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之前的文章:天空戰記的女神毘濕奴、吉祥天以及蓮華、天空戰記的女神毘濕奴、吉祥天以及蓮華(二)
動畫《天空戰記》的女神毘濕奴(ヴィシュヌ),她的名字來自印度神話的Viṣṇu,意思是瀰漫、遍入的意思。在印度諸宗教中毘濕奴的形象為手持輪寶,頭戴聖冠(Kirīṭa-Mukuṭa),毘濕奴之一切能力的來源(Śakti)──毘紐女神(Vaishṇavī),她的頭冠也正是聖冠(Kirīṭa-Mukuṭa),如下圖:
聖冠(Kirīṭa-Mukuṭa)起初是印度傳說的轉輪王之識別標記,幾百年後在圖像學中得到進一步發展,最一開始,聖冠是一種類似王灌的頭飾,後來變得越來越高,直到變成常見到毘濕奴所戴的聖冠之樣式,這也與梵天和濕婆的頭飾──髮冠(jaṭā makuṭa),明顯不同。
所謂轉輪王(Cakravāla/Cakravartin)乃自古印度人所憧憬統御四海的世界統治者,成為轉輪王的資格之一就是獲得代表毘濕奴(Viṣṇu)的輪寶,依此輪寶之威力,得以和平的統一世界。值得一提的是,此轉輪王的傳說與悉達多的故事結合在一起,根據佛教的悉達多傳記,悉達多的太子時代就是成長於企盼成為轉輪王的氛圍中,悉達多不僅無能成為統一世界的轉輪王,面對於自己的家族釋迦族遭琉璃王滅國也無能為力。根據佛經,悉達多在菩提樹下成道而為佛陀,將自身置於宗教中的轉輪王而有法界輪王之自覺,以正法統治世界的意願,正如同轉輪王,因此,將自身說法視為「轉法輪(Dharma-cakra-pravatrana)」。又在印度毘濕奴教中悉達多為毘濕奴的第九個化身。
毘濕奴之愛妻Lakṣmī也頭戴聖冠(Kirīṭa-Mukuṭa),這是表現出毘濕奴一切能力(Śakti)來自於愛妻Lakṣmī。聖冠極為華美,種種華麗雕飾,錐形體之頂端是一個寶珠尖狀
動畫《天空戰記》女神毘濕奴(ヴィシュヌ)之頭飾不是聖冠(Kirīṭa-Mukuṭa)而是髮冠(jaṭā makuṭa)。
所謂髮冠(jaṭā makuṭa),顧名思義即是纏結頭髮(jaṭā)纏繞成聖冠的樣子,髮冠(jaṭā makuṭa)在印度宗教文化中是大自在天濕婆神與大自在女神烏摩的標誌,代表極三界大自在、一切智智瑜伽自在。額外一提,神姬Project的濕婆女神,她的頭飾也正是髮冠(jaṭā makuṭa),這代表「極三界大自在」。
如同我在這篇文白衣觀世音、大白觀世音所述,蓮華部母白衣觀音也具有首戴髮冠(jaṭā makuṭa)之形象,並且在中國與日本的白衣觀音之形象,髮冠上亦覆白帛,《天空戰記》之女神毘濕奴(ヴィシュヌ)之髮冠(jaṭā makuṭa)形象即來自蓮華部母白衣觀音,動畫中她也念誦白衣觀音之真言:「oṃ śvete śvete pāṇḍara vāsinī svāhā」。
《天空戰記》的女神毘濕奴(ヴィシュヌ)也猶如觀音母白衣觀衣的化身般充滿慈愛,調和一切。
如密教將女尊豐滿的雙乳代表慈悲,《天空戰記》的漫畫版也凸顯女神毘濕奴(ヴィシュヌ)的乳房豐滿,見下圖。
(雙乳豐滿滿懷慈愛的女神ヴィシュヌ)
乳量與女神毘濕奴(ヴィシュヌ)不相上下的吉祥天女Lakshu(名字取自Lakṣmī)也正是如此,充滿慈愛而承繼女神毘濕奴(ヴィシュヌ)的調和神之尊位。
八部將的那羅王蓮華的乳量則不及於二女神了。
慈愛雖不及於二女神,但女子力凜凜威猛,能調伏魔怨!
女神毘濕奴(ヴィシュヌ)之髮冠
Labels:
女神教之幸福女神Lakṣmī,
調和神ヴィシュヌ・ラクシュ・レン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