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寶波羅蜜・寶金剛女


寶波羅蜜是寶部部母、寶生如來的佛母、代表灌頂智與降三世品之十種曼荼羅
寶波羅蜜(Ratna-pāramitā)乃金剛界曼荼羅之大日如來四親近女菩薩之一,此「四波羅蜜」即唐密祖師不空阿闍黎所譯的《都部陀羅尼目》中所言的「毘盧遮那佛內四智菩薩」,在《攝無礙大悲心大陀羅尼經計一法中出無量義南方滿願補陀落海會五部諸尊等弘誓力方位及威儀形色執持三摩耶幖幟曼荼羅儀軌》之寶生如來的註解說明寶生如來為「寶部主,寶波羅蜜為母」,寶波羅蜜即為生出寶部諸尊的寶部母,又依四波羅蜜出生四佛之義,則寶波羅蜜即是寶生如來的佛母,也就是寶生如來的母親。
寶波羅蜜梵名之波羅蜜之梵文悉曇字轉寫為「pāramitā」,此字由『pāram(成無上正覺之彼岸)』+『itā(到達的過去分詞之女性形)』,所以pāramitā為女性詞,在密教中為女尊菩薩,密教所言波蘿蜜菩薩即是女身形象之女尊菩薩,也等同佛母,因為「抵達成就無上正覺之彼岸就如母親產下聖者」一樣,例如:般若波羅蜜多(Prajñāpāramitā),可將Pāramitā漢譯為佛母,般若波羅蜜多(Prajñāpāramitā)即為般若(Prajñā)佛母(Pāramitā)』,所以「住波羅蜜(pāramitā)形」即指三十七尊皆為「女性身」。
又依《都部陀羅尼目》的記載:「瑜伽本經都十萬偈,有十八會,初會經名一切如來真實攝...(略)..瑜伽部曼茶羅有四:一金剛界、二降三世、三遍調伏、四一切義成就,此四曼茶羅,表毘盧遮那佛內四智菩薩,謂:金剛、灌頂、蓮花、羯磨為四智。又四智謂大圓鏡平等性妙觀察成所作為四智矣;又一一曼茶羅,建立六曼茶羅,所謂大曼茶羅、三昧耶曼茶羅、法曼茶羅、羯磨曼茶羅、四印曼茶羅、一印曼茶羅。唯降三世曼茶羅具十曼茶羅,餘皆具六曼茶羅一切印契一切法要。以四智印攝盡──大智印,以五相成本尊瑜伽;三昧耶印(以二手和合金剛縛發生成印);法智印(名本尊種子法身三摩地一切契經文義);羯磨智印(以二手金剛拳如執持器仗幖幟如身威儀形)。」可知寶波羅蜜即代表「灌頂智」亦名「平等性智」以及金剛頂瑜伽十八會之初會『一切如來真實大乘現證大教王』(即《初會金剛頂經》)四品之<降三世品>的十種曼荼羅──「降三世大曼荼羅」、「忿怒秘密印曼荼羅」、「法智三昧曼茶羅」、「羯磨曼荼羅」、「四印曼荼羅」、「一印曼荼羅」以及「教勅大曼茶羅」、「教勅三昧耶曼茶羅」、「教勅法曼茶羅」、「教勅羯磨曼茶羅」。
寶部之部母寶波羅蜜所開顯的十種曼荼羅,不空三藏在《金剛頂經瑜伽十八會指歸》說明如下:「降三世大品,有六曼茶羅,如來成等正覺已,於須彌盧頂轉金剛界輪已,與諸菩薩名號受職已,摩醯首羅等剛強難化,不可以寂靜法而受化。盡虛空遍法界一切如來異口同音,請以一百八名讚禮金剛薩埵。如是諸天不可以寂靜法而受化,時金剛手菩薩受一切如來請已,即入悲怒金剛三摩地,現大威德身,以種種方便調伏,乃至命終。摩醯首羅死已,自見於下方過六十二恒河沙世界,名灰莊嚴,彼世界中成等正覺,名為怖畏自在王如來。執金剛菩薩以脚按之,誦金剛壽命真言,復得蘇。既受化已,金剛薩埵則說大曼茶羅,引入諸天,受金剛名號諸天有五類。 居上界天王,摩醯首羅等無量諸天及后。 第二遊虛空諸天,日天子等無量諸天及后。 第三居虛空天,魔王等無量諸天及后。 第四地居天,主藏天等無量諸天及后。 第五地下嚩囉呬天等無量諸天及后。悉皆引入已,勅諸天建立諸曼茶羅,汝等赴會,所求一切悉地皆與成辦,此等皆是外金剛部。
