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密教六大】佛母般若波羅蜜多


密教中「女性本尊(iṣṭadevī)」代表「明(Vidyā)」、「總持(dhāraṇī)」、「三摩地(samādhi)」、「印契(Mudrā)」、「大慈(Mahā-maitrī)、大悲(Mahā-karuṇā)、大喜(Mahā-muditā)、大捨(Mahā-upekṣā)」、「般若波蘿蜜多(Prajñā-pāramitā)」、「佛母(buddhamātṛ)」、「真如(Tathatā)」、「理體(bhūta-tathatā)」、「法性(Dharmatā)」、「實際(bhūtakoṭi)」、「本際(koṭi)」、「空性(śūnyatā)」、「菩提(Bodhi)」、、「大圓滿(Mahā-śānti))」、「大手印(Mahā-mudrā)」、「智印(Jñāna-mudrā)」、「常波羅蜜多(Nitya-pāramitā)、樂波蘿蜜多(Sukha-pāramitā)、我波羅蜜多(ātma-pāramitā)、淨波羅蜜多(śubha-pāramitā)」。
佛母般若波蘿蜜多具有一百八名,如宋代密教施護所翻譯的《聖八千頌般若波羅蜜多一百八名真實圓義陀羅尼經》,此百八名皆代表般若波蘿蜜多之內涵真義,依歸納可分類如下之大項:

  1. 具有「根源」義:
    如:最勝般若波羅蜜多、如實生、一切佛母、出生一切菩薩、出生一切聲聞緣覺、長養攝持一切世間、出生諸禪定。
  2. 具有「智」義:
    如:一切智、一切相智、具一切智智。
  3. 具有「真如自性」義:
    如:實際、真如、無壞真如、無異真如、實性、自性、無性自性。
  4. 具有「空」義:
    如:空無相無願、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共相空、自相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諸法自性猶如幻夢。
  5. 具有「法」義:
    如:法性、法界、法定、法住、法無我、法相。
  6. 具有「離戲論」義:
    如:不顛倒、離心意識、無戲論、離戲論、過諸戲論、離十相語。
  7. 具有「神通」義:
    如:起作神通、作淨天眼、作淨天耳、作他心智、作宿命智、作漏盡智、運四神足、超過三界。
  8. 具有「功德」義:
    如:無盡福行具足、聖清淨、吉祥、諸根清淨、諸力具足、圓滿十力、十遍處莊嚴、妙住一切正遍知覺。
  9. 具有「不生滅」義:
    如:無起作、不生、不滅、不斷、不常。
  10. 具有「聖道法」義:
    如:運用智慧、安住四念處、具四正斷、嚴七覺知、示八聖道、施七聖財、圓滿九次第定、具十自在、安住十地、運用十智、善作調伏十種勝怨、善觀緣起、如陶家輪。
  11. 具有「無」義:
    如:無性、無等、無等等、無憍、無我、無攝藏、無所有、本來無所作、寂靜慧無所趣、無繫無染與虛空等。
  12. 具有「非」義:
    如:非眾生、非壽命、非長養、非士夫、非補特伽羅、非語言、非語言道、非一義、非多義、非來、非去、非尋伺、非無二。
  13. 具有「無二」義:
    如:無二、一切法同一味。

此百八名之起首讚頌是:「歸命最勝諸佛母,般若波羅蜜多法;過去未來及現在,一切諸佛從是生;善生諸佛為佛母,無性自性我清淨。」佛母般若般若波蜜多雖言具有「一百八名」,然而此「一百八名」是代表對她無量名之略舉,其實她是包含一切殊勝善法,般若波蘿蜜多作為生出一切諸佛之母,她是一切如來之理體,一切如來從她之真如法性所出生。

