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法華天台】無情有性論


無情有性論
「真如卽佛性之異名,真如遍在故,佛性亦遍在。」
湛然倡「無情有性」的重要理論根據之一就是真如遍在的理論。對於真如遍在,佛教界幾無異議,因此,湛然在這個問題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如何把真如與佛性直接掛起鈎來。他首先轉引了《佛性論》的一句話:「佛性者,即人法二空所顯真如。」緊接著就論述佛性與真如是「體一名異」、「當知真如卽佛性異名」。 從理論上說,當湛然論證了佛性與真如「體一名異」後,「無情有性」已是合乎邏輯的結論 ── 因為真如遍在是佛界之共識,既然真如遍在,而佛性又是真如之別名,那麼佛性之遍在即是順理成章的。加之,湛然在整部《金剛碑》中多是就理性、因性的角度談「無情有性」的,這就更說明其所立說是言之成理的。 實際上,把佛性視為真如之異名,並非始自湛然。湛然以前的許多佛教思想家都有這種思想,例如作爲天台宗創始人的智者大師就多次言及佛性之種種異名。在《法華玄義》,智顗說: 「其一法者,所謂「實相」。實相之相,無相不相。又此實相,諸佛得法,故稱「妙有」;實相非二邊之有,故名畢竟空;空理湛然,非一非異,故名「如如」;實相寂滅,故名「涅槃」;覺了不空,故名「虛空」;佛性多所含久,「故名「如來藏」;不依於有,亦不附無,故名「中道」;最上無過,故名「第一義諦」。」 與智顗約略同時之三論宗創始人吉藏法師也屢屢言及「真如」乃佛性之異名。在《大乘玄論》中,吉藏指出: 「經中有明佛性、法性、真如、實際等,並是佛性之異名。 佛性有種種名,於一佛性亦名法性、涅槃,亦名般若、一乘,亦名「首楞嚴三昧」、「獅子吼三昧」,故名「大聖隨緣善巧」,於諸經中說名不同。」 確實,在各種佛教經論中,佛性的說法很多,如在《涅槃經》中 名爲「佛性」;於《勝鬘經》中名爲「如來藏自性清淨心」;於 《楞嚴經》中名爲首楞嚴三昧;於《楞伽經》中名爲「八識」; 於《法華經》中名爲「一乘」;於《大品》中名爲「般若法性」; 於《維摩詰經》中名爲「無實際」等等。
「一念理具三千,諸法當體實相,無情豈無佛性?」
所謂「性具實相說」,亦即指實相具諸法、諸法具實相、諸法之間又相即互具。湛然根據這一理論,指出: 「一家所立不思議境於一念中理具三千,故曰:念中具有因果凡聖大小依正自他,故所變處無非三千。而此三千是中理,不當有無自爾。何以故?俱實相故。實相法爾具足諸法,諸法法爾性本無生,故雖三千有而不有,共而不雜, 離而不分,雖一一遍亦無所在。」這是把智顗的「介爾有心,即具三千」說與實相理論聯繫起來, 亦即一念心中所本具的三千諸法,本來就都是實相的體現。具體地說,就是,實相都是通過諸法來體現的(「實相必諸法」),諸法又體現爲「十如是」(「諸法必十如」),此「十如」 與 「十界」及「三種世間」又都相即互具(「十如必十界,十界必身土」),這樣,三千世間中的任一諸法,就都是實相的具體表現。既然三千世間中的任一諸法(其中也包括「器世間」)都是實相的的體現,而實相乃是佛性之異名,那麼,怎麼能說無情無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