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法界華嚴】法界緣起的原由之一──三性同異


一、三性
「三性」,「性」指事的本性、相狀。三性是對一切事物的性相、的有無、假實所作的三種分類,也作三自性、三性相、三自相、三相。三性是印度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唯識宗的基本理論觀念,也爲法藏所繼承。三性具體指「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和「圓成實性」。 遍計所執性,又稱「遍計所執自性」、「普觀察性」、「分別性」、「虛妄分別相」。謂人們的迷情妄執、周遍計度(普遍觀察思量)一切法,故名「遍計」;由此虛妄分別,孰有實我、實法,故名「所執性」。所謂遍計所執性就是以爲世間有實物、實體存在的觀念,實際上是指人們通常以爲一切事物都是有自性差別的客觀存在的認識。 佛教(顯教)認爲,宇宙萬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沒有實我、實法的存在,即人和其他一切事物都是沒有實體的,所以遍計所執性是一種謬誤、妄執。依他起性,又稱「依他起自性」、「他根性」、「依他性」、「因緣相」。 「他」,指各種因緣。所謂依他起性就是指依多種因緣而生起的一切現象。因爲是由各種因緣和合而生,所以,第一,不是永恒不變的存在,而是虛幻不實,非有而似有;第二,又是離妄情而自存的,與遍計所執性不同。圓成實性,又作「圓成實自性」、「成就相」、「真實相」、「第一義相」。所謂圓成實性,就是圓滿成就的真實性,具體說是,依他起性的實體(真如) 遍滿一切事物 (圓滿)、不生不滅(成就)、體性真實(真實),也就是一切事物的真實體性。
唯識學認爲,三性之間存在着不即不離的關係,並常以蛇、繩、 麻三物爲喻,說人們於黑夜中見到繩子,以爲是一條蛇,這是虛妄分別,妄執爲實有真蛇,爲遍計所執性。後來再看,是像蛇的 一條繩子,知道不是蛇,因繩似蛇,爲依他起的假有。再進一步看,繩由麻而織成,形態是繩,本質是麻,繩也不具有實體的意義,麻是繩的真實體性,爲圓成實性。任何事物都有三性,如對 一株花,執為實有,是遍計所執性;從花種、土、水、陽光等因緣和合生,假現花相,是依他起性;花的實體,是圓成實相。從有無或假實的立場判斷,佛教認爲,遍計所執性是「妄有」、「實無」,依他起性是「假有」、「似有」,圓成實性是「實有」、「真有」。
印度佛教瑜伽行派創始人無著、世親分別撰有《攝大乘論》、 《攝大乘論釋》等著作,認爲,遍計所執性是指所分別的境 (相),依他起性是指能分別的識,由於遍計所執性的境是無,因此依他起性也不可得,其不可得就是萬有的真實性(性)。這樣,三性通過依他起性(識) 而互相聯繫並取得統一:由於境無而依他起性不可得,由於依他起性不可得而獲得真實性,事物的相(妄所分別的境)和性(真實體性)通過依他起性這座橋樑而聯接相通。《攝大乘論·釋應知勝相品》把三性的重心放在依他起性上,並以此來解釋某些互相矛盾的經文,三性中的依他起性, 既具有遍計所執性──所分別的境(相),這是它染污的一面,又具有圓成實性──萬有的真實性(性),這是它清淨的一面,也就是包含了相對的染和淨兩個方面,同時具有兩種不同的性質。 這樣,原來對立的概念,如遍計所執與圓成實,相與性就通過依他起而融通無礙了;原來相反的概念,如煩惱與菩提,生死與湼槃,因共同包含在依他起中,而被視爲相即一致,煩惱即善提,生死即湼槃,這樣的不二法門也就得以成立了。這種觀點給法藏以重大啟發,也十分符合法藏統一當時各宗各派新舊異說的理論需要。法藏吸取這種觀點,並進一步加以發展,提出了三性同一,三性一 際無異的說法,作爲建立法界緣起論的重要理論根據。

二、三性同異
