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文殊菩薩


中國大陸的繪師李夢所造的「文殊菩薩像」。「文殊」具稱為「文殊師利」乃梵語「Mañjuśrī」之音譯,又音譯為「曼殊室利」,意譯則為「妙吉祥」,文殊菩薩又名妙音菩薩,妙音的梵語為「Mañjusvara」或是「Mañjughoṣa」。
顯教境界「覺心不生心」
文殊菩薩在顯教的境界乃空之境界──不受有無現象的束縛,超越有無的中道,為諸法實相,安住此真如實相境界即「覺心不生心」。《大日經》云:「心主自在而覺自心本不生」,此「本不生」即是本有而不生不滅,所覺證的「自心」就是本來不生不滅的「自性清淨心(prakṛti-prabhāsvara-citta)」也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心(Prajñāpāramitāhṛdaya)」。

◉般若波羅蜜多
「覺心不生心」以實相之空理為萬法之母體為宗,觀法性之空理,無所得中道,以迷中是非立場皆非,否定一切諸法,以八不(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出)正觀,離八迷戲論,「體會證諸法空,真實無為」。此八識注「心王」 本來清淨自在得本性之水(本性淨),除前七識客所「心數」差別妄執(洗身垢之清淨),客塵「心所」如波浪之濁水平靜成淨水(離垢淨)。如是覺「自心本不生」,知「境智不二一如」,如是能緣之心、所緣之境皆空,此「心境俱空」即第九識「無垢識(amala-vijñāna)」亦即「自性清淨心(prakṛti-prabhāsvara-citta)」,乃以「真如(tathatā)」與「般若波蘿蜜多(Prajñāpāramitā)」為體性。

◉禪宗
在《文殊師利所説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說明:「如般若波羅蜜所說行,能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修是三昧者,亦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法界一相,繫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一行三昧也是文殊菩薩之顯教法門,禪宗之《六祖壇經》中惠能開示一行三昧而說:「一行三昧者,於一切時中,行住坐臥,常行直心是。《淨名經》云:『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莫心行諂曲,口說法直;口說一行三昧,不行直心,非佛弟子。但行直心,於一切法,無有執著,名一行三昧。迷人著法相,執一行三昧,直言坐不動,除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所謂一行三昧就是行住坐臥在般若波羅蜜多之中而得大自在,這就是善無畏三藏所云:「有無不滯故,心無罣礙所為妙業,隨意成就,故心主自在場」。
惠能在《六祖壇經》中開宗明義,說明自身法門乃「以定慧為本,定慧體一不二,即定是慧體,即慧是定用。」定是慧的本質,慧是定的功能,二者其實無差別,只是一體的兩面。惠能認為吾人的心念是由本性清淨的真如所生起,因此只要保持心念的清淨,就是禪定,而保持心念的清淨就是不被外在紛擾的境界所迷惑與束縛,不被客塵煩惱所染污,這就是《六祖壇經》所言:「真如是念之體,念是真如之用。性起念,雖即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常自在。」
禪宗所言「見性」就是見「真如本性」亦即以「真如(tathatā)」與「般若波蘿蜜多(Prajñāpāramitā)」為體性的第九識「無垢識((amala-vijñāna)」也就是「自性清淨心(prakṛti-prabhāsvara-citta)」乃有情眾生的「本心」,如此禪宗境界乃文殊菩薩的顯教境界「覺心不生心」。
密教境界「般若波蘿蜜多最勝心」

文殊菩薩之一心翫利刃是顯教境界,揮三密金剛劍則是密教境界。
◉《 大日經》之大悲胎藏生曼荼羅
在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中文殊菩薩為北方第二院文殊院之主尊,代表真如智,又所謂第二院,依《大日經疏》之記載,中胎之北方第一院為遍知院(佛母院)代表菩提德,北方第二院為文殊院,代表上求菩提,下化眾生,北方第三院即釋迦院,位於最外院內代表化濟眾生。在中胎蓮華八葉院中,文殊菩薩位列西南隅,代表「第一義空,我心自空善惡無主,觀心無心,法不住法等,即妙慧也,以此第一義空之妙慧,淨彼遍一切處淨菩提心,平等慧利刃 ,斷無始無明根,即入菩薩正位」。

