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繪師N.Y.所造的「羅剎天像」。密教之羅剎天屬於八方天,十二天之一,乃守護西南方的護世者。她的梵名為「Nirṛti」,音譯為「涅哩底」,此梵語由「Nir(缺乏)」與「ṛti(繁榮、幸福)所組成,意思是「不幸」,她是不幸、痛苦和死亡的女神,在《梨具吠陀》即有記載,她是為仇敵帶來毀滅的女神,因此受到崇敬,即是作為「怨敵降伏」之女神。
在《往事書》時代,她被稱為「Alakṣmī」即「不幸女神」,視為「幸福女神Lakṣmī(吉祥天女)」的姊姊,這說明即使遭逢「不幸(Alakṣmī)」,也不要氣餒,要努力奮鬥戰勝困難,「幸福(Lakṣmī)」必定會到來。
在印度宗教文化中,「Nirṛti」是守護西南方的護世者(lokapāla),在《百道梵書》中她也是冥界的女神而有死神之母「Mṛtyu」的別名。「Nirṛti」的坐騎有以下數種,獅子、人、驢或狗,其中當她以某人坐騎時,那個人就會倒楣,如神道中被厄禍神貧一樣不幸。她以矛、杵、刀和盾等為法器。
在《大日經疏》中稱她為「涅哩底鬼王」、「護方羅剎王」形象為「執刀可怖畏形」,位於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最外院西南方。《大日經疏》云:「次泥哩底,是羅剎主,亦佛化身也,彼(指涅哩底羅剎主)常噉食眾生。如來亦爾,能食一切塵障之有情無有厭足也。」她是羅剎主,亦是大日如來之化身。她吞食「一切塵障之有情入腹」代表「觀一切垢障即是法界入於法界」而羅剎(Rākṣasī)是速疾的意思,因此代表噉食一切塵垢,而速疾成就阿字本不生之一切智智境地。
由繪師N.Y.所造的「羅剎天像」如日本傳說的威猛之鬼族,長有鬼角,乃身材火辣性感之鬼姫,身纏焚燒一切塵垢之火,手持斬斷一切煩惱的斧頭,斷除一切罪惡。她的種子字為「(Nṛ)」或「(Rā)」,真言:「namaḥ samanta-buddhānāṃ nirṛtye svāhā」、「oṃ vajradaṇd.a svāhā」。
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