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FGO】はいてないクイーン──宇津見エリセ


熱門手遊《Fate/Grand Order》的期間限定活動『サン・バレンティーノ!』,愛的傳道師「卡蓮(Amor)」華麗登場!

拉丁語「Amor」的意思是「愛」,乃是對羅馬神話的愛慾之神Cupid(Cupīdō,丘比特)的別名,並且視同於希臘神話的愛慾之神Eros,依希臘羅馬神話,她即是愛與美的女神Aphrodite也就是Venus的孩子。

(FGO的Aphrodite)
印度神話中可與之相提並論者,就是愛慾之神Kāma為愛與美的女神Lakṣmī的孩子之神話。

(FGO的Kāma)
在期間限定活動『サン・バレンティーノ!』中清少納言的帶著Kāma,打算讓愛之女神Kāma與愛之女神「卡蓮(Amor)」互相認識,也可說是聯誼!

兩女神也不負清少納言所望,love love起來呢(物理)!戀愛女神能夠成就別人的愛情,那麼誰能成就戀愛女神的愛情呢?解決這個問題就是「戀愛女神X2」啦!「卡蓮(Amor)」也真的很愛「Kāma」呢,熱情地告白!?


卡蓮(Amor)」對「Kāma」的愛之規模,還是地球加宇宙的等級程度!


這是因為在印度宗教文化中「Kāma(愛慾)」遍滿虛空的緣故,「Kāma(愛慾)」是意識的最初種子(所謂發心),在密教中普賢菩提心亦盡虛空遍法界。

在活動『サン・バレンティーノ!』中,愛的傳道師「卡蓮(Amor)」對宇津見エリセ的日本裝束讚不絕口!

宇津見エリセ的如此說明自己的服裝:「這是聽從....聖杯的數據恢──不,應該說是聖杯的依靠,並且仿效迦勒底的服裝規定相應而成的。以古代日本的貫頭衣為設計主題,以及表現出我對小忌衣和千早這些神事服的敬意。但是我還遠遠不夠成熟,無法表現出神事服的莊嚴......因此有時會不小心讓對方臉紅。」
所謂「貫頭衣」即《魏志倭人傳》所敘述彌生時代的婦人裝束:「婦人被髪屈紒、作衣如單被、穿其中央、貫頭衣之。」。小忌衣(おみごろも)是自古流傳的神事裝束,忌(み)是神聖的意思,傳說源自太陽女神天照大神自天岩戶出來時所穿的神御服,如下圖卑彌呼的裝束。


 「千早(ちはや)」則是「小忌衣」的一種,原型是「貫頭衣」。 千早是日本自古以來,在進行神事時使用的女性服裝,原本是把一幅的白色平織的網布從中間垂直切開,讓頭部通過的一種貫頭衣(從頭部把衣服套在身上的服裝)。 後來千早成為大嘗祭和新嘗祭時女官的服裝。之後演變為以二幅來製成,身體側邊的開口不縫合,以繩子把左右兩片衣服綁在前方的無袖短衣,最後,演變成現在的模樣。 因為原型是貫頭衣,所以千早的袖子只有在肩膀的部分縫合,袖子的前後兩端及身體的側面並不縫合,為分開的狀態。因此,沒辦法牢牢地穿在身上。前方有飾繩,以此來寬鬆地把衣服固定在身上。 

愛的傳道師「卡蓮(Amor)」對宇津見エリセ的神事裝束如此讚嘆:「我一眼就看出妳那出色的時尚品味!!大膽袒露肌膚卻毫不動搖地精神力,毫無疑問!肯定是為了將自己奉獻給神聖才這麼做的。 再加上那走在時代先端的服裝,保守一點來評價:PERFECT!即使無法得到別人的理解,也完全沒必要隱藏。雖然我一直渴求著那個名號,但現在,它更加適合妳...妳從今天起這樣自稱吧──『沒穿女王(はいてないクイーン)』」

於是乎,宇津見エリセ認真考慮接納卡蓮的提議,接受『沒穿女王(はいてないクイーン)』」的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