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生田神社「杉盛り」

生田神社

日本正月習俗會於大門口豎立松樹,稱為「門松」。 往昔人們通常會在十二月十三日進入過年準備之日, 至附近的山上砍回松樹, 此儀式日文稱為「松迎え」、「正月樣迎え」, 即迎松、迎年神之意。 砍回的松,習慣上隔日不插立, 而門松就是年神降臨的地方,也就是「憑依」, 即神靈通過人們的請神、降神儀式後, 依附到樹上,並以此門松為媒介進入家內接受祀奉。


生田神社的巫女們則於十二月二十九日為祈願五穀豐收而於神社樓門擺設「杉盛り」,不是使用松樹所以不稱門松,至於為什麼不用松樹呢?生田神社原本鎮坐於布引山(ぬのびきやま)然而在799年(延暦18年)4月9日發生山崩,神社崩毀,原本周遭植有松樹以防水災, 全然無效, 據說稚日女尊降下神諭說討厭松樹,因此遷坐至現在生田神社之處後,神社境內就不許種植松樹,就連正月設立之門松都以杉樹代替...........。另有一說是曾經因為發生水災,倒下的松樹撞壞了社殿, 從此正月該神社就不擺設松樹而是改用杉樹了。

生田神社的祭神就是朝氣蓬勃的太陽女神「稚日女尊(わかひるめのみこと)」。 一說是太陽女神天照大神的「幼名」或是太陽女神天照大神的「妹神」,在《先代舊事本紀》稱女神為「織女稚日姫尊(おりめわかひひめのみこと)」並記載她為太陽女神天照大神之妹神。
又一說相對於廣田神社的主祭神「撞賢木嚴之御魂天疎向津媛命」為太陽女神天照大神之荒魂神, 生田神社所祭祀之「稚日女尊」則為太陽女神天照大神之和魂神,她與伊勢神宮內宮皇大神宮之祭神「天照坐皇大神」別無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