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之前的文章:天空戰記的女神毘濕奴、吉祥天以及蓮華、天空戰記的女神毘濕奴、吉祥天以及蓮華(二)
動畫《天空戰記》的女神毘濕奴(ヴィシュヌ),她的名字來自印度神話的Viṣṇu,意思是瀰漫、遍入的意思。在印度諸宗教中毘濕奴的形象為手持輪寶,頭戴聖冠(Kirīṭa-Mukuṭa),毘濕奴之一切能力的來源(Śakti)──毘紐女神(Vaishṇavī),她的頭冠也正是聖冠(Kirīṭa-Mukuṭa),如下圖:
聖冠(Kirīṭa-Mukuṭa)起初是印度傳說的轉輪王之識別標記,幾百年後在圖像學中得到進一步發展,最一開始,聖冠是一種類似王灌的頭飾,後來變得越來越高,直到變成常見到毘濕奴所戴的聖冠之樣式,這也與梵天和濕婆的頭飾──髮冠(jaṭā makuṭa),明顯不同。
所謂轉輪王(Cakravāla/Cakravartin)乃自古印度人所憧憬統御四海的世界統治者,成為轉輪王的資格之一就是獲得代表毘濕奴(Viṣṇu)的輪寶,依此輪寶之威力,得以和平的統一世界。值得一提的是,此轉輪王的傳說與悉達多的故事結合在一起,根據佛教的悉達多傳記,悉達多的太子時代就是成長於企盼成為轉輪王的氛圍中,悉達多不僅無能成為統一世界的轉輪王,面對於自己的家族釋迦族遭琉璃王滅國也無能為力。根據佛經,悉達多在菩提樹下成道而為佛陀,將自身置於宗教中的轉輪王而有法界輪王之自覺,以正法統治世界的意願,正如同轉輪王,因此,將自身說法視為「轉法輪(Dharma-cakra-pravatrana)」。又在印度毘濕奴教中悉達多為毘濕奴的第九個化身。
毘濕奴之愛妻Lakṣmī也頭戴聖冠(Kirīṭa-Mukuṭa),這是表現出毘濕奴一切能力(Śakti)來自於愛妻Lakṣmī。聖冠極為華美,種種華麗雕飾,錐形體之頂端是一個寶珠尖狀
動畫《天空戰記》女神毘濕奴(ヴィシュヌ)之頭飾不是聖冠(Kirīṭa-Mukuṭa)而是髮冠(jaṭā makuṭa)。
所謂髮冠(jaṭā makuṭa),顧名思義即是纏結頭髮(jaṭā)纏繞成聖冠的樣子,髮冠(jaṭā makuṭa)在印度宗教文化中是大自在天濕婆神與大自在女神烏摩的標誌,代表極三界大自在、一切智智瑜伽自在。額外一提,神姬Project的濕婆女神,她的頭飾也正是髮冠(jaṭā makuṭa),這代表「極三界大自在」。
如同我在這篇文白衣觀世音、大白觀世音所述,蓮華部母白衣觀音也具有首戴髮冠(jaṭā makuṭa)之形象,並且在中國與日本的白衣觀音之形象,髮冠上亦覆白帛,《天空戰記》之女神毘濕奴(ヴィシュヌ)之髮冠(jaṭā makuṭa)形象即來自蓮華部母白衣觀音,動畫中她也念誦白衣觀音之真言:「oṃ śvete śvete pāṇḍara vāsinī svāhā」。
《天空戰記》的女神毘濕奴(ヴィシュヌ)也猶如觀音母白衣觀衣的化身般充滿慈愛,調和一切。
如密教將女尊豐滿的雙乳代表慈悲,《天空戰記》的漫畫版也凸顯女神毘濕奴(ヴィシュヌ)的乳房豐滿,見下圖。
(雙乳豐滿滿懷慈愛的女神ヴィシュヌ)
乳量與女神毘濕奴(ヴィシュヌ)不相上下的吉祥天女Lakshu(名字取自Lakṣmī)也正是如此,充滿慈愛而承繼女神毘濕奴(ヴィシュヌ)的調和神之尊位。
八部將的那羅王蓮華的乳量則不及於二女神了。
慈愛雖不及於二女神,但女子力凜凜威猛,能調伏魔怨!
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