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法界華嚴】法界緣起論的提出


一、法界

「法界」的梵語是「dhamma-Dhātu」。「法」,意爲軌持,即既能保持自體的本性不變,又是軌範人倫,令人產生對一定事物理解的根據。「界」,通常是種族、種類和要素、因性的意思。《阿毗達磨俱舍論》卷1爲「界」作的界說是: 「法種族義是界義。如一山中有多銅、鐵、金、銀等族,說名多界。 如是一身或一相續有十八類諸法種族,名十八界。……有說,界聲表種類義,謂十八法種類自性各別不同,名十八界。」界是種族、種類,是各種分類範疇的稱呼,如眼、耳、鼻、舌、 身、意六根,和相應的六境、六識,合稱爲十八界。佛教認爲,物種是自我繁衍的,各各自類相續而生,《阿毗達磨俱舍論》卷 1說:「此中種族是生本義」,物種是個體事物得以產生的「同類因」,由此,「界」又含有事物的因性的意義。《中邊分別論》 卷上說:「聖法因為義故,是故說法界;聖法依此境生,此中因義是界義。」聖法,卽佛法。佛法的因是界,生佛法的因就是法界。按照界是因義,唯識宗把一切事物的種子(因)稱爲「界」。
《華嚴經》在多種意義上廣泛使用「法界」這一概念,經中經常出現「清淨法界」、「妙法界」、「諸佛法界」、「一切法界」、「三世法界」、「無量法界」等稱謂。《華嚴經》還間接地論及「法界」的特性,經中〈夜摩天宮菩薩說偈品〉在講到佛身時說: 「此處無邊際,廣大如法界,一切無不至,湛然不遂變。」 這就是說,法界的特性一是遍至性、遍在性、無量性,二是靜止性、不變性、永恒性。也就是說,法界的特性一是在空間上廣袤無垠、延綿無盡;二是在時間上永遠不變,恒常存在。法界實質上是經過抽象的宇宙萬物性質的絕對化、神秘化和實體化。
據上所述可見,所謂「法界」就是宇宙萬物、自然界、人的感覺內容,又是事物的類別、性質、因由、根據的意思。由於法界具有性質、根基的意義,所以,又被作爲表述一切事物本來相狀(諸法實相)的概念,而和同樣表述諸法實相的真如、自性清 淨心、法性、平等性、不虛妄性、不變性、法住實際等相通。總之,法界(dhamma-Dhātu)的一般含義有二:一是泛指宇宙的萬事萬物,二是指決定萬事萬物的本性,等同「法性」,梵語dharmatā
中國佛教學者,尤其是華嚴宗人也十分重視「法界」的解說和運用。如天台宗人以佛、菩薩、緣覺、聲聞、天人、阿修羅、 畜生、餓鬼、地獄爲十界,稱爲「十法界」。華嚴宗創始人法藏是在甚麼意義上使用法界這一概念的呢?他在所著《華嚴經探記》卷18中說: 「法界是所入法,法有三義:一是持自性義,二是軌則義,三是對意義。界亦有三義:一是因義,依生聖道故。 又《中邊論》云:聖法因為義故,是故說法界,聖法依此境生,此中因義是界義;二是性義,謂是諸法所依性故,此經上文云法界法性辯亦然故;三是分齊義,謂諸緣起相不雜故日。 」這裏,法藏把法界一詞分開,就「法」和「界」各立三義,但其中最重要的是對「界」含義的規定。如果把上述法和界的意義合論,則法界的意義有三:一是法因,即法界是聖道、聖法頓以產生的根由;二是法性,是宇宙萬事萬物賴以存在的真實體性;三是法相,宇宙萬物的界限、差別相、事物的外在表現、形象。這是法藏對法界的基本看法。法藏對於法界所說的三層意義,第一層次是指成佛的因,就是指佛理、真如、真心、一心;第二層次是指事物的本性、規定性;第三層次是指具體事物
