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桃園鎮安宮的七仙女壁畫。右上&右下:台南開隆宮七娘媽。右中:新竹竹蓮寺的七娘夫人。
今天是農曆七月七日乃中華民族的「七夕節」,七夕是牛郎織女一年一度於鵲橋相會的日子,在台灣民間信仰稱「姫女」為「七夕媽」、「七娘媽」也就是「七星孃」,奉為孩童的保護神。
以前台灣醫藥衛生不發達,幼童營養不良,防疫力不夠時常遭受疾病纏身,幼童的死亡率頗高,台灣人民咸信七娘媽對於幼童特別關懷照顧,因此,小孩身體虛弱或有病纏身時,即到七娘媽神前祈願,將幼童給七娘媽做契子契女,我小時候也是以七娘媽作為契母,藉由女神祝佑平安長大,並且以古錢,串紅絨線為絭,懸於頸上,俗稱『捾絭』,每年七娘媽誕辰(農曆七月初七)時,祭拜七娘媽,直到平安長大至十六歲那年的農曆七月七日,祭拜七娘媽後,才將掛在頸上的神絭拿掉,此稱『脫絭』。
在七夕這一天,台灣民間祭拜「織女(七娘媽)」,設案門前,陳「軟粿」、圓仔花、雞冠花、 樹蘭花、生果、脂粉、胭脂、絨花及麻油雞、油飯、牲醴等,祈求多子多錢。 油飯是用黑麻油、酒和雞肉、糯米等煮成,原是婦女生子後餽贈親友之物。 胭脂、香粉及圓仔花,在祭祀後,投向屋頂,代表贈給織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