法藏在《華嚴金師子章‧約三性第三》中說「師子情有,名為遍計。師子似有,名曰依他。金性不變, 故號圆成。 」「師」通「獅」,師子即獅子。這是法藏在爲武則天宣講華嚴義理時,舉金獅子爲喻,說明三性的涵義。意思是,對於金獅子存在迷情之見,把實際上沒有實體的金獅子執著為實有,叫做遍計所執性。金獅子並非實有,但由因緣和合 (工匠對金進行加工製造)而成的金獅子的表相是有的, 這種有是似有,叫做依他起 性。金獅子是似有,不是實有,但生起似有的金獅子的金的本性是不變不改的,叫做圓成實性。這是以金獅子爲喻,說明把事物看爲實有是迷情偏見,事物是各種原因、條件和合而起的似有相,只有事物的本性 、 本體是真實圓滿的。 這三種對事物的不同看法,分別代表小乘教、大乘教和一乘教的不同主張。法藏運用金獅子的比喻,對三性說作了分層次的統一的說明。
法歲還在《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義理分齊》中對三性作了創造性的發揮,文說: 「三性各有二義,具中二義者:一、不變義,二、隨緣義; 依他二義者:一、似有義,一、無性義;所執中二義者: 一、情有義,二、理無義。 由真中不變,依他無性,所執理無,由此三義故,三性一際同無異也。此則不壞末而常本也。……又約真如隨緣,依他似有,所執情有,由此三義,亦無異也。此則不動本而常末也。………是故真該妄末,妄徹真源,性相通融,無障無礙 。」這是運用本末範疇考察、分析、揭示三種性的每一種都具有兩重含義,圓成實性有不變和隨緣二義,依他起性有似有和無性二義,遍計所執有情有和理無二義,合成爲六義。
三性的六義是宇宙萬有的相對性、統一性的重要根據,是法藏法界緣起說的重要原理,其中包涵着豐富的哲學義蘊,具體說: 圓成實性的二義,「不變」是表示世界萬物性體的常住性、永恆性,「隨緣」是表示隨着因緣條件而會變成世界萬物(包括物質的和精神的)。不變是恒常,隨緣是變化,是非常,是無常。法藏強調互相對立的不變與隨緣是「無異性」的,即是同性的,他論證說: 「且如圆成,雖復隨緣成於染淨,而恒不失自性清淨,祗由不失自性清淨,故能隨緣成染淨也。猶如明鏡現於染淨, 雖現染淨而恒不失镜之明淨,我由不失鏡明淨故,方能現染淨之相。以現染淨,知曉明淨;以镜明淨,知現染淨。 是故二義唯是一性,雖現淨法不增鏡明,雖現染法,不污鏡淨。 非直不污,亦乃由此反顯鏡之明淨。當知真如道理亦爾,非直不動性淨,成於染淨,亦乃由成染淨,方顯性淨;非直不壞染淨,明於性淨,亦乃由性淨故,方成染淨。是故二義,全體相收,一性無二,豈相違耶? 」這段話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心思想,即論證相反相成的道理,真如如果沒有隨緣義,就不能現起宇宙萬有; 由於真如不失不變之體,才能現起宇宙萬有。換句話說,真如依隨緣義,才能表現不變之理,如果沒有隨緣義,也就沒有不變義;真如有不變義,才能隨緣變現現象,須依不變之理,才能顯現隨緣義,如果沒有不變,也就沒有變。不變與隨緣相反相成,由相反表示相成,由相成表示相反。也就是說,絕對(不變)與相對 (隨緣)的關係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絕對不能離開相對,相對由絕對而起; 絕對存在於相對之中,相對體現着絕對。這其間包含着深刻的哲學思想義蘊,但闡述似不夠充分,而且所舉明鏡爲喻,謂不變與隨緣的關係,猶如明鏡之體,明淨常住,而能呈現出種種現象,雖顯萬象,明鏡仍不失其明淨不變之體。把真如顯現萬象,即本體與現象的相即關係,視爲鏡子的映現,其局限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應當指出,法藏的圓成實性的隨緣不變二義,是深受《大乘起信論》一書影響的產物。法藏會作《大乘起信論義記》,對 《大乘起信論》極爲推崇。此論中心是宣揚如來藏思想,闡述如來藏與世界萬物的關係。如來藏是指一切眾生本來藏有的清淨的如來法身,亦即佛性、真心。強調一心,即如來藏心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包攝一切世間法和出世間法 。