法爾六大──佛母般若波蘿蜜多的體
唐朝玄奘三藏所翻譯的《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說:「如地、水、火、風、空等相,甚深般若波蘿蜜多亦復如是。」誠如地大,廣大無邊為一切物之所依,為一切物生成之根本一樣,甚深般若波蘿蜜多亦復如是。如水大,其性由高而下,普為水族之歸處,又能濕潤萬物、生長萬物,甚深般若波蘿蜜多亦復如是。如火大能成熟一切物類,也能燒燬一切,不起我能燒之念,甚深般若波蘿蜜多亦復如是。如風大可增長一切物類,亦可摧破一切,甚深般若波蘿蜜多亦復如是。如空大無所不住,無染無著,甚深般若波蘿蜜多亦復如是。此處僅言說地、水、火、風、空等五大,至於第六大也就是「識大」,則般若波蘿蜜多即是「無垢識(amala-vijñāna)」,又依《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之《般若理趣分》可知,如一切有情皆如來藏,甚深般若波蘿蜜多亦復如是。
「識」的梵語是「Vijñāna」,此梵語的接頭詞是「Vi(分開、遠離、消失)」而動詞語根為「√jñā-9(認識、了知)」,因此「識(Vijñāna)」所指的是「認識主體處在和被認識對象(客體)分開或遠離的狀態下發起認識作用,亦即認識主處沒有扣緊或扣緊在被認識的對象去了知客體」,這種認識就像是戴上染污的眼鏡去認識對象,在瑜伽行唯識學派中「識(Vijñāna)」即是染污的認識,而無法如實認識「真理」。
在佛教中能被認識的對象稱為「法(Dharma)」,「法」的梵語是「Dharma」,本來是「法則」、「規律」、「原理」、「定理」、「真理」的意思,而佛教所謂的「法(Dharma)」,即蘊含兩種完全相反的意義,不論在說明「現象世界」,還是在說明現象背後所隱藏的「原理世界」,佛教都使用「法(Dharma)」這一詞。每一個物質或精神的現象,是為一法,而一切現象之發生,有其共同的法則、規律、原理、定理、真理,這是宇宙的真相,一切現象的本質,這也稱為「法(Dharma)」。由此「法(原理)」而彼「法(現象)」,正表示了佛教探索真理的思路,是由觀察可認知、認識的現象世界,從中理解、覺知超越現象世界的本質實相。不過這樣的法(現象)法(原理)通用,大乘佛教在論述現象和實相的關係,就不免令人混淆不清,於是「法(Dharma)」就專指「現象」而言,此外以「法性(Dharmatā)」來專指「實相」。例如彌勒菩薩所造的《辨法法性論》,論中的「法(Dharma)」專指一切法,即宇宙的一切現象;「法性(Dharmatā)」則是一切法的本性,也就是宇宙一切現象的原理,即本質實相,「法性(Dharmatā)」等同於「真如(Tathatā)」、「理體(bhūta-tathatā)」、「法性(Dharmatā)」、「實際(bhūtakoṭi)」、「本際(koṭi)」。
「般若波羅蜜多」的「般若」之梵語是「Prajñā」,此梵語是由接頭詞「Pra(向前方、前進)」與動詞詞根「√jñā-9(認識、了知)」構成的女性名詞,原意是「向某個對象前進去認識它」,即「全面地、直接地、徹底地去體驗而覺知某個對象,這個對象就是「法性(Dharmatā)」,理解宇宙一切現象的原理的「般若(Prajñā)」就是智慧;「般若波羅蜜多」的波羅蜜多之梵語是「pāramitā」,此梵語是由形容詞「pāramī(最高的、究極的)」和女性名詞接尾詞「tā」構成的女性名詞,為「圓滿、究竟」的意思,因此「般若波羅蜜多(prajñāpāramitā)」即為「圓滿究竟、全面地、徹底地理解宇宙真實與原理的智慧」。
「識(Vijñāna)」本身染污的認識,即認識的主題與被認識的客體中間隔了一曾汙垢,而僅能膚淺認識宇宙一切現象的「法(Dharma)」而無法覺知宇宙一切現象原理的「法性(Dharmatā)」,但是其實這種染污不是本有,而是外來的客塵,眾生皆有不被染污的第九識「無垢識(Amala-vijñāna)」,沒有染污的無垢識不是「認識主體處在和被認識對象被污垢所隔開的狀態下發起認識作用」而是「認識的主體」與「被認識的客體」彼此一如而主客俱泯,又真諦三藏在《十八空論》說明「無垢識(Amala-vijñāna)」就是「自性清淨心」,因此認識的主體是即「自性清淨心」,其所認識的客體是「法性(Dharmatā)」也就是「真如(Tathatā)」,境識俱泯之正觀唯識唯有「無垢識(Amala-vijñāna)」。如此,無垢識(Amala-vijñāna)」就是「般若波羅蜜多(prajñāpāramitā)」,智如不二,能證的「般若波羅蜜多」和所證的「真如理體」一如不二。
在《聖八千頌般若波羅蜜多一百八名真實圓義陀羅尼經》中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亦名「具一切智智(Sarvajñajñānavatī)」,《大日經》以地、水、火、風、空之五大來表現秘密內證之一切智智的境地云:「世尊!譬如虛空界離一切分別、無分別、無無分別。如是一切智智離一切分別、無分別、無無分別,世尊!譬如大地一切眾生依,如是一切智智,天、人、阿脩羅所依。世尊!譬如火界燒一切薪無厭足, 如是一切智智亦燒一切無智薪,無所厭足。世尊!譬如風界除一切塵,如是一切智智亦除去一切諸煩惱塵。世尊!喻如水界一切眾生依之歡樂,如是一切智智亦為諸天、世人利樂 。」
此說示譬喻之五大指示自由地列舉,與順序沒有關係,但依普通所謂地、水、火、風、空之次第來說:以地大為一切萬物所依;水是清涼而去熱惱,賜與一切之歡樂;火燒一切之無智薪;風除一切煩惱塵;空離一切分別,無染無著等,不外以五大象徵一切智智的體驗境地。唐密祖師善無畏三藏說明此云:「如世間之種子,以地、水、火、風為緣,因虛空無礙故,然後生成、若闕一緣不能增長。一切智性之如來種子亦復如是,即以一切智門之五義自為眾緣,能至菩薩妙果也。」以地、水、火、風、空之五大,來象徵一切智門之五義者,即是一切所依(地);清涼歡樂(水);燒一切之無智薪(火);除一切煩惱塵(風);與離垢無著(空)。《大日經》之<具緣品>則以「本不生、出過語言道、諸過得解脫,遠離於因緣,知空等虛空」來表明。
因此,一切智智的境地之所以為一切物所依,乃是超越一切對立,而包容一切本來不生不滅之絕對躰也。其清涼而予一切萬物歡樂的絕對喜悅之境地,是超越一切思議(即不可思議),故云「出過語言道」。燒一切無智薪,即能「諸過得解脫」;除去因緣相對之塵,即是「遠離於因緣」;離了一切分別之垢,即所謂「知空等虛空」。以此本不生、出過語言道、諸過得解脫、遠離於因緣、知空等虛空的一切智門之五義。依《大日經》之<具緣品>所說之真言道,以一字之真言來表示,如次:(A)、(Va)、(Ra)、(ha)、(kha)之五字門。這(A)字表本不生義,是阿耨多羅之梵語Anuttara(意思是無上)的字首;(Va)是語言之梵語Vac的字首;(Ra)是諸過塵垢之梵語Rajas之字首;(Ha)源自因緣的梵語Hetu之字首;(kha)是虛空之梵語Kha,加以(Va)、(Ra)、(ha)、(kha)各梵語所含的(A)韻,當處表示不生不滅不可得之境地,自然表示諸過得解脫、遠離因緣等義也。而此(A)、(Va)、(Ra)、(ha)、(kha)表現一切智門之五義,亦為地、水、火、風、空之五大之種字,即《大日經》所云「我即同心位,一切處自在,普遍於種種,有情及非情。(A)字第一命,(Va)字名為水,(Ra)字名為火,(ha)字名為風,(kha)字名為空。」此(A)、(Va)、(Ra)、(ha)、(kha)象徵一切智門之五義,乃降伏四魔當處的境地,(A)字明以一切法本不生「降伏蘊魔」;(Va)字門以出過語言道「降伏天魔」;(Ra)字門以諸過得解脫「降伏煩惱魔」;(ha)字門以遠離一切生死因緣「降伏死魔」;(kha)字門代表降伏此等四魔後得到如虛空無礙解脫之境地。《大日經》即以來自五字門之(A)、(Vi)、(Ra)、(ha)、(kha)之五字明為「四魔降伏滿足一切智智之金剛字句」,唐密祖師善無畏三藏說明「此五字印降四魔之真言句」,又說「本經(大日經)雖也三千五百偈,悉皆強調說此五字義」。五大、五喻、五義、五字們之關係如下:


日本密教祖師弘法大師以《大日經》的偈誦:「我即同心位,一切處自在,普遍於種種,有情及非情。(A)字第一命,(Va)字名為水,(Ra)字名為火,(ha)字名為風,(kha)字名為空。」闡釋「我即同心位」即是指「識大」,其他五大如上文所述,並以《大日經》的偈誦「我覺本不生,出過語言道,諸過得解脫,遠離於因緣,知空等虛空」來闡釋六大的深義。」如此「我即同心位」也就是「如實知自心」而得一切智智即為「我覺」而配屬『識大』,「因」位名識,果位名「智」亦為「無垢識(amala-vijñāna)」,智即「覺(Bodhi)」,「識」有了知之性質,有判斷或是決斷之作用,能以種種形為形,種種色為色, 同時「識」有摧破煩惱障礙之用,以用「覺了義(或摧破義)」之「(Hūṃ)」字為種子字以代表「識大」。弘法大師云:「六大無礙常瑜伽──體」闡述此六大即為《大日經》的所開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所代表的「法界體性」,稱為法爾六大──地、水、火、風、空、識(無垢識),六大相應相攝,融通無礙,即為「一切智智」之真實境地,「佛母般若波蘿蜜多(Prajñāpāramitā)」之法身即以「法爾六大」為體。
 