由於法界內涵的多義性,因此華嚴宗人又十分注重法界的分類。法藏就從意義、類別、行位等不同角度,對法界作出細緻的分類。如法藏依普賢菩薩行願而入的法界──「有為法界」、「無為法界」、「亦有爲亦無為法界」、「非有為非無為法界」、「無障礙法界」,而立「法法界」、「人法界」、「人法俱融法界」、「人法俱泯法界」、「無障礙法界五重法界」的區別。法界種類固然繁多,然又可歸結為一真法界。 所謂一真法界就是諸佛和眾生本源的清淨心,也稱一心法界、一真無礙法界。後來澄觀又從本體和現象的角度,明確地把法界分為四類,卽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合稱爲四法界 。 由於華嚴宗的教義在於闡說法界的圓融無礙,因此,又稱爲法界宗
《華嚴經》提倡隨順法界,深入法界,以此爲覺悟成佛的途徑,並把悟入法界作爲眾生修行的最後歸宿 。 華嚴宗人受此啟迪,把法界緣起論視爲《華嚴經》的根本義理,當作一種真正的 「悟的世界」,進而把法界緣起作爲修持成佛的基本理論、方法和境界,全力闡發弘揚。
二、緣起
「緣起」,是「因緣生起(pratītya-samutpāda)」的略稱,是佛教的基本概念。 「緣(pratītya)」,指關係或條件。所謂緣起,就是指一切事物或一切現象,都是由相待(相對) 的互存關係或條件決定生起的;離開互存的關係或條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一個事物或現象。《雜阿含經》卷12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任何事物或现象都因各種關係或條件的互相依存而生起、變化和消滅,這是佛教的基本原理,是佛教的證悟之道。佛教闡發宇宙萬物生成的學說,稱爲緣起論。緣起論是佛教最基本、最重要的核心理論,是派生其他一切教義的哲學基石。
隨着佛教的發展,各學派在宇宙萬物生成的問題上形成了先後不同的種種學說。 最早的是「業感緣起」說,也即十二因緣 說。此說把萬物生起的原因歸之於眾生的作業力,強調眾生由煩惱惡業招致惡果,因果相續,六道輾轉,生死輪迴。這是小乘教用以解釋人生痛苦根源的理論。大乘中觀學派主張「性空緣起」 說,認爲由於一切事物的本性體空,才能生起一切事物。大乘瑜伽行派着重從主觀方面考察,認爲一切事物都由人的第八阿賴耶識所變現,宣揚「三界唯心」、「唯識無境」,是爲「阿賴耶識緣起」 說。《大乘起信論》提出「真如緣起」,《勝鬘經》提出「如來 藏緣起」,這兩種論說內容是一樣的,都主張以佛心、淨心作爲世界的本原。真如或如來藏爲染綠淨緣所驅使,生出種種事物,其染分顯現爲六道生死輪迴,其淨分現爲四聖(佛、菩薩、聲聞、緣覺)。這是確立實在的本體,以說明一切事物,一切現象都是真如本體的顯現,也就是真如緣起。華嚴宗人則從本體即現象、現象即本體的基本理論出發,闡述緣起論
法藏從染淨和染淨合說的角度論緣起,他說:「初法界緣起略有三義:一約染法緣起,二約淨法,三染淨合說。 」這三種緣起又各分爲四門。染法緣起的四門是:「緣集一心門」、「攝本從末門」、「攝末從本門」、「本末依持門」。淨法緣起的四門是:「本有」、「修生」、「本有修生」、「修生本有」。染淨和合說的四門是:「翻染現淨門」、「以淨應染門」、「會染郎淨門」、「染 盡淨泯門」 。可是,法藏的這些說法只有標題,沒有解說。據日本華嚴學者坂本幸男博士的研究,法藏的染法緣起四門可能是根據智儼《華嚴經搜玄記》論述的。具體解說如下:
