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アシタカとサン

アシタカとサン

久石讓in武道館 謝幕曲  詞 麻衣 曲 久石讓  

はるか彼方に眠る人よ
沈眠於遙遠彼方的人啊

瞳とじればひろがる あの日のやさしい声
一閤眼便重現 彼時溫柔的聲音

永遠の光が土にかえるように
為使永恆光芒重歸土裡

大地のゆるしがとどくまで
直到獲得大地的寬恕

信じて 共にいきること そして生まれるつよさ
相信吧  一起活下去  相信生之堅強

見上げて 遠くをはなれても 心を一つに結ぶ愛
仰望吧  縱使遠別離  心仍相繫於愛

希望のそら
與希望的天空


雖然這首歌並非宮崎駿老師所填之詞,

不過如果就純以歌詞來聯想,

永遠の光が土にかえるように
為使永恆光芒重歸土

則想起了日本書紀中保食神的神話記載。

月夜見尊(=月讀)奉天照大神之命降到葦原中國拜訪保食神,

保食神以口中吐出的食物招待月讀尊,

月夜見尊見此十分惱怒,「你好大的膽,竟敢將口中食物吐給我吃,令人作嘔!」

於是抽出劍殺死了保食神。

祂回到高天原將此事告訴天照大神,天照聞言大怒

「你這惡神!我再也不想見到你了!離開吧!我們不要再見面了!」

於是白天就與黑夜分開了。而天照大神再派天熊人去見保食神,

發現保食神確實已死,但是發現了頭上長出牛馬,顱上生粟,眉上生繭,眼中生稗,腹中生稻,

下體生麥及大豆-小豆,把這些東西收集起來,回報天照大神。

天照大神看到後高興極了。

天下蒼生就能吃到這些食物,生存下去。」

於是天照大神將粟-稗-麥-豆種在乾燥土裡是為陸田種子。將稻灑在水裡是為水田種子。

祂又任命天邑君監督撥種這些穀物。第一個秋季豐收在望。

之後,天照大神又把繭放在嘴裡抽絲。於是創造出抽絲技術。

這段神話,我解釋為保食神是將「豐收的力量」解放至大地

在《もののけ姫 》裡,則可以看到,生命(產靈)之神ダイダラボッチ在被殺害後成為死神,

奪去萬物的生命,大地呈現黃泉之國的景象。

然而在アシタカ與サン歸還シシ神的首級之後-

使ダイダラボッチ的荒魂鎮定了下來,

隨後シシ神也於晨陽中消失了身姿(不存於現世),隨後一陣強風吹襲大地....

シシ神將生命力(產靈)釋放至大地(也就是金黃色耀眼之光),

令原本已失去生機的山林大地再度長出青草-

片中甲六替歷經劫難的大家發出感嘆:「原來シシ神是開花爺爺啊!」

這句話充份表現出日本神話的死與再生的思想。

誠如之後二人的對話

那麼,シシ神已經死去了嗎?

サン:「シシ神已經死了。」

アシタカ:「シシ神沒有死,「生命」仍然存在,牠主宰生和死啊,牠告訴我要活下去。」

シシ神要讓生命能活下去,因此將生命力(產靈)釋放回大地土裡,

同時シシ神也將人類受到的詛咒消除,使其能活下來(認同アシタカ,因此寬恕人類。)。

シシ神沒有死,祂的死(顯世看來)只是一種「象徵」(如神話般的象徵)。

在傾倒的枯幹上冒出青芽,出現了木魂的身影「喀喀作響」.....

-----------------------

補充

過去我提過アシタカ,其名字來自記紀的「長髄彦」之名。

即以蝦夷出身及名稱意會為「足高」還有與「神射手」作為聯想。

現在回想起來似乎過於表面了,日本同好則認為-

アシタカ - 名前と生と死の二面性は意宇六社を舞台とした神話に登場するアヂシキタカヒコネ

アシタカ之名來自我相當熟悉的一柱出雲神「阿遲志貴高日子根神(カヒコネ)」。

一種說法,阿遲志貴高日子根神與天若日子命乃同一柱神,

天若日子命之死,阿遲志貴高日子根神復活,代表穀物在秋天枯萎春天再生之意,

亦有太陽在冬天力量變弱而於春天復活的意味。

因此カヒコネ是個同時具有生與死二面性之神,

(*倒是讓我想起Hippolytus與Virbius的關係)

受到詛咒面對著必死命運的アシタカ也正是處於生死之間。

然而最後他亦隨著萬物復甦一同重生。

最後以アシタカせっ記之讚歌來歌頌偉大的英雄アシタカ!

聶記(せっ記)乃是被荒草湮沒 由人們口耳相傳的故事

不存在於正史記錄   生存在邊境之地的那位少年

人們永遠不會忘卻 不斷地傳承下去

名為アシタカ的    那位少年

多麼地勇敢    多麼地堅強

不論受到命運如何無情地操弄

依然深愛著人們與那廣大的森林

他的眼眸依然是如此的清澄

在山林之中 忍受艱辛生活的人們

重覆地 再重覆地 告訴自己孩子這個故事

要像アシタカ一樣....

要像アシタカ一樣 勇敢的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