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所信仰的『道教』僅限於老子《道德經》所闡釋的『道』之教,此『道』乃女性肉身的哲學化亦為『道』的女性肉身化的雙向過程,『道』在本質上是女性的真實及母性的真實,《道德經》第六章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緜緜若存,用之不勤。」充滿著對母親的尊生與崇拜之情。『谷』代表道如虛懷若谷盛水的容器,其實就是借代女性的生殖器部位;『神』 字從「示」從「申」,「申」字表象代表生命循環不已之意,《尚書》、《詩經》、《荀子》的注文,《爾雅》、《廣韻》等辭書均訓 「申」為「重」,也就是今語所說的重複,即生命再生產的意思。《詩》「大雅」〈大明〉:「大任有身」。毛傳 : 「身,重也」。可知「申」與「身」音義兼通。至於 「申」為「重」即漢儒鄭玄 所言 : 「重謂懷孕也」,孔穎達疏解道:「以身中復有一身,故言重」,因此「神」本義為孕育生命的母親之神格化;『不死』代表孕育萬物、產生萬物的大母神「道」是永恆而不竭,永保生命活力;『玄』是神妙幽深的意思;『牝』是女性生殖器的意思,因此可知『道』這位孕育萬物、產生萬物而永恆的大母神,她有個深邃玄妙的女性生殖器──『玄牝』,她的陰道口名為『玄牝之門』,天地萬物就是從她的陰道口──『玄牝之門』所出生。

神妙的道母是永恆而不窮竭的,因此「緜緜若存」。「用之不勤」即「用之不盡」,道母作為宇宙根本原理,她令宇宙萬象發生的作用是愈勤愈出,無窮無盡的。『道』也就是『道母』在誕生萬物後,她也隨之存在宇宙萬物之中,因為她是萬物存在的原理,若無理則該物就不存在,這就是『德』,『德』是『道』的作用,也就是『道』的顯現,所以『道』和『德』只有全與分的差異,而沒有本質上的分別,萬物也因此能夠通過『德』返回生命之源的『道母』,萬物這種向生命本源回歸的作用,老子稱為『歸根』也叫做『復命』。又做為宇宙根本母體的大母神──『道』雖然是女性的,也就是陰性的,但是陰陽皆可生,陰與陽皆由『道』所生,就如女人作為母親可生女孩也可生男孩,只是女孩近於道,如原始『神』本僅是女性,男孩則需要藉由女孩才能接近於『道』。後世創作太極圖☯,若以遠古房中術的女神,玄女代表『陰』,素女代表『陽』,此二女所成的「玄素之道」即「陰陽之道」來詮釋,則與《道德經》的『道』相應。

與《道德經》的『道』可類比的,就是印度的女神教(Shaktism),女神教顧名思義以女神即「本初最高性力(Ādi Parāśakti)」為宇宙萬物的真實與最高原理,以了義來說來宇宙只有女神,男性神靈只是權化的派生,這影響了密教而使得女尊在密教的地位崇高甚至超越男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