十七清淨句──佛母般若波蘿蜜多的相
唐密祖師不空三藏所翻譯的《大樂金剛不空眞實三摩耶經般若波羅蜜多理趣品(略稱《理趣經》)》開顯佛母般若波蘿蜜多的實相,因此又稱《實相般若波羅蜜多經》闡述一切法自性清淨般若波蘿蜜多法門,而說「十七清淨出生句般若波蘿蜜多理趣」:

 

  1. .妙適清淨句是菩薩位:男女交合絕妙恍惚之際,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2. 欲箭清淨句是菩薩位:慾望如飛矢般訊速激烈地作用,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3. 觸清淨句是菩薩位:男女的相互撫摸,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4. 愛縛清淨句是菩薩位:對異性的愛與激烈的擁抱,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5. 一切自在主清淨句是菩薩位:男女相擁而滿足,自世間的一切解脫,成為自由的主體,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6. 見清淨句是菩薩位:心存慾望觀看異性,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7. 適悅清淨句是菩薩位:男女交合吟詠玩味舒適的快感,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8. 愛清淨句是菩薩位:男女之愛情,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9. 慢清淨句是菩薩位:以身接受上述一切,因而生出自傲之心,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10. 莊嚴清淨句是菩薩位:裝飾也是清淨菩薩境界。
  11. 意滋澤清淨句是菩薩位:男女彼此縱情思慾之喜悅,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12. 光明清淨句是菩薩位:心滿意足而閃耀光芒,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13. 身樂清淨句是菩薩位:身體的快樂,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14. 色清淨句是菩薩位 :現實世界的萬物,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15. 聲清淨句是菩薩位:現實世界的聲音,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16. 香清淨句是菩薩位:現實世界的香氣,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17. 味清淨句是菩薩位:現實世界的滋味,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理趣經》總結以上以上十七清淨句云:「何以故?一切法自性清淨故,般若波羅蜜多清淨。」佛母般若波蘿蜜多為一切法自性清淨之實相,她生出如來部、金剛部、寶部、蓮華部、羯磨部之曼荼羅諸尊,此即《理趣經》所說的平等金剛出生般若波蘿蜜多理趣:「薄伽梵無量無邊究竟如來,為欲加持此教令究竟圓滿故,復說平等金剛出生般若理趣──(如來部曼荼羅)。所謂般若波羅蜜多無量故,一切如來無量──(金剛部曼荼羅);般若波羅蜜多無邊故,一切如來無邊──(寶部曼荼羅);一切法一性故,般若波羅蜜多一性──(蓮華部曼荼羅);一切法究竟故,般若波羅蜜多究竟──(羯磨部曼荼羅)。金剛手!若有聞此理趣,受持讀誦思惟其義,彼於佛菩薩行皆得究竟。」
又《理趣經》所云「欲箭清淨句是菩薩位」至「味清淨句是菩薩位」等之十六清淨句對應「慾、觸、愛、慢」之金剛女,根據唐密祖師不空三藏所翻譯的《金剛頂瑜伽金剛薩埵五祕密修行念誦儀軌》,慾金剛女金剛波羅蜜(亦名薩埵金剛女)乃金剛部之部母代表大圓鏡智、觸金剛女即寶波蘿蜜(亦名寶金剛女)乃寶部之部母代表平等性智、愛金剛女即法波羅蜜(亦名法金剛女)乃蓮華部之部母代表妙觀察智、慢金剛女即羯磨波羅蜜(亦名羯磨金剛女)乃羯磨部之部母代表成所作智。金剛頂瑜伽密教之十八會的第一會『一切如來真實大乘現證大教王』之<金剛界品>、<降三世品>、<遍調伏品>、<一切義成就品>等四品所開顯四智菩薩之境界,即即<金剛界品>之六種曼荼羅開顯「出生金剛部諸尊的金剛部母・金剛波羅蜜(薩埵金剛女,梵名:Satva-vajrī)」;<降三世品>之十種曼荼羅開顯「出生寶部諸尊的寶部母・寶波羅蜜(寶金剛女,梵名:Ratna-vajrī)」;<遍調伏品>之六種曼荼羅開顯「出生蓮華部諸尊的蓮華部母・法波羅蜜(法金剛女,梵名:Dharma-vajrī)」、<一切義成就品>之六種曼荼羅開顯「出生羯磨部諸尊的羯磨部母・羯磨波羅蜜(羯磨金剛女,梵名:Kama-vajrī)」。日本密教祖師弘法大師所云「四種曼荼各不離──相」,最深密意就是指<金剛界品>、<降三世品>、<遍調伏品>、<一切義成就品>四曼曼荼羅所開顯四部部母之四種智印(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其數無量,一一量同虛空,彼不離此,此不離彼,猶如空光無礙不逆,故云四種曼荼各不離,不離即是即義。弘法大師在《十住心論》中說:「秘密莊嚴住心者,即是究竟覺知自心之源底,如實證悟自身之數量,所謂胎藏海會曼荼羅,金剛界會曼荼羅,金剛頂瑜伽十八會曼荼羅是也。如是曼荼羅各個有四種曼荼羅、四智印等。言四種者,摩訶(大)、三昧耶、達摩(法)、羯磨(以上四種特指<金剛界品>六種曼荼羅之四種)是也。四種曼荼羅,其數無量,剎塵非喻,海滴何比。」所謂祕密莊嚴心,ˋ正是曼荼羅的世界,闡釋四智印,四部部母所代表的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合為「法界體性智」即是在我等身心之中,我等身心即是曼荼羅的世界。