◉《 金剛頂經》之金剛界曼荼羅
在金剛頂瑜伽密教中,文殊菩薩亦名「Vajra-tīkṣṇa(金剛利)」、「Mahā-yāna(大乘)」、「Vajra-kośa(金剛庫藏、金剛劍鞘)」、「Mahā-yuddha(大鬪)」、「Vajra-gāṃbhīrya(金剛甚深)」、「Vajra-buddhi(金剛慧)」、「Mañjughoṣa(微妙聲)」。
文殊菩薩在金剛界曼荼羅中,屬於蓮華部乃觀自在王如的四親近菩薩之一,依《金剛頂經》之記述,世尊大日如來進入文殊師利大菩薩三昧耶,生起法加持金剛定,名爲一切如來大智慧三昧耶,也就是一切如來心,這是大日如來從自心而生的,並念誦眞言:「Vajra-tīkṣṇa」。文殊師利菩薩剛從一切如來金剛心中出來,就成爲世尊金剛手。從中出現許多智慧之劍,然後進入世尊大日如來心中,聚合爲一體,從中生出金剛劍形,住於佛掌中 。又從金剛劒形中顯現出像一切世界微塵那麼多的如來身,以一切如來智慧作種種神通變化。由於極其微妙吉祥,所以能從堅固不壞的金剛薩埵三摩地中攝受有情衆生與 慧爲一體,生出文殊師利大菩薩身,住於世尊大日如來心中,而說偈頌道:「奇哉一切佛,我名微妙音,由慧無色故音聲而可得」。 這時,文殊師利大菩薩身從世尊大日如來心中出來,住於一切如來右月輪中,又請世尊教令。於是大日如來便入一切如來智慧三昧耶,名爲金剛定,受用斷除一切如來五住煩惱三昧耶,使一切有情界衆生斷除一切苦,獲得安樂和歡喜,甚至證得一切如來隨順音聲而圓滿成就智慧的悉地果。這時一切如來將金剛劍授予文殊師利大菩薩手中,爲他取名號爲金剛慧,並以金剛慧灌頂法爲他灌頂。這時,劍揮舞斬擊,而說偈頌道:「此是一切佛,智慧度理趣,能斷諸怨敵,除諸罪最勝」。即般若波蘿蜜多理趣能斷除一切疑惑與煩惱乃是消除罪業中最殊勝的。\

◉《 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摩耶經・般若波羅蜜多理趣品》
文殊菩薩乃金剛頂十八會瑜伽之《 金剛頂經》之第六會『安樂不空三昧耶真實瑜伽』與會的八尊大菩薩之一。依據《理趣經釋》記載文殊菩薩在大日如來的東南隅月輪:「表一切如來般若波羅蜜多慧劍,住三解脫門,能顯真如,法身常樂我淨,由菩薩證此智,便成等正覺也。」
在《理趣經》中文殊菩薩亦名「一切無戲論如來」。戲論就是「違反真理的謬論」,例如顯教主張女人必須轉為男身才能成佛,就是一種戲論。「一切無戲論如來」就是開顯「一切究竟真實之真理的如來」。在《理趣經》中「一切無戲論如來」開示「轉字輪般若波蘿蜜多理趣」,所謂轉字輪即「五字輪三摩地」──
一、『(a)』字乃金剛部母金剛波羅蜜之三摩地,她代表《一切如來真實大乘現證大教王》之<金剛界品>,又「一切無戲論如來」所言:「諸法空與無自性相應故」,一切強加於真理上的錯誤認識皆是無自性,也就是沒有真實的本質,正因如此才能破斥,所謂諸法空即是空去這些謬論之法而顯現真理,空去不真實謬法也是<金剛界品>之金剛利三摩地。
二、『(ā)』字乃寶部母寶波羅蜜之三摩地,她代表《一切如來真實大乘現證大教王》之<降三世品>,又「一切無戲論如來」所言:「諸法無相與無相性相應故」,在強加於真理上的錯誤認識後,基於此認識所感受的形相,自然也不是真理之真正形相,空去這些錯誤的形相也是降三世品曼荼羅之忿怒金剛利三摩地。
三、『(aṃ)』字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之三摩地,她代表《一切如來真實大乘現證大教王》之<遍調伏品>,又「一切無戲論如來」所言:「諸法無願與無願相應」,在強加於真理上的錯誤認識後,基於此認識所產生希求的心願,本質就是緣木求魚,空去這些妄想心願也是遍調伏曼荼羅中蓮華金剛利三摩地。
四、『(aḥ)』字乃羯摩部母羯摩波羅蜜之三摩地,她代表《一切如來真實大乘現證大教王》之<一切義成就品>,又「一切無戲論如來」所言:「諸法光明般若波羅蜜多清淨故」,即能正確了知一切法知真理的「自性清淨心(prakṛti-prabhāsvara-citta)」亦即以「真如(tathatā)」和「般若波蘿蜜多(Prajñāpāramitā)」為體性的無垢識(amala-vijñāna)如實見一切法本有光明清淨,這也是一切義成就曼荼羅中寶(羯摩)金剛利三摩地。
五、『(āṃḥ)』字乃金剛界佛母(金剛界自在女)之三摩地,她統攝《一切如來真實大乘現證大教王》之四品,開顯究竟絕對真理之境界。

(中國大陸藝術家呂嘉所造文殊菩薩像)
在《理趣經》中文殊菩薩為了再次顯明「一切無戲論如來」所開示「轉字輪般若波蘿蜜多理趣」之意義而熙怡微笑以自劍揮斫一切如來,以自劍揮斫一切如來已,說此般若波羅蜜多最勝心:「」。