染法緣起的「緣集一心門」相當於《華嚴經搜玄記》的「緣起一心門」中的「真妄緣集門」,意指真與妄和合一心,真妄相依,始能生起萬物。「攝本從末門」,是從妄心的角度說,據妄攝真,真如隨順染緣而生起萬物。「攝末從本門」,是從真心的角度說,就真攝妄,強調一切事物歸根到底都是真心的顯現。「本末依持門」和《華嚴經搜玄記》中的「依持一心門」相當,意思是本末相對,真妄依持。
淨法緣起是從佛性,佛果的視角論述緣起說。「本有」意是緣起事物的本來面目,具體指眾生心中的真如本覺。「修生」由修而生,指本來沒有,由於各種因緣,努力修持,生起信仰和智慧。「本有修生」,如來藏(真如)本有,由修智而顯現。「修生本有」,是說眾生的真如被煩惱覆蓋,不覺悟自己本有真如,未能顯現真如的作用,等於沒有真如。現在顯現真如的作用,即表明真如是有,這個有是本有,是和本來沒有後來而有不同的。
染淨合說的四門,根據上述染法緣起和淨法緣起的說法,結合《大乘起信論》的基本思想,似可作如下推論性解釋。「翻染顯淨門」,通過修持,減少以至消滅妄念惡業,增長以至圓滿功德智慧,去妄成真,翻染顯淨,成就法身。「以淨應染門」,以清淨智慧隨順眾生,生無量功德。「會染即淨門」,染淨相即,心識所現之相,是迷,是染,然迷不離覺,染不離淨。「染盡淨泯 門」,妄盡真也無,迷盡覺也無,絕言離慮,蕭然無寄,平等無別,佛果圓滿。
法藏的三種緣起的說法,染法緣起是從十二因緣所起的緣起,淨法緣起是從佛果的角度所講的緣起,染淨合說是綜合前兩種緣起,即以染淨結合的統一角度講緣起。貫穿於這三種緣起的基本思想是因果相對,染淨相對的觀念,再是由這種相對性觀念導致出染淨轉化、染淨圓融、染淨俱泯的基本主張。了解法藏關於緣起的這些說法,對於了解華嚴宗人法界緣起論的提出是必要的。
三、法界緣起論的提出
法藏的法界緣起論是一種重要的佛教緣起論。佛教緣起論的最終目的在於求得人生的完全解脫。爲了達到這個目的,佛教着重探求人生之所以「流轉生死」是由各種因緣條件造成的,要獲得解脫,超越生死,「捨染趨淨」,也必須創造各種因緣條件才能達到。也就是說,人生和宇宙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的。 同樣,法藏的「法界緣起」論也分染、淨兩個方面,以染法緣起說明迷界的緣起,以淨法緣起說明悟界的緣起,並且通過染淨合說緣起,闡明因緣和合而起的一切事物的互相依存、互相渗透、 彼此無礙,圓融無盡的關係,進而獲得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湼槃的妙悟,消除痛苦,超越生死,求得解脫。法界緣起論是對獲得解脫的佛的境界的描繪,是對悟的世界、淨的世界的描述,而不是着眼於對客觀世界現象的分析。但是,佛的境界與客觀世界又不是絕對對立的,佛的境界既是客觀世界的昇華、超越,又是對客觀世界的涵蓋、容攝,對佛的境界的描述中包含了對客 觀世界的分析。 在法藏看來,宇宙的真實相包括了佛的境界和現實世界,法界緣起論集中反映了華嚴宗人對宇宙現象的整體看法
法界緣起論是華嚴宗人基於《華嚴經》的義旨而創立的,並且經歷了幾代人的努力而完成的。法藏的師父智儼在所著《華嚴一乘十玄門》中劈頭就提出「法界緣起」的命題,說: 「今且就此《華嚴》一部經宗,通明法界緣起,不過自體因之與果。所謂因者,謂方便緣修,體窮位滿,印普賢是也。所謂果者,謂自體究竟,寂滅圆果。」智儼把法界緣起分爲因果二義,即有主體修行的因位和果位兩種不同情況。因位法界緣起爲普賢菩薩的境界,果位法界緣起爲佛證悟的境界。智儼在《華嚴經搜玄記》卷3下又說:「一約凡夫染法,以辨緣起;二約菩提淨分,以明緣起。」 這是把法界緣起分爲染法、淨法兩種,以統攝《華嚴經》中所說的各種緣起。法界緣起的染、淨二法和因、果二位是統一的,染、淨二法貫徹於因、果二位之中,由染轉淨就是由因生果。