一心開二門,卽心真如門(清淨)和心生滅門 (染污)。 依如來藏而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爲阿賴耶識。由於依如來藏的生滅心轉,顯現宇宙萬有,因此,宇宙萬有都是如來藏的顯現。這也就是「真如緣起」說。法藏吸收了這一學說,也認爲阿賴耶識是如來藏的派生物,「如來藏者,爲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爲識藏 (即阿賴耶識)。」(《大乘起信論義記》) 宣揚真如隨緣不變二義,成爲他的宇宙觀的非常重要的觀念。
依他起性的二義,「似有」是表示無自性、無實體,是有又不是真有、實有。「無性」,即無自性, 無實體, 是無、是空。因爲是因緣和合而生,所以是似有,似有即無自性,無自性即無性。 法藏依據大乘般若空宗的理論,認爲依他起性如果只有「有」 的一面而沒有「無」的一面,它就是有自體,也就不必藉眾因緣和合而生起,而事實上萬物都是因緣和合而起,這就表明是無自體的。宇宙萬物是由無自性的空以表示其依他而起的似有,又由依他而起的似有而表示其無自性的空,有是空的,空是有的空,所以,似有與無自性、有與空是相反相成的。法藏在《華嚴一乘教義 分齊章》卷4中是這樣說的: 「依他中雖復因緣似有顯現,然此似有,必無自性,以諸緣生,皆無自性故。若非無性,即不藉緣,不藉緣故,故非似有。似有若成,必從眾缘,從眾緣故,必無自性。是故由無自性,得成似有;由成似有,是故無性。」
遍計所執性的二義,「情有」是指因迷情執萬物爲有,「理無」 是說在道理上是無。法藏在《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卷4中說: 「所執性中雖復當情稱執現有,然於道理畢竟是無,以於無處横計有故。……今既横計,明知理無;由理無故,得成横計;成横計故,方知理無。是故無二,唯一性也。」在妄情上講似乎是有,在真理上講是無。情有就是理無,理無才成情有,迷界和悟界相反相成,不一不異。
法藏肯定三性的每一性都是相對的,因爲其中包含相反相成的二義,也就是包含了既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的、缺一則另一也不復存在的兩個方面,而不是單一的、純粹的、絕對的。同時每一生中的兩個方面又不是並列的、等量的,而是有本末之別的。 六義中的不變、無性、理無稱爲「本三性」,隨緣、似有、情有稱爲「末三性」。由此本三性和末三性又形成對立統一的關係。 三變、無性和理無本三性的三性同一無差別,不壞世界末有而說真如之本,所以是三性一際,同而無異。又隨緣、似有和情有末三性,也是不動真如之本而說世界末有,是真如隨緣生出的現象,所以也是同一無異的。本三性是表示宇宙萬有卽真如,末三性表示真如即宇宙萬有,如此,本三性與末三性也是相即一體的。 三性、六義都是相對的、統一的。
法藏通過對三性大義的分析闡述,作出以下的結論,一是:「真該妄末,無不稱真;安徽真源,體無不寂;真妄交徽,二分雙融,無礙全攝。」這是根據依他起性得出的結論,是從真妄統一的觀點來觀察一切緣起的現象,真包括了妄,無不是真; 從妄中可以透見真的源頭,體性無不寂淨;真妄互相交滲,互相融通,由俱見妄,由妄見真,無障無礙。真妄也就是染淨、體用、本末,這些對立範疇的內在關係是相互貫通彼此統一的。 又一結論是: 「性相融通,無障無礙目。」 「性」指圓成實性,「相」指遍計所執性。 這是就圓成實性和遍計所執性的關係上得出的結論,認爲性相二者也是融通無礙的。實際上性相也就是真妄、染淨、體用、本末,依他起性的真妄統一,也就是性相融通無礙。
