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繪師まな所造的「金剛鎖菩薩像」。金剛鎖菩薩又名金剛鏁菩薩、金剛連鎖菩薩,她的梵名為『Vajra-śṛṅkhalā』與『Vajra-Sphoṭā』。
在《大日經疏》稱她的梵名為「Vajra-śṛṅkhalā」為大悲胎藏生曼荼羅金剛手院的女尊之一, 「śṛṅkhalā」為「鎖鍊」的意思,代表金剛部之智慧,縛住一切眾生,斷滅煩惱、所知二障。 密號為堅持金剛、堅固金剛,為表示繫留縛住之義。《大日經義釋》云:「此金剛之縛由大空故,所爲必成,以此普縛衆生無能解者,故名金剛鎖。」金剛鎖(Vajra-śṛṅkhalā)菩薩真言:「Namaḥ samanta-vajrāṇāṃ bandha bandhaya moṭa moṭaya vajrodbhave sarvatrāpratihate svāhā(歸命普遍諸金剛,繫縛呀,繫縛呀,擊碎呀,擊碎呀, 從金剛出生呀,於一切處無有害者,圓滿成就。)」
《大日經疏》云「此中以(ba)字為心,是縛義即金剛縛也。(bandha)是遍護之義,是遍一切處以結彼也,遍一切處結彼者,即是結彼法界體也。(baṃ)一點是遍一切處義,已了達法界金剛之體結彼令不壞,是結護義也。moṭa moṭaya是牢固義,已作金剛之縛,縛上更縛令其牢固; vajrodbhave是金剛生也,從金剛界而生也,即是諸佛金剛智生也; sarvatrāpratihate此是諸無能害也,如金剛寶體一切無能害者,猶識達此金剛體性,金剛之縛固體密緻故,無能害也,金剛縛即是『無間隙真如』也。」
唐密覺超(763)所撰《胎藏三密抄》註解此真言云:「bandha是結護義,與大空合故,遍一切處,皆悉以金剛鎖而固結之,乃至有一毫可縛之,機終不縱捨。次云moṭa,是堅穿義,又轉釋前句,非同世間之縛,以無常遷變易可分散也。皆再言之,其義同前。次句云vajrodbhave,此云金剛生。 sarvatrāpratihate,所謂一切無能害者,轉釋固結堅穿之義,言此鎖從金剛實性生,同體密緻無有間鎖,亦無形像可執,無微迹可尋見故。畢竟不可壞也。 私云,二十本云,金剛縛即是『無間鎖眞如』也」。真言宗學僧杲宝(1306-1362)所撰《大日經疏演奧鈔》云:「法界者,六大法界,前五大理,識大智,護理護智, 故重云之也,或初護本有善,後護修生善也。」
在《金剛頂經》稱她的梵名為「Vajra-Sphoṭā」為四攝天女菩薩之一,她代表「一切如來三昧耶縛」, 「三昧耶」梵語「samaya」為『本誓願』的意思,一切如來三昧耶縛有兩個意思, 一者是指如來的大本慈悲本誓願, 是要縛住一切眾生,令有情眾生遠離無明煩惱,而置身於常樂我淨的蓮華胎藏內。
第二個意思,金剛鎖菩薩為了攝入眾生入『聖愛』的蓮華胎藏世界,圓滿成就前述利益眾生的本誓願, 而如她所言的偈頌:「奇妙的一切如來,我是微妙堅固的金剛鎖; 一切如來已脫離煩惱結縛,安住菩提涅槃,但為了利益有情眾生而仍舊受縛。」 她因為心繫五濁惡世的受苦眾生而不樂居淨土,愛染眾生而甘願受縛於紅塵之中, 她亦代表一切如來堅固智,即愛縛眾生入大樂胎藏而不退轉無上菩提智慧。 也就是說金剛鎖菩薩「恒作眾生利,而不趣涅槃」, 所以「自縛」於娑婆世界救度眾生,又稱「金剛愛縛菩薩」。
《金剛頂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云:「金剛鎖菩薩,其鎖是制止之義,能閉一切諸惡趣門;起大慈悲,於一切有情而生救護;能縛一切衆印,及以如來使,倶由解脱得大涅槃,復令微塵海會如來,於此道場,住三摩地心,同密嚴佛會作大佛事。偈曰 : 『奇哉一切佛,大堅金剛鎖,令諸縛脱者,有情利故縛』。」依《金剛頂瑜伽金剛薩埵五祕密修行念誦儀軌》所記載,金剛鎖菩薩等同「愛金剛女(Rāga-vajrī/Rāga-vajriṇī)」,愛金剛女代表「大悲之行願菩提心」即「慈悲心」,唐密《金剛頂瑜伽金剛薩埵五祕密修行念誦儀軌》解釋愛金剛(梵名Rāga-vajrī,即愛金剛女)是多羅菩薩(梵名(Tārā,即救度母,Tārā亦有眼瞳的意思),她住大悲解脫而愍念無邊受苦有情,拔濟眾生苦難與施予眾生安樂為她堅定不變之歸向,她以大悲天眼,觀見一切有情身中如來藏不增不減。