法藏繼承智儼的思想,在《華嚴經探記》卷1中,強調 《華嚴經》是以「因果緣起,理實法界」 爲宗,強調因果緣起 (現象)就是無自性,無自性就是理實法界(本體)。理實法界無自性,所以成因果緣起。二者二而不二,現象與本體相即是爲唯一無礙的自在法門。法藏還進一步在《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和 《華嚴經明法品內立三寶章》中,系統地闡發了法界緣起的理論。嗣後澄觀又發展了法界緣起論,使之更爲完備。
華嚴宗人從因果兩方面立兩種法門,以闡明宇宙萬物的真實本相。果的方面是指《華嚴經》的「海印三昧」所描繪的境界。 「海印」是一種比喻,表示佛大覺的內容。「三昧」就是禪定。 法藏就海印三昧解釋說: 「海印者從喻為名,如修羅四兵,列在空中,於大海內,印潮現其像。菩薩定心,猶如大海,應機现異,如彼兵像。 言海印者,真如本覺也。妄盡心證,萬象齊現,猶如大海 因風起浪,若風止息,海水澄清,無象不現。 」所謂海印定是說,猶如大海風止波靜,水澄寂不動,天邊萬象無不印現在漫漫大海水面上。佛的心、佛的大覺也是如此。佛的心中,湛然澄清,至明至靜,森羅萬象,無論是過去的、現在的和未來的,從諸佛淨土到餓鬼、地獄,無不炳然印現。佛的境界原是眾生心地本來具有的,因爲衆生原來本有真如本覺,只爲妄念所蒙蔽,如果「妄盡心澄」,就現佛境。眾生的心和佛的心本無區別,只是前者迷後者悟而有了凡聖的不同。
因的方面是指進入佛位以前的緣起因分──普賢境界。這裏所謂緣起是指法界緣起,其相狀是無盡圓融。法界緣起的展開,最後進到「清淨法界」,也就是佛境。佛境就是無限廣大又互相包容,森羅萬象又無個體區分的「無盡圓融」的大法界。眾生體悟法界緣起的道理,妄盡心淨,悟入清淨法界,也就成就爲佛了。
法界緣起,又稱無盡緣起,因宇宙森羅萬象,相待相資、相即相入,互爲主從,互爲緣起,圓融無礙,重重無盡,故名。因同樣理由,還稱法界無盡緣起,十十無盡緣起、十玄緣起。又稱為性起緣起,「性起」,指體性現起,謂真如法性,不待因緣,依自性本來具有的德用生起萬有,故名。還因華嚴宗稱《華嚴經》為別教一乘,法界緣起思想爲《華嚴經》所具有,故又稱一乘緣起。法藏在《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中設《義理分齊>專章,集中闡述別教一乘法界緣起的理論。該章一開頭就列舉了四門,說: 「義理分齊者有四門:一、三性同異義,二、緣起因門六義法,三、十玄緣起無礙法,四、六相圓融義。」 法界緣起理論分四門論述,其中前兩門是論證構成法界緣起的原理,後兩門是論述法界緣起的內容。 即前兩門是論證為甚麼說 是法界緣起,後兩門是說明法界緣起是甚麼。 這兩個方面是法藏的法界緣起論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內容。此外,法藏在《華嚴經探記》的<辨義分齊>中也列了緣起十義,即緣起的十種理論,與三性同異, 因門六義同爲闡述構成法界緣起的重要原理。又,法藏還在有關著作中闡發了性起思想,對法界緣起論的性質作了重要的規定和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