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刀舎之佛畫師「石商師」所造之「廣目天像」,廣目天乃密教的護法神,『四大天王』之一、『二十諸天』中的第六天王。「廣目」的梵語是「Virūpākṣa」,由梵語「Virūpa(奇異、怪異)」與「Akṣa(作為合成語尾部時為眼睛的意思)」所構成而為「奇異之眼」的意思,「Virūpākṣa(奇異之眼)」乃具有三隻眼的濕婆(Śiva)之別名,其摯愛的妻子「雪山神女(Pārvatī)」之三隻眼型態也可稱為「Virūpākṣī」。
在印度神話中「Virūpākṣa」也被作為濕婆(Śiva)與「雪山神女(Pārvatī)」麾下的夜叉之名,守護夫婦神之居處岡仁波齊峰。在佛教中「Virūpākṣa」,位居欲界六天之第一層天即須彌山腰處的四天王天,住須彌山水晶埵,負責守護西牛貨洲,其樣貌並無三隻眼而僅有雙眼,漢譯佛經將「Virūpākṣa」翻譯為廣目,而解釋為「能以淨天眼隨時觀察世界,護持人民 」。在唐朝不空阿闍黎所翻譯的《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陀羅尼念誦儀軌》中西方廣目天王率領無量諸龍與富單那(pūtana)眾, 為西方金剛利菩薩(即文殊菩薩)之教令輪身「威怒六足金剛(大威德金剛)」之眷屬,守護西方國土。
佛刀舎之佛畫師「石商師」所造之「廣目天像」為眼鏡豐乳的文靜御姊模樣,身穿白色鎧甲代表身為女戰神,腳踩引起眾生災厄疾病的災怪鬼富單那(pūtana),代表降伏災疫,手持卷軸與筆表示她以淨天眼隨時觀察與紀錄世界種種來護持人民,可與吠陀神話的監視世界守護「秩序(Ṛta)」的司法神「遍擁天(Varuṇa)」類比,在密教中遍擁天(Varuṇa)也成為守護西方的「水天(Varuṇa)」率領諸龍。在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中,她位於最外院之西方。
「廣目天」的種子字為「(vi)」。真言:「oṃ virūpākṣa-nāgādhipataye svāhā」。
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