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繪師ベロベロ所造的「金剛夜叉明王像」。金剛夜叉明王即金剛牙菩薩,金剛牙菩薩又名金剛夜叉(Vajra-yakṣa)、大方便(Mahopāya)、大怖畏(Mahā-bhaya)、摧魔(māra-pramardi)、金剛峻(vajrogra)、金剛暴惡(Vajra-caṇḍa)、摧一切魔(Sarva-māra-pramardinā),依《理趣經》所述金剛牙菩薩即「能調智拳如來(Jñānamuṣṭiparigraha-tathāgata)」。「摧一切魔菩薩」乃羯磨部菩薩,「摧」的意思是「催破」、「粉碎」。所以摧一切魔菩薩具有將襲擊而來的邪魔災害都予以奮勇地摧破,使得眾生得享幸福的力量及作用。金剛牙代表『金剛藥叉方便怖畏三摩地智』,由於秘密加持之緣故,行者能摧毀天魔一切邪道,能戰勝無始煩惱怨敵。
- 金剛牙
唐密祖師不空三藏所翻譯的《金剛頂經》云:『爾時,婆伽梵復入摧一切魔大菩薩摩訶薩三昧耶。出生羯磨加持,名金剛三摩地,一切如來方便三昧耶,名一切如來心。從自心出。「嚩日囉藥乞灑」。從一切如來心纔出已,即彼婆伽梵持金剛,為眾多大牙器仗。出已,入世尊毘盧遮那佛心,聚為一體,生金剛牙形,住佛掌中。從彼金剛牙形,出一切世界微塵等如來身,作一切降伏暴怒等,為一切佛神通遊戲。一切魔善摧伏故,金剛薩埵三摩地極堅牢故,聚為一體,生摧一切魔大菩薩身,住世尊毘盧遮那佛心,說此嗢陀南:「奇哉大方便,諸佛之慈愍; 由有形寂靜,示作暴怒形。」時,彼摧一切魔大菩薩身,從世尊心下。依一切如來左月輪而住,復請教令。時,世尊入一切如來極怒金剛三摩地,一切如來調伏難調,盡無餘有情界施無畏,受一切安樂悅意故,乃至得一切如來大方便智神境通最勝悉地果故,則彼金剛牙器仗授與彼摧一切魔大菩薩雙手,則一切如來以金剛名號金剛暴怒。金剛暴怒灌頂時,彼金剛暴怒菩薩摩訶薩,以彼金剛牙器仗,安自口中,恐怖一切如來,說此嗢陀南:「此是一切佛,調伏諸難調; 金剛牙器仗,方便愍慈者。」』
「嚩日囉藥乞灑」為梵語「Vajra-yakṣa」的音譯。梵語「Vajra」是金剛的意思;「Yakṣa」即是夜叉(藥叉),《大日經疏》解釋「Yakṣa」是噉食的意思,夜叉能噉世間能食諸業垢等惡,不空三藏將梵語「Vajra-yakṣa」意譯為「金剛盡」,盡即是「噉食」的意思。一切如來將「大牙器仗(也就是金剛牙器仗)」授予摧一切魔菩薩,賜予名號「金剛暴怒」,並以金剛暴怒灌頂法為其灌頂,金剛暴怒的梵語為「Vajra-caṇḍa」亦意譯為「金剛忿」、「金剛暴惡」。金剛暴怒菩薩將金剛牙器仗安放在自己口中成為「金剛牙(Vajra-daṃṣṭra)」,恐怖一切如來,即是「大怖畏(Mahā-bhaya)」而能調伏一切剛強難以調伏的眾生,口中之大金剛牙器杖乃是一切如來方便心所生,能能噉食一切有情無始無明及諸執見而摧滅之,即為「金剛夜叉(Vajra-yakṣa)」的名號意義。宋代施護所翻譯的《一切秘密最上名義大教王經儀軌》云:『利牙食噉罪業者,滅諸煩惱義亦然,煩惱盡故妙用成,此即金剛牙菩薩』。
- 摧一切魔
唐密祖師不空三藏所翻譯的《理趣經》云:『時薄伽梵能調持智拳如來,復說一切調伏智藏般若理趣。所謂一切有情平等故,忿怒平等,一切有情調伏故,忿怒調伏,一切有情法性故,忿怒法性,一切有情金剛性故,忿怒金剛性。何以故?一切有情調伏,則為菩提。時摧一切魔大菩薩,欲重顯明此義故,熈怡微笑,以金剛藥叉形,持金剛牙,恐怖一切如來已,說金剛忿怒大笑心。』
