā):工藝學。現代應以應用科學、科技來作為工巧明(śilpakarmasthāna)
  5. 內明(adhyātma vidyā):宗教學。在此指為「密教」。

密教的真言陀羅尼(dhāraṇī)也屬於「Vidyā(明)」所含攝之「知識・學問」,梵語「dhāraṇī」為女性名詞,她的詞根為「√dhṛ(維持、守護、能任持)」,「dhāraṇī」即為「總持」的意思,她(即陀羅尼)能總持一切法,因此真言行者藉由「她」即可入真如不可思議境界

由於「陀羅尼(dhāraṇī)亦為「Vidyā(明)」」因此三十七尊全為「女尊(iṣṭadevī)」即為「明妃(Vidyā)」的『金剛秘密曼荼羅(Vajra-guhya-maṇḍala)』於唐密祖師不空阿闍梨所翻譯的《金剛頂經瑜伽十八會指歸》稱為「陀羅尼曼茶羅(dhāraṇī-maṇḍala)」,又如上述「Pāramitā(波羅蜜)」具有「如來之母」的意思,因此在《金剛頂經瑜伽十八會指歸》即記載三十七尊皆為「波羅蜜形」。

智曼荼羅
  金剛秘密曼荼羅的三十七尊女尊代表「Vidyā(明)」也就是智慧,日本密教主張金剛界曼荼羅顯示脩生顯得之智差別曼荼羅,乃始覺脩生之曼荼羅,理智之中,為智曼荼羅,色心二法之中,為心法曼荼羅。因此,三十七全為女尊的金剛秘密曼荼羅即是開顯「智曼荼羅奧義」,又此金剛秘密曼荼羅之『秘密』即『一切如來心祕密』,如此三十七全為女尊的金剛界曼荼羅即金剛秘密曼荼羅即為「心法曼荼羅」。真言宗醍醐派主張金剛界之金剛界之智為能入之門,脩證大悲胎藏之理而會於本覺之義。
以下介紹金剛秘密曼荼羅之五尊女性如來:

  • 如來部部主・女尊大日如來坐獅子座

女性之大日如來即「金剛界佛母(Vajra-dhātv-īśvarī)」,她是「如來部母」代表「法界體性智」,由她出生四波蘿蜜,即「金剛波羅蜜(Vajra-pāramitā)」、「寶波羅蜜(Ratna-pāramitā)」、「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羯磨波羅蜜(Karma-pāramitā)」。金剛波羅蜜(Vajra-pāramitā)乃金剛部之部母,代表「大圓鏡智」;寶波羅蜜(Ratna-pāramitā)乃寶部之部母,代表「平等性智」;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乃蓮華部之部母,代表「妙觀察智」;羯磨波羅蜜乃羯磨部之部母,代表「成所作智」。

女性大日如來的雙乳渾圓豐滿,彰顯女性之德,以法乳哺育眾生,她的四面代表「四部四智」匯集成「法界體性智(藏密稱一切智)」,她的肌膚顏色為一切原色綜合之白色,代表『自性清淨』,手結之印契為「智拳印」,右手表如來界,左手表眾生界,此印即顯示眾生如來不二、迷悟一體之妙理。金剛界佛母膚色為白色為,雙乳渾圓,坐代表萬獸之王的獅子座彰顯她為一切法界之女王。真言:『oṃ vajrajñāṃ āḥ   vajra-dhātv-iśvari-hūṃ vajriṇi』,「āḥ」即「一切法自性平等心」代表「真理與一切事物本是一如不二」。

  • 金剛部部主・女尊阿閦如來坐象座

女性阿閦如來代表「修行行者最上門的極廣大『慈(Maitrī)』瑜伽行」與「無漏真實之不動心」,她是由金剛波羅蜜之大圓鏡智所生出之金剛平現等覺身,即金剛堅固自性身,初發菩提心者,由於她的加持的緣故,能成證圓滿菩提心。女性尊阿閦如來代表「一切法平等最勝出生般若理趣。 所謂慾無戲論性故,瞋無戲論性; 瞋無戲論性故,癡無戲論性; 癡無戲論性故,一切法無戲論性; 一切法無戲論性故,應知般若波羅蜜多無戲論性。」

她的雙乳豐滿,肌膚顏色為代表『降伏』之藍色,手結之印契為「觸地印」又名「降魔印」代表降伏一切煩惱、魔障,她的座騎為大象,代表摧伏一切難調伏之無明煩惱。真言:『oṃ  vajrajñāṃ hūṃ vajra-vajriṇi』,hūṃ代表「菩提心」。