第一說大曼茶羅儀則,皆具三十七,說降伏法及修神通法。 第二說祕密曼茶羅,具三十七,說引弟子儀,此中諸音聲及金剛歌舞。
第三說法曼茶羅,具三十七,說引入弟子儀,此中說以慈悲喜捨,作阿毘遮嚕迦法,微細金剛調心儀軌。
第四說羯磨曼茶羅,具三十七,說入曼茶羅儀,令弟子學護摩儀軌,於無量佛菩薩所,成廣大供養,速得悉地現前,說二十五種護摩爐隨類所求法。
第五說四印曼茶羅,具二十一,成就諸藥法等。已上四曼茶羅中成就法,於此曼茶羅中成就法於此曼茶羅像前求。 第六說一印曼茶羅,具十七,說引入弟子及先行法。
次為外金剛部眾,說四種曼茶羅,各說本真言、本印契獻佛。佛為說教勅大曼茶羅,具三十七,說引入弟子儀,說為弟子使役外金剛部軌則,此中說大佛頂及光聚佛頂真言及契,亦通一字頂輪法。 次說第二教勅三昧耶曼茶羅,彼諸天后等各獻本真言,佛為說曼茶羅,具三十七,說為弟子說修藥叉藥叉女法,廣說諸儀軌。
次第三說教勅法曼茶羅,諸天說真言獻佛,佛為彼等說曼茶羅,具三十七,說引入弟子儀,為弟子說諸天之法印已,由此印不違越本誓。
次第四說教勅羯磨曼茶羅,具三十七,說引入弟子儀。彼等諸天各說本真言,佛為說曼茶羅,說諸天舞儀,說成就諸事業速疾法。」
寶波羅蜜亦名寶金剛女,代表一切如來大福德所聚之寶與布施波羅蜜多
《初會金剛頂經》中寶波羅蜜亦名寶金剛女(Ratna-vajrī),不空三藏所翻譯的《初會金剛頂經》(金剛頂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大教王經)將梵語Ratna-vajrī音譯為「囉怛那嚩日離」,她在《初會金剛頂經》說偈而言:「奇哉一切佛,我名寶金剛,於一切印眾,堅灌頂理趣」,在此寶(Ratna)乃一切如來大福德所聚之寶。因此寶金剛女(Ratna-vajrī)是如金剛堅固不壞的一切如來大福德所聚之寶,因此她能以灌頂智印施於一切眾生,乃平等普遍予以堅固不壞之金剛寶灌頂,此即金剛灌頂的義理情趣。

(寶金剛女之佛像)
宋代施護所譯的《一切祕密最上名義大教王儀軌卷》中,將梵語「Ratna-vajrī」意譯為「寶金剛菩薩」,此經云:「大慧波羅蜜多淨,四攝法門從是生,而四攝法利無邊,此即寶金剛菩薩。」說明寶金剛女代表的是《理趣經》之十七清淨句所闡述的般若波羅蜜多清淨所生的四攝法門──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此四攝法的義利(artha)能滿足眾生一切心願,這就是寶金剛女。
《初會金剛頂經》(金剛頂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大教王經)又稱寶波羅蜜(寶金剛女)為「大灌頂波羅蜜(mahābhiṣekā-pāramitā)」,天台密教之圓仁所撰《金剛頂大教王經疏》則以寶波羅蜜(寶金剛女)為「三昧耶大灌頂波羅蜜(samayāmahābhiṣekā-pāramitā)」。
西藏密教的薩迦派第一祖慶喜藏於初會金剛頂經的注釋說明:「攝布施波羅蜜多而為一者,即是寶金剛女」寶金剛女之布施波羅蜜多乃是令她自身得一切三界自在女主之位,正是《理趣經》之一切如來灌頂智藏般若理趣:「所謂以灌頂施故,能得三界法王位;義利施故,得一切意願滿足;以法施故,得圓滿一切法;資生施故,得身口意一切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