依據不空三藏所翻譯的《理趣經釋》的說明,「能調伏持智拳(Jñānamuṣṭiparigraha)如來」乃「摧一切魔((Sarva-māra-pramardinā)菩薩」的異名,換言之即為不二一如之尊。「能調伏持智拳」的智拳為「牙印」,這是在憤怒時二手做出金剛拳,並屈伸小指和拇指以畏怖對方的姿態,能調持智拳如來」意味著能調伏又持智惠的拳印(牙印)的如來,說明「一切調伏智藏般若理趣」。即說明調伏一切的開悟境地,由於一切眾生安住於不變的大菩提心, 所以在對頑固難以教化的眾生忿怒之時,要根據這樣的菩提心,對一切平等,不能歧視對方。 一切眾生的本性是清淨的,所以對眾生忿怒的目的,應該是要讓其重新認識到自身本有的寶貴價值為正途, 而不是要一昧指責對方的缺點而忿怒,而是為了讓對方發掘其本身之優點才發怒。 一切眾生在本質是屬於真理,因此忿怒也應該根據本質而非用相對性的方式。 一切眾生具有如金剛一樣不會毀壞的永恆性,而生滅本來就是假的。 因此對眾生的忿怒也應該要站在永恆性的立場,也就是以長遠的觀點來忿怒才行。 這些觀點可歸納為「一切有情調伏」。要如何調伏不聽話的人呢?就是要用能使對方開悟的方法才行。 並不是因為自己一時的情緒不如意才叱責對方,而是因為菩提心而憐憫對方不走正路才發怒。 關於這四種忿怒──「一切有情平等故,忿怒平等」是金剛降三世明王的開悟境地,降三世明王是將大自在天踩在腳下。 「一切有情調伏故,忿怒調伏」是軍荼利明王的開悟境地,軍荼利明王是將他化自在天踩在腳下。 「一切有情法性故,忿怒法性」是馬頭明王(馬頭觀音)的開悟境地,馬頭明王是將梵天踩在腳下。 「一切有情金剛性故,忿怒金剛性」是火頭金剛明王的開悟境地,火頭金剛明王是將那羅延天踩在腳下。 那羅延天即毗濕奴,這些被踩在腳下者,都是印度教有名的天神。 忿怒並不是由於自己的利益、私慾、感情而發的,而是為了引導頓對方走入正道才發的。 真正的忿怒應該從對方的利益著眼,才能調伏對方。 最後由能調持智拳如來的分身摧一切魔大菩薩為了「重顯明此義故,熈怡微笑」 並「以金剛藥叉形,持金剛牙,恐怖一切如來已, 說金剛忿怒大笑心。」即金剛藥叉菩薩結牙印之形象,如下圖為金剛秘密曼荼羅中的金剛藥叉菩薩(女性身),手結金剛牙,熈怡微笑。
金剛忿怒大笑心『(haḥ)』,此梵字「haḥ」由因緣合和必生悅樂的「ha」與證真如大樂的「ḥ」所組成,代表「笑聲」,忿怒大笑心為超越忿怒的境地而寬懷地笑出聲來。修行此「調伏智藏般若理趣」可以在遇到對方惹怒自己時而要發怒時,仍然保持優雅的笑容。
冷靜地思考忿怒是否對於對方有好處, 這樣也就息怒了,所以在感受無法忍受而要生氣之時,儘量要保持大笑的忿怒。
(我凜美如畫,笑容可掬)
- 金剛夜叉明王
金剛夜叉明王梵名『Vajrayakṣa』乃日本真言密教五大明王之一。密教的明王本身源於夜叉族,在印度宗教傳統中『夜叉(Yakṣa)』又名為『祕密(Guhyaka)』是寶藏的守護者,居住在印度北方之彌盧山(Meru),彌盧山(Meru)也正是濕婆神與雪山神女夫婦修瑜伽行的岡仁波齊峰(Kailāsa)所在之地,即現實的喜馬拉雅山脈,別名為『祕密(Guhyaka)』的『夜叉(Yakṣa)』也正是大自在天・濕婆神(Śiva)與雪山神女(Pārvatī)的隨眾「群(Gaṇa)」之一類,群(Gaṇa)之主就是雪山神女(Pārvatī)之子「群主(Gaṇapati)・毘那夜迦(Vināyaka)」,群主在『密教(Shakta buddhism)』中即為金剛手普賢之化身。