  • 寶部部主・女尊寶生如來坐馬座

女性寶生如來代表「隨攝眾生善施作的極廣大『悲(Karuṇā)』瑜伽行」與「利益眾生之和合心」,她是由寶波蘿蜜之平等性智所生出之義平等現等覺身。即功德莊嚴聚身,她以摩尼寶福德聚功德,成滿一切眾生所願,更予以三界法王位之灌頂,使自她平等。女性寶生如來代表「一切如來灌頂智藏般若理趣。所謂以灌頂施故,能得三界法王位;義利施故,得一切意願滿足;以法施故,得圓滿一切法;資生施故,得身口意一切安樂。」

她的雙乳豐滿,乃彰顯女性之德,以法乳哺育眾生,肌膚顏色為代表『增益』之黃色,手結之印契為「與願印」滿足眾生願望,賜與一切所求,她的座騎為馬,代表富貴豐饒。真言:『oṃ vajrajñāṃ trāḥ ratna-vajriṇi』, trāḥ由ta(如如),ra(離塵垢),ā(修行),ḥ(涅槃)所組成,即「如如無垢修行入常樂我淨之涅槃」。

  • 蓮華部部主・女尊觀自在王如來坐孔雀座

女性觀自在王代表「最上大乘離垢染的極廣大『喜(Prīti)』瑜伽行」與「清淨光明之瑩徹心」,她是由法波蘿蜜之妙觀察智所出生之法平等現等覺身,即受用智慧身,由於她加持的緣故,一切眾生之語輪皆能演說無量蓮華妙法。女性觀自在王如來代表「一切法平等觀自在智印出生般若理趣。所謂世間一切欲清淨故,即一切瞋清淨;世間一切垢清淨故,即一切罪清淨;世間一切法清淨故,即一切有情清淨;世間一切智智清淨故,即般若波羅蜜多清淨。」

她的雙乳豐滿,乃彰顯女性之德,以法乳哺育眾生肌膚顏色為代表『愛染』之紅色,手結之印契為「定印」代表一切智瑜伽自在而了知宇宙萬法之真相,她的座騎為孔雀,代表清淨貪、瞋、癡三毒。真言:『oṃ vajrajñāṃ  hrīḥ dharma-vajriṇi』,hrīḥ由h(貪)、r(瞋)、ī(癡)、ḥ(涅槃)所組成,三毒即涅槃,煩惱即菩提的意思。

  • 羯磨部部主・女尊不空成就如來坐迦樓羅座

女性不空成就如來代表「覺了一切眾生類的極廣大『捨(upekṣā)瑜伽行」與「不空無上妙用心」,她是由羯磨波蘿蜜之城所做智所出生之一切業平等現等覺身,即作變化身,她以大慈方便,能成就一切有情菩提心,畢竟不退。安住菩提道場,降伏魔眾,能變化珍寶滿虛空。女性不空成就如來代表「一切供養最勝出生般若理趣。所謂發菩提心,則為於諸如來廣大供養,救濟一切眾生,則為於諸如來廣大供養,受持妙典,則為於諸如來廣大供養,於般若波羅蜜多,受持讀誦,自書教他書,思惟修習,種種供養,則為於諸如來廣大供養。

她的雙乳豐滿,乃彰顯女性之德,以法乳哺育眾生,肌膚顏色為代表『行動』之綠色,手結之印契為「施無畏印」,代表布施一切眾生安樂無畏,她的坐騎為迦樓羅,代表「大力奮迅」。真言:『oṃ vajrajñāṃ aḥ karma-vajriṇi』,「aḥ」中的「a」代表不生不滅本來寂靜,「ḥ」代表涅槃之常樂我淨。

佛刀舎之佛畫師「きらばがに(優木きら)師」所造之「虛空藏菩薩像」


佛刀舎之佛畫師「きらばがに(優木きら)師」所造之「虛空藏菩薩像」。虛空藏菩薩的梵名為「Ākāśagarbha」乃由「Ākāśa(虛空)」與「Garbha(子宮、胎藏)」所組成,意思是「虛空之母胎」,宇宙虛空如女性生殖器也就是如慈愛母親的子宮孕藏無量無邊福德與智慧,又譯名為「虛空孕菩薩」,又虛空不縛不解,無見無迷,因為虛空本體,本自清淨,虛空藏菩薩即源自吠陀神話的古老女神「Aditi(無縛女神)」,「Aditi(無縛女神)」作為女性原理乃諸神與宇宙之母即「Ākāśagarbha(虛空之母胎)」, 世間萬像之一切法皆從「Aditi(無縛女神)」所產生,如《大日經疏》言:「世間萬像依虛空藏以生今」。