由上也可見,法藏的三性說是通過以下思辨途徑得出三性同一論斷的:一是從依他起性上講真妄交徹,二是在圓成實性與遍計所執性的關係上講性相融通,三是講不變、無性與理無本三性的同一,四是講隨緣、似有與情有末三性的三性同一,五是講本三性與末三性的同一。在所有這些說法中最根本的是運用本末範疇,來貫通三性的不一不異的關係,從各個角度得出三性一際無異、三性同一的結論。也就是說,貫穿於這個結論的核心思想是一切現象都是真如所現,由此展開爲真妄交徹、性相圓融的各種說法。
三、與唯識學派三性說的區別
法藏的三性同一說是吸取印度唯識學派的三性說而創立的,它和唯識學派的所說有同有異,其間的不同點體現了法藏哲學思想的某些特徵。兩者的不同點主要是:
(一)關於遍計所執性,唯識學派認爲「能遍計」的只是第六識和第七識,「所遍計」的也限於依他生起的物質現象(色)和精 神現象(心),法藏則認爲「能遍計」通於諸八識,「所遍計」除依他起的色心諸法外,還包括真如在內。
(二)關於依他起性,唯識學派所講的「他」指識,主張依識而生起萬有,法藏所講的「他」是指真如,認爲真如隨緣而顯現一切事物。
(三)關於圓成實性,唯識學派是以一切事物和識的真實性。 圓成實性,法藏是以萬物本體的統一性、永恒性爲圓成實性。唯識學派認爲真如只有不變義,沒有隨緣義,法藏則主張真如既不變義,又有隨緣義,雖有隨緣義,但又不違不變義。法藏曾對真如惟有不變而不隨緣的觀點,作過批評,他自設問答說:「問: 諸聖教中,並說真如為凝然常,既不隨緣, 豈是通耶?答:聖說真如為凝然者,此是隨緣成染淨時,恒作染否淨而不失自體,是印不異無常之常,名不思議常,非謂不作諸法,如情所謂之凝然也。若謂不作諸法而凝蒸者,是情所計故,卽失真常。以彼真常不異無常之常,不具無常之常出於情外,故名真常。」真如只是凝然,不隨緣生起萬物,是「失真常」; 真如只有不變隨緣,不異無常之常,才是「真常」。 這是華嚴宗和唯識學派在世界觀上的重大分歧。
上述不同點,集中到一點,就是唯識學派是站在「性相隔別」,即事物的性質與狀態相異的立場立三性說的,強調遍計所執性和圓成實性的絕對對立,認爲只有從依他起性上才能認識一切現象的實相;而法藏則是站在「性相融通」的立場講三性的,主張遍計所執性和圓成實性也是融通的,法藏的這一立場又是奠立在宇宙萬物都是真如的顯現這個根本理論基石上的。
四、三性同異說的哲學意義
法藏的三性同異學說具有重要的哲學意義。三性說是對一切事物的性質和狀態的三種說法,實質上涉及到宇宙生成論、本體論和認識論的內容。
要三件大義說,主要是闡發三性中不變與隨緣,似有與無性,情有與理無的對立觀念,這些對立觀念概括起來就是常與無常、 有與無兩對範疇。這些對立範疇是相對的、圓融無礙的。法藏在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卷4中,詳細闡述三性的有無問題和圓成實性的常無常問題。就圓成實性卽真如而言,說它是「有」,是「無」, 都是不對的。 在法藏看來,眞如同時具有「有」與 「無」兩種規定,必須從兩方面去把握,只從一方面,離開其對立的方面,就難以把握真如的本質。真如是「有」與「無」的統 一,也是「常」與「無常」的統一。這種強調矛盾雙方旣對立又統一的觀念,是相對性原理的具體表現。這種相對性原理構成為法界緣起論的重要理論前提。
三性六義說的又一重要哲學內容就是體用統一原理。圓成實性與遍計所執性、本三性與末三性的關係,實質上是本體和現象的關係,在法藏看來,這其間的關係是相互貫通的。真如隨緣顯現一切現象,本體是根本,是決定現象的,同時本體又在現象之 中,不能離開現象而孤立地存在。從理論思維上來看,這種說法具有辯證的合理性。
法藏的三性說也是一種認識三層次說,是視認識有高下正誤的不同層次,遍計所執性是迷妄的偏見,依他起性是近似正確的認識,圓成實性是符合事物真相的認識。但這三種認識也不是絕對對立的,真包含了妄,從妄可以見真,真妄交徹。也就是說,三種認識既有差別,又是可以轉化的
三性六義說的宗教意義,在於溝通世俗世界與佛國世界,同時,引導眾生從世俗認識中去把握真理,從現象中去體證真如,,由染轉淨,覺悟成正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