她亦名「金剛貪(梵名Vajra-Tṛṣṇā,即金剛貪愛女),如《金剛薩埵等一十七聖大曼荼羅義述》所云:「金剛貪菩薩,即貪愛而得清淨故,遂能以貪而積集一切功德智慧,疾證菩提,由住貪愛性故,所以持悲愍之契,而現其三昧之身」所謂三昧之身即《大日經疏》所解說「多羅菩薩乃阿彌陀姊妹三昧(梵語:Amitābha-Bhaginī-samādhi)」亦為「觀自在三昧」,她代表《理趣經》所云:「愛(Tṛṣṇā)清淨句是菩薩位(男女之愛情,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依《金剛頂瑜伽金剛薩埵五祕密修行念誦儀軌》之記載愛金剛女手持持摩竭幢,能淨化第六識意識之緣慮於淨染有漏心成妙觀察智,她即「悲愍金剛女(Priyabandhana-vajrī)」如《金剛薩埵等一十七聖大曼荼羅義述》所云:「悲愍金剛(梵名Priyabandhana-vajrī,即悲愍金剛女)菩薩,以悲愍故,以愛念繩,普縛眾生未至菩提,終不放捨,亦如摩竭大魚吞啗所遇,一入口已更無免者,所以持此摩竭魚幢,而現其愛縛捨離俱幻平等智身」,她代表《理趣經》所云:「愛縛(Snehabandhana)清淨句是菩薩位(對異性的愛與激烈的擁抱,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梵語「snehabandhana」也有男女因愛情交媾結合一起的意思,也具有婚姻的意義。金剛鎖菩薩亦名金剛愛縛,她以愛染鎖普縛眾生,眾生未入大悲蓮華胎藏證得菩提果前決不放捨, 而稱為『悲愍金剛菩薩』,愛縛眾生攝取不捨。《金剛頂瑜伽金剛薩埵五祕密修行念誦儀軌》云:「以愛金剛摩竭幢,爲大悲金剛鎖,經無量劫處於生死,心不移易,度一切衆生以爲其道。」
因此她又名『金剛蓮華愛染菩薩』。 所以在金剛頂經系統中金剛鎖菩薩的『鎖』乃為『蓮華愛染』的意思。也是《理趣經》所言『愛(tṛṣṇā)清淨句是菩薩位:男女相愛,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tṛṣṇā」為愛慾,為人類存在根源之慾望,也就是男女愛情,若無此則無以生存。 因此於《金剛頂經瑜伽十八會》中的第十三會《大三昧耶真實瑜伽》則說明, 金剛鎖菩薩身為愛慾(tṛṣṇā)本身,(男女結合即如鎖鍊)以悲愍眾生為根本誓願,令愛(tṛṣṇā)得清淨, 人類存在根源之愛慾得以集聚一切功德,速證菩提。 又,說金剛鎖菩薩即為金剛香菩薩,《理趣經》所言『香(gandha)清淨句是菩薩位: 女性的體香,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她以香清淨智,發金剛界自在母俱生之香,入一切有情散動心, 令有情心入金剛三摩地,所以持金剛鎖為根本誓願。
依《金剛頂經》系統的《一切秘密最上名義大教王經》記載金剛鎖菩薩代表一切大方便之堅固勝妙性。依《普賢金剛薩埵略瑜伽念誦儀軌》之記載金剛鎖菩薩為護守西方蓮華部之門的護門女菩薩,她的膚色為蓮華部之大慈悲愛染的紅色,手持代表大愛染慈悲之鎖,可知金剛鎖菩薩屬於蓮華部,而在金剛頂瑜伽密教中蓮華為女陰之隱喻,在《理趣經釋》中以男女相媾為觀自在瑜伽,因此在《佛說祕密相經》即云:「所有蓮華(女陰)即觀自在菩薩三摩地門(即陰戶),而比蓮華(女陰)離諸所著,以金剛鎖堅牢而住,於諸所動相應平等,而常不離三摩呬多(samāhita,即男女夫妻生活皆能不離於定(samāhita)。然後同一真實吽字智門出敬愛事而能成就一切事業。此說即是金剛手菩薩法。 爾時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白諸如來言,所有金剛杵住於蓮華上。彼金剛杵及與蓮華。二法和合(男女相媾)相應成就,獲得妙樂無滅無盡。」蓮華(女陰)離離諸所著,以金剛鎖堅牢而住,金剛所代表大愛染慈悲,因此指蓮華(女陰)乃住大愛染慈悲而自性清淨法性。
在宋代天息災所翻譯的《一切如來大祕密王未曾有最上微妙大曼拏羅經 》中金剛鎖為十六大女性明王之一,即:多羅大明女王、無能勝大女明王、金剛鉤大女明王、大名稱大女明王、顰眉大女明王、摩摩枳大女明王、金剛鎖大女明王、金剛拳大女明王、白色大女明王、寶髻大女明王、金剛行歩大女明王、金剛身大女明王、金剛香大女明王、持世大女明王。宋代法賢所翻譯的《佛說瑜伽大教王經卷 》則稱金剛鎖菩薩為諸佛母,能降惡眾生,經云:「復說三摩地法。時,阿闍梨觀想(hūṃ)字變成大智,大智化成金剛鎖菩薩,此即諸佛母,能降惡眾生,身現綠色,六臂三面,面各三目,作微笑相,眾寶裝嚴,右第一手持金剛杵,第二手持金剛鎖,第三手持箭,左第一手作期剋印,第二手持羂索,第三手持弓,化佛如雲。如是觀想金剛鎖菩薩,彼人不久證大菩提,何況別成就法。此名金剛鎖解脫大智金剛三摩地。」
繪師まな所造的「金剛鎖菩薩像」是以仙女星座瞬的原型所造,胸乳豐滿表女性之德,手持結護眾生,大慈悲愛染的金剛鎖。種子為,已了達法界金剛之體結彼令不壞,是結護義。金剛鎖菩薩真言:「Oṃ vajra-Sphoṭā baṃ(歸命 金剛發露 碎破一切障礙)」。
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