一切有情無始輪廻與四種識,積集無量虛妄煩惱,所謂四種識即第八識阿賴耶識、第七識末那識、第六識意識、前五識(眼、耳、鼻、舌、身),此四種為妄識,第九識無垢識為真識,因此揮劍斬妄識而顯真識「無垢識」,即以四智菩提(金剛波羅蜜所代表的大圓鏡智、寶波羅蜜所代表的平等性智、法波羅蜜所代表的妙觀察智、羯摩波羅蜜所代表的成所作智),對治四種妄識(阿賴耶識、末那識、意識、前五識),妄識既除則成熟法智,理趣經釋》即言:「用四種文殊師利般若波羅蜜劍,斷四種成佛智能取所取障礙,是故文殊師利。現揮斫四佛臂也。」
般若波羅蜜多最勝心,依《理趣經釋》所云「覺悟義,覺悟有四種,所謂聲聞覺悟、緣覺覺悟、菩薩覺悟、如來覺悟。覺悟名句雖同,淺深有異,自利利他資糧小大不同,以四種覺悟,總攝 一切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是故文殊師利菩薩得法自在,故曰法王之子。
◉教令輪大威德明王
唐密不空三藏翻譯的《攝無礙大悲心大陀羅尼經計一法中出無量義南方滿願補陀落海會五部諸尊等弘誓力方位及威儀形色執持三摩耶幖幟曼荼羅儀軌(補陀落海會軌)》則記載「六足尊,無量壽佛忿怒,自性輪文殊師利菩薩。」六足尊即「大威德明王」乃「蓮華部主無量壽如來(觀自在王如來)之忿怒身」,「無量壽如來(觀自在王如來)的自性輪身」則為「文殊菩薩」。又《補陀落海會軌》也記載「馬頭觀音,無量壽佛忿怒,自性輪觀世音為主,伴陀羅嚩子尼是白衣觀世音菩薩也。」馬頭觀音是「蓮華部主無量壽如來(觀自在王如來)之忿怒身」,則「無量壽如來(觀自在王如來)的自性輪身」以「觀世音」為主,也特別說明「伴陀羅嚩子尼(Pāṇḍara-Vāsinī)」是「白衣觀世音菩薩(亦名白處觀音 )」乃「蓮華部母」。因此,蓮華部主無量壽如來之忿怒身有二分別是「大威德明王」與「馬頭觀音(馬頭明王)」,所對應的自性輪身則分別是「文殊菩薩」與「觀世音菩薩」,蓮華部母「白衣觀世音菩薩」則是蓮華部主無量壽如來的佛母。
唐密不空三藏翻譯的《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陀羅尼念誦儀軌》記載五方菩薩之<第三西方金剛利菩薩>云: 「經西方金剛利菩薩摩訶薩,手持金剛劍放金色光,與四俱胝菩薩往護其國。解曰:『言金剛利者,如彼經云文殊師利菩薩也,依前法輪現勝妙身,正智圓滿得自在故,手持金剛劍者,示其所作能斷自他俱生障故,依教令輪現作威怒六足金剛,手臂各六坐水牛上,摧伏一切諸惡毒龍,興惡風雨損有情者令調伏故,放金色光者,顯能除遣惡龍等也,與彼西方廣目天王及無量諸龍富單那眾而為眷屬,與四俱胝菩薩往護其國。』」威怒六足金剛即「大威德明王」乃「文殊菩薩之教令輪身」,能摧伏一切諸惡毒龍,調幅損害眾生的興惡風雨之惡龍,金剛劍放出之金色光明代表能排除惡龍之害,西方廣目天王與所率領之及無量諸龍富單那眾為眷屬,與四千萬(或四億)菩薩一同守護西方國度。
◉文殊菩薩之性力

文殊菩薩一切能力的由來即「性力(Śakti)」乃「妙音佛母(Sarasvatī)」,在印度女神教中「妙音佛母(Sarasvatī)」是梵神Brahmā的「性力(Śakti)」,她是宇宙一切真理的本源。

中國大陸的繪師李夢所造的「文殊菩薩」為手持金剛劍,騎乘獅子的勇猛女尊。文殊菩薩所騎乘的獅子代表獅子奮迅三昧,《大智度論》云「智慧力故,入獅子奮迅三昧,能於諸法得自在」,她手持三密金剛劍能斬斷一切無明煩惱障礙,顯現常樂我淨之真理。「文殊菩薩」之密號為「吉祥金剛或「般若金剛」,種子為「(dhaṃ)」表大空法界無礙自在妙慧之義。真言:「namaḥ samanta-buddhānāṃ maṃ he he kumāraka vimukti-patha-sthita smara smara pratijñāṃ svāhā」、「namaḥ samanta-buddha-na-ṃ ā vedavide svāhā」、「om duḥkha ccheda dhaṃ」、「oṃ a ra pa ca 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