破一切煩惱四魔──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的用
唐密祖師善無畏三藏在《大日經疏》說明梵語「Bhaga(音譯為「薄伽」)」在帝釋天所造聲明論裡,稱女人為「Bhaga」,具有「欲求成就因緣,能平息一切煩惱的意義,又生命是從女人所出生的意義」,善無畏三藏並進一步說明・在此所謂「女人(Bhaga)」就是佛母般若波蘿蜜多,金剛頂瑜伽密教就是採用此義,具有通達一切法的無礙知見之聖人皆是由佛母般若波蘿蜜多所出生,因此有志求因緣能與佛母般若波蘿蜜多相應,令一切煩惱平息、不再有悖離真理的戲論,這超越世間女人給予男人止息煩惱的欲樂,這就是金剛頂瑜伽密教的《理趣經》所言的大慾大樂。然而,根據唐密祖師不空三藏之開示「Bhaga(音譯為「薄伽」)」在金剛頂瑜伽密教的意思其實是「女性生殖器」的意思,不空三藏在《金剛頂經瑜伽十八會指歸》所言「第十五會名祕密集會瑜伽, 於祕密處說,所謂喻師婆伽處說,號般若波羅蜜宮」,喻師婆伽是「金剛喻師婆伽之略」還原梵文為「Vajrayoṣidbhaga」=「Vajra-yoṣit(金剛女的)」+「bhaga(女陰)」, 即「金剛女的女陰」,也就是「佛母般若波羅蜜多」, 因為「bhaga(女陰)」能平息煩惱轉為大樂,又能從中生出如來,即為「佛母般若波羅蜜多」。

