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性』是中國佛教禪宗根本經典《六祖壇經》中最主要的概念,在(敦煌本)《壇經》當中,自性一詞有許多同義語; 例如,(真如)本性、自心、本心、佛性、人性、自法性、覺性、(真如)淨性,甚至簡單的一個「性」字。事實上,敦煌本《壇經》說到自性或其同義語的地方,到處都是;例如:「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識心見性,即悟大意。」 再如:「見(弘忍)大師勸道俗但持《金剛經》一卷,即得見性,直了成佛。」 另外《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行由第一》曾經記載:弘忍半夜爲惠能講解《金剛經》 時,「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於是向弘忍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從這些點點滴滴,即可證明,自性確實是《壇經》當中最首要的概念。
《壇經》中的自性一詞,顯然來自於四卷本《楞伽經》。該經說到『自性(svabhāva)』的地方共有兩處,都出現在第一卷;其一是「七種性自性」,另一則是「三自性」。三自性是:妄想自性、緣起自性和成自性。其實,這卽是玄藏三藏所翻譯唯識經論中的遍計所執自性(parikalpita-svabhāva)、 依他起自性(parataṇtra-svabhāva)和圓成實自性(pariniṣpanna-svabhāva)。
七種性自性則是: 集性自性、性自性、相性自性、大種性自性、因性自性、性自性、 成性自性。:集性自性就是萬善聚集之因;由集因而有內在之性與外在之相,這卽是性自性和相性自性;大種性自性是指成佛後所證得的常、 樂、我、淨等「四大種果」; 這四大種果有親因和疏緣,卽是 因性自性和緣性自性;最後,因與緣所成就之佛果,卽是成性自性。此七種自性是過去、未來、現在諸如來應供等正覺性自性第一義心。以性自性第一義心,成就如來世間、 出世間出世間上上法。所謂「性自性第一義心」,是指泯除一切虛妄分別,並且具有堅實、精微性質的精神實體,乃是『如來藏(Tathāgatagarbha)』的異名。
至於四卷本 《楞伽經》所論及之三自性,其中妄想自性也就是遍計所執自性(parikalpita-svabhāva)以及緣起自性也就是 依他起自性(parataṇtra-svabhāva),兩種自性是偏就凡夫而言,因此並不是 《壇經》所說的自性。僅成自性也就是圓成實自性(pariniṣpanna-svabhāva)才與《壇經》的自性有關。
四卷本 《楞伽經》卷1,對於成自性,有這樣的說明:「云何成自性? 謂離名相、事相妄想,聖智所得及自覺聖智,趣所行境界,是名成自性如來藏。」 引文清楚地說到,成自性是在斷除了名相妄 想和事相妄想之後,所顯發出來的解脫境界。這一境界是解脫者的「自覺聖智」所趣,所行的理體,經中稱之爲「成自性如來藏」。這和經文對「性自性第一義心」的解釋,並無二致;可見性自性第一義心乃是(自性)如來藏的異名。
在四卷本《楞伽經》中,(成自性)如來藏還有下面幾個重要的意含:首先,她是「自性清淨」、「常住不變」,具足「三十二相」的;但是卻被「(五)陰、(十八界、(十二)入垢衣所纏」,也被「貪、欲、恚、癡不實妄想塵勞所污」,以致喪失了她的本來面目。經文卷2說:「如來藏自性清淨,轉三十二相,入於一切聚生身中。如大價寶,垢衣所纏。如來之藏常住不變,亦復如是。而陰、 界、入垢衣所纏,貪、欲、恚、癡不實妄想塵勞所污。」
其次,四卷本《楞伽經》的「(成自性)如來藏」,亦即「性自性第一義心」,還有另一個重要的意含:產生山河大地。 經文卷4 說:「如來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趣生。 譬如伎兒,變現諸趣……爲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爲識藏。」 引文說到兩件事情: (1)如來藏能夠與造善、惡諸趣;因此她是一切眾生(五趣)的生因;(2)她爲無始虛偽的惡習所熏染,變成了 染、淨和合的狀態,稱爲識藏,即阿賴耶識(ālaya-vijñāna)。
從以上的討論,我們可以把四卷本《楞伽經》對於「自性」 一詞所說的內含,歸納爲下面的幾點:
(1)自性是泯除一切虛妄分別之堅實、精微的心體;
(2)自性的本質是清淨的、常住不變的;
(3) 自性隱藏在眾生的身心當中,而被煩惱所覆蓋;
(4) 自性生起一切的來生和眾生所做的山河大地。
禪宗,由於初祖菩提達摩以來,就受到四卷本《楞伽經》的深重影響,因此,上面這四種四卷本《楞伽經》中「自性」的內含,也具體而微地出現在《壇經》當中。首先是第(1)之「民 除對立概念」, 敦煌本《壇經》有這樣的說法:「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見性成佛道。」 其中,由於「不取、不捨」而 「見」到的「性」,顯然是泯除一切虛妄分別之後而證得的「性自性第一義心」或「自性如來藏」,性自性第一義心的心之梵語為「Hṛd」乃是具有「本體」的心體,性自性第一義心也正是「般若波蘿蜜多心(Prajñāpāramitāhṛdaya)」,由此得到真實的自我,即「我波羅蜜(Ātman-pāramitā)」而得大自在。
其次,就第(2)個意含──自性清淨、常住不變而言,敦煌本《壇經》 也有相似的說法:「世人性本自淨· 自性常清淨。」又引《菩薩戒(經)》說:「《菩薩戒》云:『我本元自性清淨。』善知識! 見自性自淨,自修自作自性法身,自行佛行,自作自成佛道。」
四卷本《楞伽經》中之「自性」的第(3)個意含──自性隱藏在眾生的身心當中,而被煩惱所覆蓋,同樣也在敦煌本《壇經》當中出現:「人性本淨,爲妄念故,蓋覆真如。離妄念,本 性淨。」又說:「自性常清淨,日月常明,只爲雲覆蓋,上明下暗,不能了見日月星辰。……世人性淨,猶如清天。……妄念浮雲蓋覆,自性不能明。」
最後,四卷本《楞伽經》中之「自性」的第(4)個意含── 自性生起一切山河大地,也一樣出現在敦煌本《壇經》之中:「萬法在自性」、「一切法盡在自性」、「於自性中萬法皆見」、「一 切法自在性」。經文甚至把自性比喻爲虛空:虛空能含日月星 辰、山河大地等萬法,如同自性能含萬法一般。經文說:「心量廣大,猶如虛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惡人 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盡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 性含萬法,是大。萬法盡在自性。」
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