在日本密教中「Ākāśa(虛空)」是法界體性的六大(地、水、火、風、空、意識)之一,代表的是絕對的「空間(space)」之義,亦即除去所有物質變化,其餘留存的,也就是現代物理學所謂的『真空狀態下的空間』即為「Ākāśa(虛空)」,此以「無礙無縛為性質,乃一切運動之所依處」,宇宙萬有孕藏於絕對空間之中,即為密教所云的「Ākāśagarbha(虛空藏)」,在密教中大悲胎藏生曼荼羅彰顯宇宙萬有,「大悲胎藏」與「虛空胎藏」也是一如不二。

在密教中「虛空(Ākāśa)」與「空性(śūnyatā )」等同視之,以及心、空性、虛空三者無分別,即「般若波羅蜜多心(Prajñāpāramitā Hṛdaya)」等於「空(śūnyatā)」等於「虛空(Ākāśa)」,因此遍一切處而事事無礙的「虛空(Ākāśa)」是無分別、平等、清淨、離言說、無戲論、不可得、本不生, 虛空藏為畢竟空,而從空中出不思議自在之用,無有窮盡,中國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所云:「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此「自性」即為「Ākāśagarbha(虛空藏)」。

中國天台宗祖師智顗大師主張「一念三千(一念之心即具三千諸法)」也就是「一心等同萬法」即「心等同宇宙」,這個「心」也就是「Ākāśagarbha(虛空藏)」。中國華嚴宗藉由認識「自心如同虛空」完全擺脫了從主體和客體的角度去思維的方式而擺脫了主、客體的侷限性,而以心實相智(般若波羅密多)覺悟心之實相,境智俱妙、無二無別, 超越一切對於心的錯誤與片面的荒謬認識, 認識到本不生不滅為自心之實際, 故得出「極無自性心」而得證「事事無礙的一真法界之境界」。真言行者由「極無自性心」更進一步得「如實知自心」,自心自覺、自心自證即為「自性清淨心(prakṛti-prabhāsvara-citta)」此心就是遍一切虛空的如來境界的第九識『無垢識(amala-vijñāna)』。

在金剛頂瑜伽密教的《金剛頂瑜伽金剛薩埵五祕密修行念誦儀軌》中「虛空藏三摩地(Ākāśagarbha-samādhi)即為金剛觸女,與無邊眾生安樂,拯拔無邊眾生溺貧匱泥者,所求世出世間希願皆令滿足,如《理趣經釋》云「慾等調世間,令得淨除故,有頂及惡趣,調伏盡諸有」以及「菩薩摩訶薩大樂最勝成就故,則得一切如來大菩提最勝成就」乃金剛觸女的三摩地,金剛觸女菩薩三摩地行,即大靜慮,也就是「虛空藏三摩地(Ākāśagarbha-samādhi)」。

她也代表《理趣經》所云:「觸(sparśa)清淨句是菩薩位(男女的相互撫摸,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如《理趣經釋》所云:「觸清淨句是菩薩位者,由修金剛髻離吉羅瑜伽三摩地,得觸清淨句,是故獲得金剛髻離吉羅菩薩位」以及《金剛薩埵等一十七聖大曼荼羅義述》所云:「所謂髻利吉羅金剛菩薩,於中國之言名觸,以不捨眾生必令解脫故,欲明觸性即菩提故,所以住抱持相,而現其觸淨俱幻平等智身」。

她也代表《理趣經》所云:「適悅(rati)清淨句是菩薩位(男女交合吟詠玩味舒適的快感,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如《理趣經釋》所云:「適悅清淨句是菩薩位者,由修適悅金剛瑜伽三摩地,得適悅清淨句,是故獲得適悅金剛菩薩位 」以及《金剛薩埵等一十七聖大曼荼羅義述》所云:「所謂金剛適悅菩薩,於身塵而得適悅清淨,於生死解脫不厭不住,所以持觸金剛相,而現其三昧之身」。

在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中,虛空藏菩薩乃虛空藏院之主尊,如意寶珠身能滿自他一切希願,廣饒益一切眾生。在金剛界曼荼羅中,虛空藏菩薩乃南方寶生如來之四親近之,象徵一切如來之廣大莊嚴,即具備一切智慧福德。

在金剛頂經瑜伽,虛空藏菩薩名為『金剛摩尼(Vajramaṇi)』即是「金剛如來意寶」,隨有情所求皆得, 亦名攝持功德財寶的『金剛寶(Vajraratna)』,她代表「平等性智」乃自他平等、無邊無際,猶如虛空, 善於通達不生不滅之理,所以堅固不壞,能從金剛有情三昧聚合為一體,從中出現一切虛空光明, 並以此虛空光明照耀一切有情世界, 使之成為一切虛空胎藏界。

