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大自在女神・難近母(Durgā)


我所安奉的女神教(Shaktism)之大自在女神・難近母(Durgā),她的坐騎是獅或虎,與今年虎年相應,以此希冀女神庇佑突破一切難關,降伏一切災厄。
難近母擁有諸多別名,諸如:千眼(Sahasralocanā)、千手(Sahasrabhujā)、普遍妙善(Samantabhadrī )、准胝(Caṇḍī)、瑜伽自在女(Yogeśvarī)、自在女(Īśvarī)、大自在女(Maheśvarī)、大女神(Mahādevī )、一切母(Viśvamātā)、大幻(Mahāmāyā)等等,密教的千手觀音、準提佛母、金剛界佛母(金剛界自在女)、時輪金剛母乃至本初佛母普賢佛母皆源自於她。

本初最高性力(Adī-Parāśakti)
難近母是「本初最高性力」(Adī-Parāśakti)的自性體現,她的象徵是「約尼(Yoni)」;金剛頂瑜伽密教的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的象徵則是「薄伽(Bhaga)」,皆為「女性生殖器」的意思。《道德經》所云『道』之玄妙女性生殖器「玄牝」可與之相對照。

《女神薄伽梵往世書》(Devī-Bhāgavatapurāṇam)講述大自在女神「本初最高性力」(Adī-Parāśakti),以大幻(Mahāmāyā)、至尊女神(Bhagavatī)、難近母(Durgā),以及代表宇宙原質的三德──「Sātvikī、Rājasī、Tāmasī」,女神性力的三種面向之代表Sarasvatī、Mahālakṣmī、Maākālī的故事來說明,性力(śakti)可以是無限多,具種種面向,其中及本體則是一,即「本初最高性力」(Adī-Parāśakti),宇宙萬有即是從她所產生。ps:在金剛頂瑜伽密教中,三德分別由蓮華部佛母「白衣觀音」代表「Rājasī」;金剛部佛母「Māmakī」代表「Sātvikī」;如來部佛母「金剛界自在女」(或是佛眼佛母)代表「Tāmasī」。

在《女神薄伽梵往世書》(Devī-Bhāgavatapurāṇam)明確說明,凌駕於梵神、毘濕奴神、濕婆神三大神之上有一尊至尊女神(Bhagavatī),她是「本初最高性力」(Adī-Parāśakti),乃是一切本初的「Jagadambā(宇宙之母)」,她是『唯一』,卻又能成為『多』,既是幸福女神Lakṣmī,又是知識女神Sarasvatī,既是難近母(Durgā),又是准胝(Caṇḍī),但歸根究柢,皆是『一』,那就是「本初最高性力」(Adī-Parāśakti)。
諸如因陀羅(Indra)、水神(Váruṇa,)、火神(Agni)、毘濕奴神(Viṣṇu)、濕婆神(Śiva)和梵神(Brahmā)等等神靈皆是因為性力(śakti)而強大,「本初最高性力」(Adī-Parāśakti)也被稱為梵(Brāhmī),梵胎(Brahma-garbha)也是她所孕育,梵胎(Brahmagarbha)亦名金胎(Hiraṇyagarbha ),亦可言宇宙就是她的子宮所孕育。若缺少了性力(śakti),梵神(Brahmā)、毘濕奴神(Viṣṇu)和濕婆神(Śiva)皆會無能(Aśakti),無任何能力,只是一付屍體而已。性力(śakti)是遍一切處、自在,令"能"發生的"力",諸神皆服從於她。

宇宙由至尊女神「Jagadambā(宇宙之母)」所產生,構成宇宙的地、水、火、風、空、識之六大從她而出,宇宙是「本初最高性力」(Adī-Parāśakti)所產生,「Jagadambā(宇宙之母)」是能生,宇宙是所生,能所一如不二,女神教即主張「宇宙與至尊女神(Bhagavatī)彼此沒有不同」,這可說具有泛神論(Pantheism)之意義。
「本初最高性力」(Adī-Parāśakti)是不二一元(Advaita)的實體存在,她的本質是存在(sat)、意識(cit)、妙樂(ānanda),即Saccidānanda,她是絕對的(Nirguṇā),因其中無差別,除了她之外,無任何是常樂我淨的,一切萬物卻又同與她無所不同,作為不二一元實體存在的她經由大幻(Mahāmāyā)而將自身顯現成多元的世界,她真實地將她本身顯現成具有變化的宇宙,因此可藉由從宇宙萬象得到知識來反向溯源以知道她。
《女神薄伽梵往世書》(Devī-Bhāgavatapurāṇam)闡述:「女神就是一切」,日神、月神、因陀羅、水神都是她的執行者,女神是本體,男性神不過是女神的派生的次要物(作為工具)。

