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出蓮華部尊諸尊的蓮華部母亦稱觀音母的「白衣觀音」之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其中梵語「Pāṇḍara」是「潔白」的意思,梵語「Vāsinī」的動詞詞根為「√vas(安住、穿著)」加上女性名詞化詞尾「nī」,因此梵語「Pāṇḍara-Vāsinī」的直譯就是「安住潔白的女性」、「穿著潔白衣的女性」。因此漢譯為「白處尊(白處女)」、「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觀音)」,又此處「潔白」指的是清淨無垢的「菩提心(Bodhicitta)」、「妙法蓮華( Sad-dharma Puṇḍárīk)」、「大悲蓮華胎藏(Mahā-Karuṇā-Garbhakośa)」、「法界真實(Dharmadhātu-svabhāvaka)」,前述不僅是「白處尊/白衣觀世音」之所住/所穿,也是「白處尊/白衣觀世音」的「自體(svabhāva)」,如日本密教之台密恵光房流祖師澄豪(1049~1133)撰《總持抄 》註解,白衣觀音的『白衣』之『白色』乃衆色之本源而為『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臺法界智功徳』,她代表『法界中道實相之理』而為『妙法蓮華之本體』。在金剛頂瑜伽密教直接稱呼「白處尊/白衣觀世音」為「Pāṇḍarā」即「潔白女」代表「自性清淨法性(Svabhāva-śuddhā)」也就是清淨無垢的「真如(tathatā)」,「Pāṇḍarā」在漢譯經典之譯名則有「聖白衣觀自在菩薩(法護翻譯的《佛說出生一切如來法眼遍照大力明王經》)」、『白菩薩(天息災翻譯的《一切如來大祕密王未曾有最上微妙大曼拏羅經》之譯名)』、『白衣菩薩(施護翻譯的《一切祕密最上名義大教王儀軌》)』、『白衣母(沙囉巴所翻譯的《佛說大白傘蓋總持陀羅尼經》)』在西藏密教之密續漢譯譯名為「白衣佛母」。
蓮華部母「白衣觀音」的膚色為「白色」,如日本密教真言宗記載諸尊密法的《密鈔》便說明白衣觀音的膚色為「白色」,此外宋代《佛說瑜伽大教王經》亦記載「白衣觀音」的「白色」,然而日本密教之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白衣觀音的膚色則是「黃白色」。令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密教真言宗之金胎不二的教義,大悲胎藏生曼荼羅的蓮華部母「白衣觀音」與金剛界曼荼羅的蓮華部母「法波羅蜜(法金剛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在《佛說瑜伽大教王經》也將「白衣觀音」與大日如來的四親近(即四波羅蜜)之一的「法金剛女(Dharma-vajrī)」視為同一女尊。
在金剛頂瑜伽密教中蓮華部在六大中代表「火大」而顏色為「紅色」,因此金剛界曼荼羅中的蓮華部母「法波羅蜜(法金剛女)」為紅色膚色,而在一些經典中如《一切如來金剛三業最上秘密大教王經》以及《一切秘密最上名義大教王儀軌》等等,也將白衣觀音與「法波羅蜜(法金剛女)」視為同女尊,白衣觀音的膚色則與「法波羅蜜(法金剛女)」同樣為紅色,同時也代表六大中的「火大」而為大愛染慈悲的熾火,西藏密教的白衣佛母(Pāṇḍarā)之膚色也多為紅色。
(白衣佛母乃觀自在王如來一切能力的來源,即是Śakti)
最後,提一下各部母彼此間的對應關係,蓮華部母白衣觀音等於「法波羅蜜(法金剛女)」而於六大中代表「火大」,金剛部母Māmakī等於金剛波羅蜜(薩埵金剛女)而於六大中代表嫆「水大」,寶部母佛眼佛母(Buddha-locanā)等於寶波羅蜜(寶金剛女)而於六大中代表「地大」,羯磨部母三昧耶度母(Samayatārā)等於「羯磨波羅蜜(羯磨金剛女)」,如來部母虛空眼佛母(Ākāśa-locanā))等於「金剛界自在母」而於六大中代表「空大」,般若波蘿蜜多等於「本初佛母(普賢佛母)」而於六大中代表「識大」,如此「六大無礙常瑜伽,四種曼荼各不離,三密加持速疾顯,重重帝網名即身,法然具足薩般若,心數心王過剎塵,各具五智無際智,圓鏡力故實覺智」。
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