虛空藏菩薩善於修習大悲萬行,這是由一切虛空界胎藏(子宮)所造成的, 從金剛有情三昧中,遍佈一切世界, 她又從金剛寶形中顯現出像一切世界微塵那麼多的如來身,作一切如來灌頂等事, 於一切世界中,作一切如來種種神通變化。由於一切虛空界胎藏善妙出生, 所以能從堅固的金剛有情三昧中攝受像微塵那麼多的如來身聚為一體,生出虛空藏大菩薩身, 她所說偈:「奇妙的灌頂,上灌頂一切如來,下灌頂一切眾生,是為超出三界的無上金剛灌頂寶; 由於一切如來(此指虛空孕)無所執著,所以成為三界主。」

虛空藏大菩薩為一切如來大摩尼寶令一切有情眾生獲得一切義利以及安樂和歡喜, 甚至證得一切如來世間、出世間利益最殊勝的悉地果。 名為金剛寶的虛空藏大菩薩亦為「金剛寶轉輪王」,乃受一切如來予以她金剛寶輪等灌頂, 並受名為「金剛藏(Vajragarbha )」而得到金剛藏灌頂法為她灌頂, 說偈:「這是一切如來,為一切有情眾生灌頂;今授予我掌中,金剛寶安於金剛胎藏中(金剛寶藏)」。

在《理趣經》中虛空藏菩薩亦為「一切三界主如來」即「寶生如來」乃「一切如來灌頂智藏般若理趣」, 《理趣經》云「時薄伽梵一切三界主如來,復說一切如來灌頂智藏般若理趣。所謂以灌頂施故,能得三界法王位; 義利施故,得一切意願滿足;以法施故,得圓滿一切法;資生施故,得身口意一切安樂。 時虛空藏大菩薩,欲重顯明此義故,熈怡微笑,以金剛寶鬘自繫其首,說一切灌頂三摩耶寶心。」

此處一切三界主如來即寶生如來(Ratna-sambhava)即虛空藏菩薩, 代表平等性智的寶生如來已得一切如來灌頂寶冠為三界主。 所謂受大日如來灌頂能得三界法王位是意謂著由於接受灌頂而在現實世界中找出一切事物之精神上, 與物質上的價值。亦即依據一切眾生之願望給予寶物,這樣才能成為三界主。 寶生如來的四親近代表四種開悟境界,灌頂施屬金剛寶菩薩、義利施屬金剛光菩薩、 法施屬金剛幢菩薩, 法施指給予精神上的安慰與疏導、資生施(物質上布施)屬金剛笑菩薩。 一切三界主如來化身虛空藏菩薩意謂著能不斷產出財產的胎藏,每個人所擁有的真正財產是其無限的價值, 也就是說「每個人所具有的價值就如同虛空藏那樣無限,可是為什麼不會自己去發掘呢?」 「熈怡微笑,以金剛寶鬘自繫其首,說一切灌頂三摩耶寶心」 意謂著虛空藏菩薩將環狀首飾戴在頭上、 施予一切灌頂,並說能得到開悟之無限寶藏的心真言『(Trām)』。此心真言,可分成ta、ra、ā、ma而對應灌頂施、義利施、法施、資生施四種施。 也是虛空藏菩薩(一切三界主如來)的開悟境界。

虛空藏菩薩教令輪身為「軍茶利明王」,如唐密祖師不空阿闍黎所譯的《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陀羅尼念誦儀軌》之記載:南方「金剛寶菩薩(即虛空藏菩薩)」,手持金剛摩尼放日色光, 隨諸有情所求皆得。 虛空藏菩薩亦即寶生如來以教令輪身現作「威怒甘露軍茶利金剛」示現八臂摧伏一切阿修羅眾眷屬諸惡鬼神,惱害有情行疾疫者令調伏,放日色光,彰顯能除遣阿修羅等, 眷屬為南方增長天王及將無量恭畔茶眾薜荔多眾,以及四俱胝菩薩往護其南國。

佛刀舎之佛畫師「きらばがに(優木きら)師」所造之「虛空藏菩薩像」,胸乳圓潤豐滿代表福智二德,頭戴一切如來灌頂寶冠而為三界主,右手持金剛劍代表斬斷一切煩惱魔障,右手持蓮華中有摩尼寶珠代表增益福慧滿足一切心願,她的密號有大寶金剛、如意金剛、厚藏金剛,種子字『(trāḥ)』,真言:『namo ākāśa-garbhāya oṃ alika māli muli svāhā』、『namaḥ samantabuddhānāṃ ākāśasamanta-nugata vicitrāmbara dhara svāhā』、『oṃ vajra ratna hū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