根據印度醫學書《阿育吠陀(Āyurveda)》在女性性器官的解說中,女人的外生殖器(陰道口、陰蒂、大陰脣、小陰唇、陰道前庭)稱為「Bhaga(音譯為「薄伽」)」主要為性交做愛;子宮稱為「Garbhāśaya」,也可稱為「Garbha」,只是Garbha也有子宮內孕育的胎兒的意思;陰道則稱為「Yoni」,「Yoni」也可以作為女性生殖器整體之名稱,在女神教(Shaktism)中,「Yoni」即為「大自在女神(Maheśvara)」、「本初最高性力(Ādi Parāśakti)」,在密教中則主要以「Bhaga」作為女性生殖器整體的名稱,也是佛母般若波蘿蜜多之名,有破除一切煩惱的大樂和孕育如來的意義。
佛陀十號之一的「Bhagavān(薄伽梵)」就是因為住有「Bhaga(「女陰」即「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之中, 「vān」即「住有」的詞性為男的語尾字,活在「Bhaga(「女陰」即「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之中而得解脫煩惱的自在大樂。宋代法護三藏所翻譯《一切如來金剛三業最上祕密大教王經》對應於金剛頂瑜伽十八會之第九會『一切佛集會拏吉尼戒網瑜伽』,在<金剛部序品>就說:「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一切如來身語心金剛喻施婆倪數祕密中祕密出生妙三摩地。」金剛喻施婆倪數的梵文就是前述的「Vajrayoṣidbhaga」即「金剛女的女陰」,此金剛女為一切如來身語心三密,三密相應即身成佛,薄伽梵住於她的女陰其中也就是活在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的大自在之中,如《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所云「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度一切苦厄」。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之名「Bhaga(音譯為「薄伽」)」,也具有破四魔的意思,所謂四魔即五蘊魔、煩惱魔、死魔、他化自在天子魔,在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的妙智慧中能破除四魔得到究竟大樂。

空性(śūnyatā)
梵語「śūnyatā」是形容詞「śūnya」的名詞化,可以翻譯成「空」或是「空性」。梵語śūnyatā的動詞字根為「√Vi(√ū)」此動詞字根具有膨脹、增長、成長的意思,如女陰(女性生殖器)中的子宮膨脹而中空,外有內無而非有亦非無的狀態就是「śūnyatā(空、空性)」。若從陰道口往內看,則是「裏頭什麼都沒有的空無」,因此「śūnyatā(空、空性)」引申有空無、沒有的意思。

因此梵語「śūnyatā(空、空性)」具有兩個含意:

  1. 如子宮的中空(外有內無→非有亦非無的狀態)
  2. 空無、不存在、沒有(否定義)

在佛教中「śūnyatā(空、空性)」有雙重教義:

  1. 「自性空(svabhāva-śūnyatā)」:勝義自性,即一切法的真實自性是「空(śūnyatā)」而不是沒有自性,而一切法的真實體性就是「空性(śūnyatā)」也就是「真如(Tathatā)」、如來藏(Tathāgatagarbha),日本密教以法界六大開顯此「空(śūnyatā)」,又禪宗所言自性能生萬法,自性即指此『自性空』。
  2. 無自性(niḥsvabhāva),所以是「空(śūnyatā)」:因為沒有自性,也就是沒有實體,因此是「śūnyatā(空、空性)」也就是並非真實的存在,如眾生身心現象的一切煩惱並非真實的存在,因此可以除去。

在《大般若波蘿蜜多經》中有所謂的「他性空(parabhāva-śūnyatā)」也就是「他自性空(parasvabhāva-śūnyatā),《大般若波蘿蜜多經》言:「云何他性由他性空?謂一切法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法、法住、法定、法性、法界、法平等性、法離生性、真如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實際,皆由他性故空,是謂他性由他性故空。」意思是說,不管佛出世還是不出世,法性、法界等永恆真理仍是存在的,因為這些真理別於「無自性」而是「自性空」,因此所言「他性空」的『他』是指一切法的真實體性,現象背後的真實是超越緣起的「有(bhāva))」與「無(abhāva)」,從無始以來就已存在,真實不虛。「無自性」所指的眾生身心現象的一切煩惱,因為沒有自性即無實體,因此能更止息,止息一切煩惱就是「涅槃(nirvāṇa)」而證得「自性空(svabhāva-śūnyatā)」而常、樂、我、淨四波蘿蜜多滿足。因此從修行的角度來看,「自性空(svabhāva-śūnyatā)」的「空(śūnyatā)」等於止息一切煩惱痛苦的「涅槃(nirvāṇa)」,在密教中稱此為「大樂(Mahāsukha)」而為金剛頂瑜伽密教所闡述之中及殊勝之真理,如此秘密法門,即能成就諸佛自性(即空性)、六大無礙相應而即身成佛。
金剛頂瑜伽密教之「一切如來心祕密之十六尊女性菩薩(出自金剛秘密曼荼羅)」對應「從晦、朔至望之月的十六分」,也代表以「般若波蘿蜜多破」無自性(niḥsvabhāva)的煩惱之一分,證「自性空(svabhāva-śūnyatā)」之一分,自性空與佛母般若波蘿蜜多亦是一如不二,而至月圓十六分滿足「大樂(Mahāsukha)」即身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