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萌え仏】大勢至菩薩


由繪師大魔王所造的「大勢至菩薩像」。大勢至(Mahāsthāmaprāpta)菩薩乃大悲胎藏生曼荼羅觀音院之一尊,亦名為「大精進」、「得大勢」。《觀無量壽經》云:「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途,得無上力,事故名大勢至。」、《思益經》云:「我投足處,震動大千及魔宮處,故名大勢至。」即此菩薩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眾生遠離三惡道,得無上大力;又大勢至菩薩步行踏足時,大千世界乃至魔宮皆震動,所以名為大勢至。又依《悲華經》大勢至菩薩未來世成佛名『善住珍寶山王如來』。

在顯教淨土宗中大勢至菩薩與觀世音菩薩同為阿彌陀如來的脅士,漢傳佛教稱此三尊為西方三聖。中國唐代所造的《楞嚴經》有一章<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乃中國淨土教所採的「淨土五經(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之一。
根據<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大勢至菩薩是以念佛三昧成就──「十方諸佛,憐念一切眾生,就如慈母想念孩子一樣,倘若孩子逃去,想念雖深,又有什麼用呢? 孩子倘若想念母親,也像母親想念他的時候一樣,這母子兩人,雖經歷今生來世,也不會互相遠離。 假若眾生發心,心常憶佛,口常念佛,現在或將來,必定可以見佛,去成佛之時,當不遠了。 不必假借其他法門各種方便,自然得到真心開悟,見到自性本具的法身佛。 猶如染香的人,身上即有香氣,這就叫做香光莊嚴。大勢至菩薩之因地修行即是之念佛心,入無生法忍,今於此娑婆世界攝化念佛眾生,歸於蓮華胎藏淨土。大勢至菩薩以念佛三昧而都攝六根令不散亂,成為一心,此一心之淨念相繼不斷,即成心一境性,而證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最妙圓通法門。」

三十七尊女尊之金剛秘密曼荼羅,阿彌陀如來即是念佛眾生憶念之佛母,觀想阿彌陀如來之妙女身,攝心入念佛三昧。
得大勢明王
《大日經疏》云:「得大勢尊,如世國王大臣威勢自在名為大勢,言此聖者,以至得如是大悲自在之位,故以為名。所以持未敷蓮者,如毘盧遮那實智花臺既成果已,復持如是種子,普散一切眾生心水中,更生未敷蓮花,此尊迹同是處,亦能普護一切眾生潛萌之善,使不敗傷念念增長,即是蓮花部持明王也。次於明王左邊,畫明妃耶輸陀羅,譯云持名稱者,身真金色,以諸瓔珞莊嚴令極端嚴。如女天之像。右手持鮮白妙花枝,果葉相間長條茂好,其花或有初疱,或有欲開或有正開敷者,若五若十乃至數十,左手持鉢胤遇,亦是西方勝上之花。以得大勢明王,主安立一切眾生菩提種子,而此明妃,主含藏出生此中種種功德,故其被服摽幟。皆與此義相應也。」又云:「如世人有大官位多諸財力,威伏多人名為有勢之人,此勢即是位也,言度二生同於佛生,即是如來之位,得此大位大勢,故名得大勢也。」

大勢至菩薩乃大悲胎藏曼荼羅觀音院(亦名蓮華部院)之「持明王(Vidyādhararāja)亦即「蓮花部持明王」,「持明王(Vidyādhararāja)」也就是「明王(Vidyārāja)」而稱為「得大勢明王(Mahāsthāmaprāpta-Vidyārāja)」,得大勢明王的明妃(Vidyārājñī)為「耶輸陀羅(Yaśodharā)」,得大勢明王主安立一切眾生菩提種子即菩提心,明妃耶輸陀羅則是以自身子宮胎藏孕育眾生菩提種子(菩提心),出生種種功德,這也是華嚴經》所云:「菩提心,如功德天,一切功德所莊嚴故。」功德天即吉祥天女(Śrī ),因此在唐密祖師不空阿闍黎所翻譯的密續《蕤呬耶經(Guhya-tantra)》將耶輸陀羅觀音菩薩視為『蓮花部之部母』,又稱她為『吉祥部母(Śrī )』。
「耶輸陀羅(Yaśodharā)」乃是歷史上釋迦族王子悉達多(Siddhārtha)之妃子,而「印度毘濕奴教」主張悉達多(Siddhārtha)乃毘濕奴之權化,毘濕奴的愛妻吉祥天女(Śrī )則權化為釋迦族王子悉達多(Siddhārtha)之妻子「耶輸陀羅(Yaśodharā)」。而在《大日經》中如世間國王具有大勢力的得大勢明王即等同於釋迦族王子悉達多(Siddhārtha),因此以「耶輸陀羅(Yaśodharā)」為妻即「耶輸陀羅(Yaśodharā)」。又在西藏密教中金剛手菩薩等同大勢至菩薩,有趣的是《金剛頂經》中「普賢菩薩」與「金剛手菩薩」一如不二並且等同「悉達多(Siddhārtha)菩薩」即《金剛頂經》所云:「一切義成就(Siddhārtha)菩薩」。
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觀音院位於北方而為《大日經》所云「北方大精進」,「大勢至菩薩」亦名「大精進菩薩」,而在金剛界曼荼羅之北方羯摩輪亦代表大精進,羯摩部之部主「不空成就如來」與「毘濕奴」同樣以金翅鳥(Garuḍa)為座,並且「不空成就如來」的妻子則為「三昧耶度母」與吉祥天女相同,又在金剛頂瑜伽密教中「不空成就如來」與釋迦如來一如不二,如此可知大勢至菩薩與釋迦族王子悉達多(Siddhārtha)即一切義成就(Siddhārtha)菩薩等同視之。

又印度神話的「毘濕奴(Viṣṇu)」具有輪寶。古昔,印度人憧憬此世界應有一位理想的統領者,而以「轉輪王(Cakravāla/Cakravartin)」作為統一世界的理想王者之名稱,成為轉輪王的資格之一就是獲得代表「毘濕奴(Viṣṇu)」的輪寶,依此輪寶之威力,得以和平的統一世界,此轉輪王的傳說與悉達多的故事結合在一起,根據佛教的悉達多傳記,悉達多的太子時代就是成長於企盼成為轉輪王的氛圍中,悉達多不僅無能成為統一世界的轉輪王,面對於自己的家族釋迦族遭琉璃王滅國也無能為力。根據佛經,悉達多在菩提樹下成道而為佛陀,將自身置於宗教中的轉輪王而有法界輪王之自覺,以正法統治世界的意願,正如同轉輪王,因此,將自身說法視為「轉法輪(Dharma-cakra-pravatrana)」,大勢至菩薩的密號亦即『持輪金剛』。

繪師大魔王所造的「大勢至菩薩」為雍容華貴胸乳豐滿的女尊,令人奮迅精進。大勢至菩薩種子字 :『(saḥ。不動堅住)』或『(saṃ。同諸漏大空)』 。真言:『Om saṃ jaṃ saḥ svāh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