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治寶山淨泉寺的慈悲愛染之聖觀音菩薩


治寶山淨泉寺於二月授予之觀音御朱印,二月的節日有灑豆祛鬼的節分,所以馬頭觀音扮成災厄之鬼娘 (おにむすめ)模樣~相當可愛!!男女相愛的西洋情人節也落在二月,所以聖觀音菩薩扮成慈愛("大慈悲愛染")的人妻模樣,展現實相般若波羅蜜多所言『愛清淨句是菩薩位:男女夫婦之愛,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如華人地方寺廟多以出生一切連華部尊的『聖觀音母白衣觀世音』為一切觀音之主尊、本尊,日本也多以『聖觀音母白衣觀世音』為一切觀音之主尊、本尊而尊為稱聖觀音菩薩,治寶山淨泉寺即是如此。
在「金剛頂瑜伽密教(也就是金剛頂瑜伽十八會構成的密教體系)」中蓮華部母白衣觀世音「又名一切如來蓮華部中一切上首明妃」、「愛樂母(Rāgarati)」,也就是以「男女夫婦愛情乃清淨菩薩境界」為法喜的佛母尊(Bhagavatī),此即玄奘三藏法師所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十會般若理趣分》之『般若波羅蜜多一切法平等性觀自在妙智印甚深理趣清淨法門』所述:一切貪欲本性清淨極照明故,能令世間瞋恚清淨 ;一切瞋恚本性清淨極照明故,能令世間愚癡清淨;一切愚癡本性清淨極照明故,能令世間疑惑清淨;一切疑惑本性清淨極照明故,能令世間見趣清淨;一切見趣本性清 淨極照明故,能令世間憍慢清淨;一切憍慢本性清淨極照明故,能令世間纏結清淨 ;一切纏結本性清淨極照明故,能令世間垢穢清淨;一切垢穢本性清淨極照明故,能 令世間惡法清淨;一切惡法本性清淨極照明故,能令世間生死清淨;一切生死本性清淨極照明故,能令世間諸法清淨;以一切法本性清淨極照明故,能令世間有情清淨 ;一切有情本性清淨極照明故,能令世間一切智清淨;以一切智本性清淨極照明故 ,能令世間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最勝清淨。」  
如來開釋『得聞如是般若波羅蜜多清淨理趣信解、受持、讀誦、修習,雖住一切貪、瞋、癡等客塵、煩惱、垢 穢聚中,而猶蓮華不為一切客塵、垢穢、過失所染,常能修習菩薩勝行,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所譯《實相般若波羅蜜經》之『一切法平等性觀自在智印實相般若波羅蜜法門』云『所謂一切世間貪性清淨瞋性清淨。一切世間貪性清淨瞋性清淨故。 一切世間垢性清淨罪性清淨。一切世間垢性清淨罪性清淨故。一切世間法性清淨眾生 性清淨故。一切世間法性清淨眾生性清淨故。一切世間智性清淨。一切世間智性清淨 。即般若波羅蜜清淨』。
如來開釋:『若有人得聞此一切法平等觀自 在智印實相般若波羅蜜法門。受持讀誦正念修習。是人雖在五欲塵中。不為貪欲諸過所染。譬如蓮華雖在淤泥非泥所著。乃至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唐密祖師不空阿闍黎翻譯的《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昧耶經般若波羅蜜多理趣分》之『一切法平等觀自在智印出生般若理趣 』:『所謂世間一切欲清淨故。即一切瞋清淨。世間一切垢清淨故。即一切罪清淨。世間 一切法清淨故。即一切有情清淨。世間一切智。智清淨故。即般若波羅蜜多清淨。』
如來開釋:『若有聞此理趣。受持讀誦作意思惟。設住諸欲猶如蓮花。不為客塵諸垢所染。 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宋朝密教法賢阿闍黎翻譯的《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之『一切法平等觀自在智印般若波羅蜜多法門』:『煩惱清淨故。諸垢亦清淨。一切垢清淨故。一切罪亦清淨。諸法清淨故。一切眾生亦清淨。 一切智清淨故。般若波羅蜜多亦清淨。若人於此清淨法門。受持讀誦記念思惟。是人雖常處貪欲法中。離諸煩惱譬如清淨蓮花不染諸垢。當速得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偈曰『譬如妙色蓮,處泥常清淨,貪瞋癡本性,無染亦如是,所有一切法,應如是觀察, 諸法本清淨,當滅諸煩惱,常在諸三昧,成佛一切智,證如是法已,是名觀自在。』 

作為觀自在母的『觀音母白衣觀世音』即為「一切法平等觀自在智印般若波羅蜜多」。又以上經文所謂『貪』,梵文為『Rāga』亦翻譯為『愛染』,此梵字是由動詞語根√raj-4重音化而變成rāj,然後rāj中最後一個字母j變成k,接著加名詞語基構成音a,但因為k是無聲子音,而其後要加的a卻是母音,所以k必須再變成有聲子音g,如此購成名詞『Rāga』。即非常愛戀某個對象,如世上男女刻骨銘心之愛情,因此『Rāga』就是男女愛戀之情而為『愛染』,在密教藉由般若波羅蜜多,男女愛情就是清淨的菩薩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