在『密教(Shakta buddhism)』中別名為『祕密(Guhyaka)』的『夜叉(Yakṣa)』是如來的護衛,如唐密祖師善無畏於《 大日經疏》開示:「西方謂『夜叉(Yakṣa)』為『祕密(Guhyaka)』,以其身、口、意速疾隱祕難可了知故,舊翻或云『密迹(Guhyapāda)』。若淺略明義 ,『祕密主(Guhyakapati)』即是夜叉王(Yakṣarāja)也,執金剛杵常侍衛佛,故曰『金剛手(Vajrapāṇi)』。然是中深義,言夜叉者 ,即是如來『身密(kāya-guhya)』、『語密(vāg-guhya)』、『意密(mano-guhya)』,唯佛與佛乃能知之,乃至彌勒菩薩等,猶於如是祕密神通力所不及,祕中最祕,所謂心密之主,故曰『祕密主(Guhyakapati)』,能持此『印(mudrā)』,故云『執金剛(Vajradhara)』也。」由此可見,淺略義之金剛手,如前所述是指夜叉,因其一項手持金剛杵侍衛佛,故被稱作金剛手;深義之金剛手,則指表現大日如來身語意三密之金剛薩埵,是秘中最秘,因此又被稱作秘密主。
不空三藏所翻譯的《攝無礙大悲心大陀羅尼經計一法中出無量義南方滿願補陀落海會五部諸尊等弘誓力方位及威儀形色執持三摩耶幖幟曼荼羅儀軌(補陀落海會軌)》記載「金剛藥叉(明王)」為不空成就佛忿怒,不空成就佛的自性輪乃金剛藥叉菩薩之寂靜身即金剛牙菩薩。此外也附註穢積金剛為不空成就佛忿怒,自性輪為金剛業菩薩,所謂穢積金剛即鳥芻澁摩菩薩(烏樞沙摩明王)。因此日本真言密教之五大明王立金剛藥叉明王為北方羯磨部之明王,日本天台密教的五大明王則是立烏樞沙摩明王為北方羯磨部之明王。
在不空三藏所翻譯的《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陀羅尼念誦儀軌》記載『北方金剛藥叉菩薩摩訶薩,手持金剛鈴放瑠璃色光,與四俱胝藥叉往護其國 。解曰:「梵云藥叉此云威德,又翻為盡,能盡諸怨故,如彼經云摧一切魔怨菩薩也。依前法輪現勝妙身,事智圓滿得自在故,手持金剛鈴者,其音震擊覺悟有情,表以般若警群迷故。依教令輪現作威怒淨身金剛,示現四臂,摧伏一切可畏藥叉,常於晝夜伺求方便,奪人精氣害有情者令調伏故,放瑠璃色光者,顯能除遣藥叉等也,與彼北方多聞天王及將無量藥叉眾羅剎娑眾而為眷屬,與四俱胝菩薩往護其國。」』北方金剛藥叉菩薩摩訶薩,依教令輪現作威怒淨身金剛,與彼北方多聞天王及將無量藥叉眾羅剎娑眾而為眷屬。』所謂威怒淨身金剛即是金剛夜叉明王,因為是金剛夜叉明王利牙食噉一切罪障不淨所以稱為「威怒淨身金剛」,在此不空三藏解釋其形象為四臂。由金剛智三藏所翻譯《金剛藥叉瞋怒王息災大威神驗念誦儀軌》則記載金剛夜叉明王的形象為三面六臂大威忿怒。
- 大悲盡三昧
金剛智三藏所翻譯的《金剛峰樓閣一切瑜伽瑜祇經》之<金剛焰口降伏一切魔怨品>記載金剛界遍照如來住大悲盡三昧,所謂「盡」即「噉食」的意思,日本真言宗僧人澄豪所撰《總持抄》就解釋此為「大日如來入金 剛夜叉三摩地,噉食一切衆生惡業煩惱也」這是化他利物 之極底,乃大悲究竟之至極。在<金剛焰口降伏一切魔怨品>住金剛夜叉三摩地的大日如來偈誦曰:『有佛名金剛 大藥叉吞噉 一切惡有情 及無情等物 三世一切惡 穢觸染慾心 令彼速除盡 吞噉無有餘 汝金剛薩埵 一心聽此明 廣布諸有情 金剛盡明曰:「Om mahā-yakṣa vajra-satva jaḥ hūm vaṃ hoḥ praveśa hūṃ」(大夜叉呀!金剛薩埵呀!持四攝之德者呀!遍入呀!) 』(註:夜叉之用以「hūṃ」一字表示,此一字表煩惱斷盡開啟金剛界曼茶羅之世界。夜此名金剛食 主宰諸能摧 菩薩化身天 及正業受果....(略)....我今更說祕:「金剛藥叉形,六臂持眾器,弓箭劍輪印 及薩埵羯磨,五眼布忿怒,三首馬王髻,珠寶遍嚴飾....』偈誦說明金剛夜叉明王的三面六臂之形象,並且有五目。
