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天照大神與幽顕論

在NCKU圖書館借了這本《アマテラス神話の変身譜》

在最後一章「システムとしてのアマテラス──近世の神々の水脈から=山下久夫」

裏頭提到了本居宣長與平田篤胤對天照大神之觀點與屬性定位。

 

本居宣長認為太陽之女神天照大神是宇宙間無比尊貴之神,

遍照天地六合,四海萬國皆蒙受她的恩惠之光。

天照大神作為高天原「神生祖女君(かむあれおやめぎみ)即大祓詞所云神漏美(かむろみ)」,

治理「顯國(うつしくに)」,又顯國與黃泉國相分(存在境界線),

天照大神治顯(あしはにごと)、須佐之男則治幽(かみごと),子孫依其分配所治,即幽顯分治論。


本居宣長的幽世(かくりよ)即黃泉國(よみのぐに),即伊邪那美所治之國度,

亡者皆無可避免前往黃泉國

須佐之男之子孫大國主命在讓國後治「幽(かみごと)」即「幽事(かくりごと)」,

即神靈冥冥之中決定與所為之事,可說就是人們旦夕禍福皆由司幽事之神所掌,

至於天照大神所治顯(あしはにごと),即顯露之事,人們所生活於現實世界之事,

但是,從人的命運由治幽之神所掌,則顯事終歸於幽事.....

如此一來,天照大神的系統也終被大國主命治幽事的系統所涵蓋,

天照大神君權力被架空,アマテラス 大ピンチ!(笑)

此章之作者認為本居宣長的學生平田篤胤查覺到天照大神所面臨系統危機,

所以將顯國(うつしくに)設定為包括「顯明世(うつしよ)」與「幽冥世(かくりよ)」,二者是一體

不存在真實的境界分隔線,處於顯明世看不到幽冥世(照亮處無法見到光照不到的暗黑處),


但是幽冥世的人卻可見顯明世(暗黒處卻可見到照亮處),所以處於幽冥世更可見顯國之整個面貌。

在這樣的詮釋下,天照大神司掌之顯國(うつしくに)就包括幽與顯而無可避免地包含大國主之職責,

這是此章作者之主張(姑且做為參考),也說明幽顕之系統分類,在日本國學是多麼不穩定。

然而,本田篤胤所云幽世不是黃泉國,人死後不是前往黃泉國而是前往大國主命主宰的「幽冥界(かくりよ)」

另外,關於神漏美(かむろみ),平田篤胤認為是神產巢日神,為萬物之創生女神、世界之主宰女神,

在幽顕論中,司掌「神事(かみごと)」之「幽事(かくりごと)」

地位更高於治幽事而為幽冥大神的大國主命,基本上神産巢日神就是幽世之根源神,

在平田篤胤認為「幽世」就是顕國真正的本世下,其崇高性亦不可言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