《女神薄伽梵往世書》記載這樣一則故事:「一次,女神化身藥叉女(Yakṣī)。因陀羅派火神去見識藥叉女。藥叉女讓火神自我介紹,火神說自己能夠燒毀世界上的一切東西。藥叉女讓他燒一個草棍,他燒不著,很驚訝,慚愧離去。因陀羅又派風神前去,結果吹不動藥叉女的一根草兒,鎩羽而歸。因陀羅自己前去,藥叉女即入三摩地,虛空現音聲:念誦摩耶種子箴言!因陀羅念誦女神種子真言一千年,女神滿意了,顯現在因陀羅面前。因陀羅讚頌女神,女神滿意地說:「因陀羅,為了調伏諸神的無明我慢,我親自變為藥叉女。你應當永遠記住,諸神的神性,所有的力量都來自我的仁慈。那是我的力量的擴張。沒有我的遍現,你們都是無力的。世界的創造、保持和毀滅都是我的作為…………你們窮盡一切也不知道我的秘密(Guhya)。從你們諸神的體內出來的能量都是因為我的存在。由於我的憐憫你們才能戰勝惡魔。這個真理你們永遠不要忘記。」在此值得留意的是,藥叉女也名為秘密(Guhyakā),乃是密教之行持者。

印度女神教的勝三世女神「難近母(Durgā)」
梵語「Trailokya-Vijayā」乃是無敵女神「難近母(Durgā)」的稱號與別名,根據《韋馱往世書(Skanda Purāṇa)》之記載,「難近母(Durgā)」是在三個世界得勝之偉大女神,所謂三世(Trailokya)可指為時間上的「過去(Bhūta)」、「未來(Bhavya)」、「現在(Bhavat)」以及空間上「天界(Svarga)」、「人間界(Mṛtyu)」、「下界(pātāla)」。無論是時間或是空間的三世(Trailokya),「難近母(Durgā)」皆能得勝因此名為「勝三世(Trailokya-Vijayā)」,並且賜予虔信女神者於三世得勝。

根據《女神的榮光(Devīmāhātmyam)》之記載,生活在「下界(pātāla)」的阿修羅族中,有二位名為「Śumbha」與「Niśumbha」的阿修羅,他們由於修苦行,而向「梵神(Brahmā)」求得一個願望,獲得很大的力量,他們把因陀羅從天界驅逐,成為天界、人間界乃至下界的三界之主,擁有三界的一切財富。這二位阿修羅掌控日神Sūrya、冥神Yama、水神Varuṇa、火神Agni、風神Vāyu和其他吠陀諸神的權能而逼迫他們退位,開始肆無忌憚迫害三界眾生。 苦不堪言的眾天神前往雪山向偉大的性力女神「摩訶摩耶(Mahāmāyā)」祈禱:『我等向母親,偉大的女神禮拜!我等向「Prakṛti(自性)」,吉詳者一再禮拜!我等向可怖的、永恆的、純潔的、光輝的女神禮拜。我等向杜伽,那一切的本質,做出一切事情者,那美麗中最美麗者,那可怕中最可怕者一再禮拜!我等向名為「遍入幻化(Viṣṇumāyā」)的女神禮拜。 我等向她一再禮拜,她在眾生中被稱為意識、聰明、睡眠、飢餓、暗影、力量、口渴、忍耐、覺性、含羞、和平、信心、美麗、昌盛、努力、記憶、慈悲、滿足、母親、迷惑;她在眾生之中被稱為一切的持護者,我等向妳禮拜!願女神能幫助我們這些無助的天神,賜福給我們!』這時準備沐浴的大自在女神Pārvatī看見天神們在祈禱,便問他們對誰作禱告,這樣的悲傷憂慮。當她這樣問時,從她的身體便出現一個巨大的身形,告訴Pārvatī說:『這些天神都被Śumbha和Niśumbha打敗。他們正在向我禱告,要求我的幫助。我是「難近母(Durgā)」,是這個宇宙的力量(即Śakti)。』由於難近母(Durgā)是從大自在女神Pārvat的身體中顯現,於是又名為「Kauśikī」。 三界之母「難近母(Durgā)」應眾天神的冀求前往降伏「Śumbha」與「Niśumbha」,「難近母(Durgā)」現出八母神來迎戰阿修羅大軍,並且在迎戰「Śumbha」與「Niśumbha」手下阿修羅「Cānda」與 「Muṇda」所率領之惡魔大軍時,女神怒容皺眉(Bhrukuṭi),從中出現怖畏大女神「時母(kālī)」,「時母(kālī)」摧破一切魔障,斬下「Cānda」與 「Muṇda」的頭顱,「難近母(Durgā)」對「時母(kālī)」說:『由於妳誅滅了「Cānda」和「Muṇda」,此後世人將稱妳為「Cānda」和「Muṇda」的誅滅者──「Cāmuṇḍā(Cāmuṇḍī)」。』

