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壇經》中的「自性」一詞,除了保留四卷本《楞伽經》「自性」一詞的四個意含之外,還有不同於經文的內含,這與和《壇經》的另外三個概念──無住、無念、無相有關
敦煌本 《壇經》當中,曾經說到:「真如是念之體,念是真如之用。」 在這種前提之下,「無住」一詞的意思是:真如本性(自性)所 顯發出來的作用──心念,乃念念不住的意思。所以敦煌本《壇 經》說:「無住者,爲人本性,念念不住。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無有斷絕。」經文甚至還警告說:「若一念斷絕,法身卽是離色身……一念若住,念念卽住,名繫縛。」這樣看來,所謂無住,其實是指:作爲「真如之用」的心念,在本質上卽不可能停住不動;這是從本體論(ontology)的觀點,來談「無住」 一詞的意義。
但是,經文還從宗教實踐的立場,來界定「無住」 一詞的內含:「念念時中,於一切法上無住。」「於一切法上,念念不住, 即無縛也。」所以,無住除了具有本體論的意義之外,還有另外一個意思:不要住著在任何一個特定的心念或事物之上。這時,無住就是不住著、不執著的意思;無疑地,這種意義的無住,宗教實踐的意義大於本體論的哲學意義。
在「真如是念之體,念是真如之用」的最高預設之下,「無 「念」一詞,同樣也有本體論上的哲學意義和宗教上的實踐意義。 無念一詞在本體論上的哲學意義是:心念既然是真如之用,真如是不可能斷除的,因此,心念也是不可能斷除的。在這種意義之下,所謂「無念」,並不是沒有念頭或不要有念頭,而是讓念頭隨其念念不住(無住)的本性,去活動;這是宗教上的實踐意義。所以,敦煌本《壇經》說:「道順通流,何以卻滯?心不住在卽通流,住卽被縛。」又說:「莫百物不思,念盡除卻。 念斷卽無,別處受生。」又說:「莫百物不思,當今念絕,卽是法縛,卽名邊見。」 另外,所謂讓念頭隨其無住的本性去活動,還有一個重要的意思是:不要讓念頭住著於特定的事物之上。在這種意義之下,無念其實和無住的意義沒有兩樣。敦煌本 《壇經》卽說: 無念法者,見一切法,不著一切法;遍一切處,不著一切處。常淨自性,使六賊(指六塵)從六門走出,於六塵中不離不染,來去自由,卽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
而無相呢?相,是指外在世界中千差萬別的事物,例如蘿莉御姊相、貧乳巨乳相、善惡好惡相等。依照四卷本《楞伽經》和敦煌本《壇經》的唯心論哲學,這些千差萬別的萬相,全都由真如本性所產生。由於真如本性是超越的心體(即「般若波羅蜜多心」、「如來藏」),因此,由之而生起 的「相」,其實也是心靈的一種。照理說,外在世界中的萬相,應是離內「心」而獨存的外「物」;但是,就四卷本《楞伽經》和敦煌本《壇經》而言,並沒有離內「心」而有的外「物」; 外在世界中的萬相,全都是某種意義的「心」。在這種意義之下,「相」必然也和心一樣,是變動的、無住的。心不可住著,同樣地,「相」也不可住著。 心不可住著是無住、無念; 同樣地。「相」不可住著,則稱爲無相。 所以敦煌本《壇 經》說:「無相者,於相而離相。」「外離一切相,是無相。但能離相,性體清淨,是以無相爲體。」
從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到下面的結論:內部含藏著一切邪、正萬法的自性(又名含藏識、真如),原本是自性清淨,常住不變的。但是卻被眾生的煩惱所覆蓋,以致遍計所執並流變而成一切萬法。 一切萬法,包括主體的心念和客體的萬相。因此,念與相都由自性所生,其本質也是清淨的。這樣一來,本質清淨的心念和萬相,即不可斷、 不應斷; 只要不住著在它們之上,不被它們所束縛即可。 念與相乃由自性所生,這是四卷本《楞伽經》的思想;她偏向於哲理上的詮釋。不住著於念與相的無住,以及由她衍生出來的無念和無相,則多分《金剛經》的般若思想;這是偏於實踐意義的指示。
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