(手持摩竭魚幢的愛金剛女)
依日本密教儀軌,金剛夜叉明王的三昧耶形為摩竭魚(Makara),「魔竭魚(梵語:Makara)」乃印度十二宮第十宮魔竭宮(對應於希臘羅馬十二宮的魔羯宮),因此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的最外院之南方即有魔竭宮,形象為幻想的「大魚」,在吠陀時期魔竭魚為「慾神Kāma」的象徵,代表男女的愛情與性慾,因此在金剛頂瑜伽密教中魔竭魚為「愛金剛女」的象徵代表「大悲愛染」。
愛金剛女亦為蓮華部母・法波羅蜜菩薩,依《金剛頂瑜伽金剛薩埵五祕密修行念誦儀軌》所言,她住,住大悲解脫,愍念無邊受苦有情,常懷拔濟施與安樂,手持魔竭幢,能淨意識緣慮於淨染有漏心,成妙觀察智亦名蓮華智,所謂「如蓮體本染,不為垢所染, 諸慾性亦然,不染利群生」,她又名「悲愍金剛菩薩(即悲愍金剛女)」,依《般若波羅蜜多理趣經大樂不空三昧真實金剛薩埵菩薩等一十七聖大曼荼羅義述》所言,悲愍金剛女以悲愍故,以愛念繩,普縛眾生未至菩提,終不放捨;亦如摩竭大魚吞啗所遇,一入口已更無免者,所以持此摩竭魚幢,而現其愛縛捨離俱幻平等智身,即《理趣經》十七清淨句所云「愛縛(Snehabandhana)清淨句是菩薩位:對異性的愛與激烈的擁抱,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日本真言宗僧人澄豪所撰《總持抄》解釋金剛夜叉明王的三昧耶形為摩竭魚(Makara),即『謂此明王入摩竭魚三摩地,噉食惡業衆生。摩竭魚者,海中大魚也。呑噉一切鱗類,無有餘。今金剛夜叉,呑滅一切惡業有情,簡捨業煩惱,施無漏聖財,佛大悲利物之義也。』並記載金剛夜叉明王之形象為「現三面六臂五眼忿怒形,眾寶遍嚴飾,遍身火焰燃如劫火, 第一手右持五股杵、左持金剛鈴;第二手左弓右箭;第三手左輪右劍。右腳舒踏蓮華, 左腳屈舉而下有蓮華」。其中三面表貪瞋痴三毒即法身般若解脫三德與胎藏三部圓滿之義,五眼代表金剛部的大圓鏡智、寶部的平等性智、蓮華部的妙觀察智、羯磨部的成所作智、如來部的法界體性智,即表金界五智圓滿,總顯兩部不二義。
繪師ベロベロ所造的「金剛夜叉明王像」則為三目六臂之夜叉女形象,手持金剛劍代表斷除一切戲論,手持金剛杵代表摧破一切煩惱障礙,雙手持弓與箭代表大愛染慈悲,手持金剛鈴代表般若波蘿蜜多,手持婆伽(Bhaga)取代金剛法輪,法輪乃破四魔,婆伽(Bhaga)亦是破四魔,所謂四魔即蘊魔、煩惱魔、死魔、天魔,而婆伽(Bhaga)即「女陰」代表出生一切如來的佛母般若波蘿蜜多。金剛夜叉明王的種子字為『(hūṃ)』,hūṃ是羯磨輪之種子,乃降伏義。 金剛夜叉以噉食為宗,故噉食一切惡業衆生,一害之心以大悲,一殺之心以利有情。又hūṃ字為五輪之為風輪種子故,風是摧破故,亦為降伏義。金剛夜叉明王真言:「Om mahā-yakṣa vajra-satva jaḥ hūm vaṃ hoḥ praveśa hū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