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衣替え(更衣)

「衣替え(更衣)」是配合季節改變服飾,最早始於平安時期在宮中所舉行的一項稱為「更衣」的例行儀式。

現在大多在每年六月一日跟十月一進行更衣(分別更換為夏衣與冬衣),

不過從前則是在農曆四月一日改變夏天的裝扮、十月一日換冬季服飾。

江戶時代的幕府給武士訂定了每年四次的更衣日(農曆四月一日、五月五日、

九月一日、十月一日),而這個作法後來也深入民間。


現在日本的神社每年還會舉行兩次更衣祭,為神明換上適合祭節的服裝。


不過,在祭祀木花咲耶姫命的日向國總社「都萬(「つま」即「妻」)神社 」,

則於每年的七月七日舉行七夕更衣祭,為木花咲耶姫命之御神体更換神衣與化粧,

即年年重現「記紀神話」之木花咲耶姫命嫁給天孫之場景,

然而是說「七夕(たなばた)」一夜神妻的「棚機津女(たなばたつめ」更為貼切。

古代日本在七夕之日,在七月七日夜為了要迎神,迎接遠到而來的神而在水邊搭個棚子,

由稱為「棚機女-(たなばたつめ)」的神聖巫女紡織布儀式,以迎請神明而為「一夜神妻」。

『日本書紀』「神代下第九段一書第六」
天孫又問曰「其於秀起浪穗之上、起八尋殿、而手玉玲瓏、織經之少女者」
(かの先立つる浪穂の上に、八尋殿(やひろどの)を起(た)てて、
手玉も、もゆらに、機織る少女)
是誰之子女耶。答曰、大山祇神之女等、大號磐長姫。少號木花開耶姫。
亦號豐吾田津姫、云云。皇孫因幸豐吾田津姫。則一夜而有身。

此即為日本書紀以木花之佐久夜姬對「棚機津女(たなばたつめ)」的描寫,天孫瓊瓊杵尊到了水邊,

見到波浪上的八尋長的宮殿.在那有一位「手玉垂搖、正在織布的少女」,

問了是誰家的姑娘,而得到回答後,一夜與年少的處女共枕使她懷有身孕,

這即是棚機女一夜神妻的描述。

關於這段內容每年都會再介紹一次,所以在就不再說明,或是等日本七夕會再補充說明。

(美少女遊戲IZUMO中男主人公夢境的巫女,也具有此意味在,

在此作中男主人公也正是她所召喚的”神(正確說是イザナミ之子)”,也是她一直思慕的命運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