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文藝出版社蒐集中國民間各地流傳佛教相關故事傳說,整理編輯而匯集成《中國佛話》,我將其中與觀世音菩薩有關的民間故事挑選幾則彙整於此。
涉水淹蓬萊
相傳,在普陀山東邊的大海裡,有一個景色奇異的美麗海島,叫蓬萊島。島上百鳥爭鳴,海邊魚蝦成羣,男人抓魚,女人織網, 生活過得自由自在。
有一年,島上來了個貪婪的海大王,要在這裡建造王宮。今天强迫老百姓上山去砍樹、採石,明天威逼老百姓下海去撈珊瑚、採珍珠。如果有人違抗,輕則鞭打,重則刀殺,從此,鳥飛散,花凋零。老百姓忍受不住這種苦難,只好紛紛逃到別處去謀生。
海大王大發雷霆,派部下傻將軍帶了兵去把老百姓抓回來,把百鳥鮮花尋回來。這個傻將軍駕著兵船在海上飄來蕩去,東找西尋。突然看見老遠的海面上有個小島, 他連忙揚帆加櫓,把兵船駛了過去。上了島一打聽,才知道是普陀山。只見島上松柏參天,翠竹成林,百花盛開,異香撲鼻。海灘邊有一片茂盛的紫竹,竹林裡有一支支光彩奪目的金筍。他高興極啦,一頭鑽進紫竹林,使勁的搖起金筍,搖得汗流浹背,金筍卻絲毫未損;他又去拔紫竹,拔得腰酸臂痛,紫竹也半點不動。他急了,「嗖」的一聲,抽出腰刀,「錚錚錚」的砍金筍 ,金筍迸出顆顆金星;再刀劈紫竹,紫竹也射出道道金光。突然,傳來了一陣清脆的女人聲音:「是誰呀?怎麼在此亂砍神竹?」
傻將軍抬頭一看,只見紫竹盡頭,霞光萬道,彩雲朵朵,有一個正在洗衣裳的漁婦,紅紅的臉蛋,彎彎的眉毛,杏眼朱唇,美極了。於是他便一艦一灣塑了上去,說「我是海大王派來的大將,到此找尋異花奇鳥,妳倒說說,哪兒能找到呀?」
漁婦說:「此山是佛門聖地,一草一木都是甘露滋潤出來的。 勸你莫要冒犯佛規! 」
傻將軍聽了冷笑一聲說:「什麼佛規!我們海大王早有命令,連好看的女人都要獻上去的,更別說這些花花鳥鳥的!」
這漁婦原是觀音化身,看他如此傻里傻氣,無理取鬧,便從頭上找下一根烏黑發亮的頭髮,往石板上一放說:「你能拾得起這根頭髮,再來跟我說話。」
傻將軍一聽,捧腹大笑,說:「我有千斤之力,一根小小的頭髮都給不起來,還算什麼將軍!」於是伸手去拾。可是拾來拾去就是拾不起來。他急得黃汗直流,正要伸手再拾,卻被觀音擋住了。只見她朝石板上吹了一口氣,頭髮便輕飄飄的飛旋起來,飛呀飛,飛到她自己的頭上去了。
傻將軍一看,連忙說:「不算,不算,我手指粗、頭髮細,當於拾不起來!」
觀音鄙夷的一笑,又用手指指地上的金漆腳盆,說:「那麼,這盆水你端得起來嗎?」
傻將軍一看,又高興起來了。心想,這小小腳盆,簡直不需要我用吹灰之力!於是伸手去端。可是金漆腳盆又光又滑,他右手用力,水往左邊斜;左手用力,水往右邊斜,端來端去端不平,急得傻將軍臉紅脖子粗,毫無辦法。忽聽得一陣爽朗的笑聲,他抬頭一看,啊, 哪裡是漁婦?只見觀音菩薩瓔珞披體,手持淨瓶,站在半空。傻將軍嚇呆了,不覺雙手打顫,身子一仰,「嘩!」一腳盆水没頭没腦倒在身上。那盆裡的水一直不斷往外流,越流越杯猛 ,像萬丈瀑布向海裡傾瀉一樣,「嘩──轟!」直向海大王佔據的「蓬萊」撲去。
狂濤淹死了作惡多端的海大王。那只金漆腳盆卻變成了一條大帆船,把蓬萊島上受苦受難的百姓救了出來,乘風破浪的駛到普陀山附近停了下來,變成一個海島。人們就在島上重建家圍,休養生息。因為它是船變成的,所以,人們都把這個海島叫做「舟山」 。《管文祖搜集整理》
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