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日本櫻-櫻和米的結合🌸

折口信夫首先提出:民間宇宙觀中的櫻花和米在象徵上的結合,深深地刻畫在兩個彼此關聯的思想體系中,也就是山岳信仰和作為前述歷史/神話之基礎的農耕宇宙觀。在佛教傳入之前,山岳信仰對於庶民而言十分重要,而佛教傳入之後,直到最近為止,山岳信仰仍是農耕宇宙觀的重要成分,也是大多數日本人最強烈的信仰型態之一。雖然有地域上的差別,不過山岳信仰的中心大致是下列兩種想法:首先是在日本諸神之中,山神的力量最為強大;其次則是山神所居住的群山,是日本人世界中最神聖的場所。

古代日本的櫻花都是山櫻,這也構成和山神在象徵上的連結基礎。到了日後,人們才開始在自家庭院等地方種植櫻花。

折口信夫也最早提出「日本人認為早春的雪和百花之中的山櫻花,可以預知秋稻收成情況」,花如果過早凋謝,就代表今年的收成不佳,為了要祈禱花期延續久一點,所以開始舉辦花的祭典。花祭典中的花是稻之花的象徵,花之祭典的核心人物叫作「山人」,他是修驗道信仰中「山伏」的原型,修驗道原本就以山的聖性作為信仰體系的焦點。櫻花是山上的花,所以修驗道認為櫻樹是神木。「山人」會用手杖在村子的各處敲擊,拜託土地的精靈務必要讓今年豐收。由於人們認為櫻花可以用來占卜稻作的收穫,所以開始在庭院中種植櫻花。

其他學者從農耕宇宙觀的觀點對折口信夫的這種解釋加以擴展。他們認為日文的「櫻(サクラ)」這個字,主要源自於代表田之神的神靈「サ」,加上「サ」所在之處「クラ(即「座」)」,「サクラ」即「神座」而與「神楽」同源。

(我只是在玩梗而已XD)

山之神為了要守護稻作,所以寄宿在櫻花瓣上,變成了委身田裡的田之神。而到了秋天,在接受完收穫祭典的供奉之後,又會被歡送回山裡。也有學者認為櫻花的「サ」與幸魂(さきみたま)之幸(さき)同源而代表「繁榮」、「興盛」、「幸運」這些正面力量,在日本世俗的繁榮被認為是諸神所帶來的,日本大部分的神都被認為有具有和魂和荒魂兩面性,幸魂被包括於和魂之中,舉辦祭儀的一個目的,就是讓神靈顯現和魂之一面,祈願更添繁榮遠離災難。

(擁有破邪之力的真宮寺さくら)

(額外一提,「サ」也有可能來自阻擋災厄惡靈,鎮守境界之「塞神(さえのかみ・さいのかみ)」亦即クナド神,古代日本人認為疫病災厄都來自異界之惡靈,而春天的花(櫻)對於疫病災厄最有效,可以驅散同樣在春天發生的疾病,這種春天的花被稱為富草之花,或是稻,也就是說,春天的花可以對應到稻的花,充滿生命力,如日本古來的クナド神之生殖崇拜信仰。)

再額外一提,日本人在田植之前會舉行迎神的儀式稱為「さおり」=「さ (神靈)」+「降り」。這可說是日本常見的女性名字「沙織(さおり)」的由來。

大嘗祭也表現了神靈從山上降臨的情境。在大嘗祭中,人類要用新米作為代表,返還他們獲贈的原初稻米。如果稍微更動一下侯卡特的說法來形容的話,新米就象徵著把「幾粒神聖性」供奉給神,這是一種宇宙的贈予交換,這種交換是以神靈和人類共享飲食的方式來呈現。若再解釋得稍微抽象一點,大嘗祭就代表靈魂和身體在宇宙中的交換。米是可以具體表現和魂之物,把米粒給人,就代表神把自己的神魂賜給了人。也就是說,在遠古的時代,神為了人而犧牲了自己的本身,神降臨在人的身邊,犧牲了自己的身體即靈魂,而人類則在太陽女神天照大神的陽光照耀下,栽培祂的靈魂,

也就是稻米,並在收穫之時,將初穗(首批收成的稻米)做為餽贈之物,返還給神。這是神和人之間靈魂和身體的「一般化交換」,如同李維史陀薩林斯所說的「generalized exchange」(不要求直接回饋的贈予),也就是馬瑟・牟斯所謂的「自身的贈予」。(先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