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可畏神(かしこきかみ)

在《日本書紀》卷第一第八段第二個一書中素戔鳴尊稱八岐大蛇為「可畏神(かしこきかみ)」

汝是可畏之神(かしこきかみ) 。敢不饗乎、乃以八甕酒毎口沃入。


「大蛇(おろち)」原為水神、河川之神靈。

在《常陸國風土記》則記載「大蛇(おほかみ)」音同「大神(おほかみ)」- 

大神驛家 新治郡.  驛家,名曰-大神((おほかみ).所以稱然者,大蛇(おほかみ)多在.因名驛家.

不過,「大蛇(おほかみ)」並沒有被稱為「おほみかみ(大御神)」。

倒是動畫神無月巫女續篇小說《姫神の巫女~千ノ華万華鏡~》將大蛇神讀作大御神(おほみかみ),

這則是將蛇作為神之崇拜所給予之敬稱,換言之大御神(おほみかみ)與蛇無關而僅是對神之敬稱。


(蛇神之生贄-皇月千華音與日之宮媛子)

至於三輪山大物主亦為「蛇(おろち)」,祭祀此神之神社為「大神(おおみわ)」神社,

「みわ」即「三輪(みわ)」山之名。

 另外,雨水與水源地之神「龗神(おかみのかみ)」,龗(おかみ)即為「龍蛇」,

《豊後国風土記》記載:「球覃鄉.在郡北.此村有泉.同天皇,行幸之時,奉膳之人,擬於御飲,

令汲泉水,即有蛇靇(おかみ).謂-於箇美.即,おかみ.於茲,天皇敕云:「必將有臭.莫令汲用.」

因斯名曰-臭泉 (くさいずみ),因為村名.今謂-球覃(くたみ)鄉者,訛也」


此敘述聯想到「臭蛇(シュウダ)」,遇到嚇時會從肛門腺分泌出帶有臭味的液體來嚇跑敵人,

即我們台灣俗稱的臭青母。

有趣的是,從八岐大蛇蛇尾所得到的「草薙劍(くさなぎのつるぎ)」,

亦有解釋「くさ」為「臭」的意思,至於「なぎ」則為「蛇」的意思。

不過「臭(くさ)」亦有令人不快、棘手之意。


例如千石撫子就是棘手的蛇神,只有如スサノオ般的詐欺八岐大蛇般的貝木才得以應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