阿修羅「Niśumbha」首先被「難近母(Durgā)」與八母神所殺,目睹「Niśumbha」失去性命,無法接受失敗的「Śumbha」對難近母(Durgā)大喊:『難近母(Durgā),妳不要驕傲,妳能戰勝只是因為有許多女神的幫助。』難近母(Durgā):『我是世上唯一者,除我以外還有誰?你仔細看看,所有這些與你戰鬥的女神其實都只是我。現在你再看清楚。』難近母說這話時,所有女神的形相都返回難近母的身體,剩下來的確只有難近母一個。難近母於是說:『我是具有大能、無所不在的,可化成許多個化身,但亦可收攝為只有我一個。』阿修羅「Śumbha」見狀只好硬著頭皮對抗難近母(Durgā),然而無論「Śumbha」使用三界中任何一種武器,女神難近母(Durgā)都可以用這些武器本質的力量來消滅,就好像一場遊戲一樣,因為她就是三界一切能力的本源。自稱為三界主的阿修羅「Śumbha」在女神「難近母(Durgā)」的真實力量之下,只是無能為力,最後就被難近母(Durgā)以三叉戟消滅,三界之母女神難近母(Durgā)被眾天神讚嘆為「勝三世(Trailokya-Vijayā)」。

一切天神讚頌難近母:『女神啊!妳是毀滅邪惡者!願你歡喜。所有世界的母親啊!宇宙最高的主宰!請保護我們,保護這個世界!妳是這個宇宙的支持。妳顯現為這個世界!妳是水,妳是各種元素,妳是遍入幻化,妳是束縛和解脫的原因。所有知識都是妳的形相,母親啊,所有女子就是妳的化身。所有這些都由妳充滿,妳是一切之中的智慧。女神啊!妳是樂園和解脫的給予者。妳是時間、空間和因果。妳是失望的人的護蔭者!女神啊!我們向妳致敬!妳毀滅所有煩惱,信徒都要求妳的護蔭。女神啊!我等向妳致敬!女神啊!妳毀滅了所有可怕的疾病,妳心生歡喜時,便給予所有願望。那些求妳護蔭的,再沒有甚麼渴望,他們確實找到了最好的護蔭。女神啊!哪裡有邪惡的力量,哪裡有羅剎魔,哪裡有不正義的力量,妳便顯現出來,把他們消滅。女神啊!請心生歡喜,保護我們!願這個世界的罪惡能很快減少。女神啊!請憐憫我等在妳蓮足下的天神。』
女神說:『我是願望的賜予者。諸位天神啊,你們可向我求取任何願望,我都會一一成全你們。』 眾天神說:『女神啊!妳已做了一切要做的,我們只願大家的敵人都被消滅。』

Mahāgaurī
難近母具有九種面向,稱為「Navadurgā」,梵語直譯為「九難近母」,此九尊難近母分別是──『Śailaputrī(山之女神,即Pārvatī)』、『Brahmacharinī (梵行女神)』、『 Candrakāntā(月愛女神)』、『Kuṣmāṇḍā(熾胎女神)』、『Skandamātā(戰神母)』、 『Katyayanī(數理女神)』、『Kālarātrī(闇夜女神)』、『Mahāgaurī(大白身女神)』、『Siddhidhātrī(一切義成就女神)』乃「難近母(Durgā)」的九個面向,其中『Mahāgaurī(大白身女神)』代表女神賜予豐收的慈愛一面,同時她也是消除愚痴無明和淨化煩惱塵垢的「純淨智慧(即Vidyā)」之女神。

日本密教之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中的『大明白身觀音(Gaurī-Mahāvidyā)』即源自於此女尊。「Gaurī」之名在唐代菩提流志所譯的《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音譯為「憍理」並稱她為「憍理菩薩」,在唐密祖師善無謂阿闍黎翻譯的《蘇婆呼童子請問經》則意譯為「金顏」乃蓮華部「八大明母(Aśṭa-Mahāvidyā)」之一,並且在《大日經疏》記載「善無謂阿闍黎所傳之大悲胎藏生曼荼羅」的圖位中,「金色(Gaurī)菩薩」乃觀音院之諸觀音尊之一。梵語『Gaurī』的意思有未婚少女、膚色為白色或淡黃色的女性、金色光彩亮麗容貌的女性,因此意譯成「白身」、「金顏」、「金色」。
『Gaurī』有金耀輝煌的意思,所以密號為「放光金剛」,她的身形為淺黃色肌膚,雙乳豐滿代表以福慧乳水哺育有情眾生,右手屈臂,結與願印,置於乳前;左手屈肘,執開敷蓮華,坐於赤蓮華上。

大明白身觀音真言:『namaḥ samanta-buddhānaṃ kṣaḥ daḥ ra yaṃ kaṃ』。

難近母悉地真言:Namo bhagavatyai  durg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