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金剛妻(Vajra-bhāryā)、酤羅佛母(Kurukullā)、嬉戲女(Lalitā)


我所供奉之金剛秘密曼荼羅的「金剛妻」 (Vajra-bhāryā),因為「自身能染著,無縁大悲曾無間斷」,又名「金剛愛」(Vajra-Rāgā 或)。「Rāgā」是梵語「Rāga」的女性形,表示「金剛愛」(Vajra-Rāgā)為女尊,梵語「Rāga」具有「依戀於慾望之對象」的意思,表示金剛妻對眾生大愛染慈悲而依依不捨,眾生尚未度盡而不入涅槃的意義,是以《理趣經》云:「菩薩勝慧者,乃至盡生死,恒作眾生利,而不趣涅槃。 般若及方便,智度所加持,諸法及諸有,一切皆清淨。 慾(Rāga)等調世間,令得淨除故,有頂及惡趣,調伏盡諸有。如蓮體本染(Rāga),不為垢所染, 諸慾(Rāga)性亦然,不染利群生,大慾(Māha-Rāga)得清淨,大安樂富饒, 三界得自在,能作堅固利。」慾(Rāga)調伏世間眾生,令眾生解脫塵垢煩惱而得清淨大樂,因此「金剛妻」又名「能調伏女」(Vaśaṃ-karī)與大樂女(Mahā-sukhā),這也是《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三昧大教王經》屬於蓮華部的<遍調伏品>之法門,即蓮華部母法波羅蜜多所云:『大哉一切正覺尊,大法金剛我清淨,由本自性清淨故,令諸愛染悉無垢』。

「金剛妻」 (Vajra-bhāryā)手持慾弓與慾矢,因此名為金剛慾女(Vajra-kāmā)、諸慾自在女(Kāmeśvarī)以及「Mahārāginī」(大愛染女),這即是《理趣經》所云:「菩薩摩訶薩大慾(Māha-Rāga)最勝成就故,得大樂最勝成就,菩薩摩訶薩大樂最勝成就故,則得一切如來大菩提最勝成就,菩薩摩訶薩得一切如來大菩提最勝成就故,則得一切如來摧大力魔最勝成就,菩薩摩訶薩得一切如來摧大力魔最勝成就故,則得遍三界自在主成就,菩薩摩訶薩得遍三界自在主成就故,則得淨除無餘界一切有情住著流轉,以大精進常處生死,救攝一切利益安樂,最勝究竟皆悉成就。」
「金剛妻」 (Vajra-bhāryā)的種子字為(hoḥ),表因業瀑流即涅槃之義,這也是歡笑以歡喜的意思。真言:「Oṃ ahoḥ sukhā」歸命奇哉!妙樂女。

酤羅佛母(Kurukullā)

我所供奉之酤羅佛母(Kurukullā),佛母的名稱酤羅(Kuru)源於北印度喜馬偕爾邦的酤魯地區,此地區也是大自在天夫婦(濕婆與雪山神女)的聖地,酤羅佛母的梵名Kurukullā即是酤羅地方族群Kuru-kula)的女神(Devī),她被視為雪山神女(Pārvatī))所化身的十尊大明母(Mahāvidyā)之一「Lalitā」(嬉戲女)的一種形式,酤魯達山谷(Kulluta)之名即來自酤羅佛母(Kurukullā),在金剛頂瑜伽密教中酤羅佛母(Kurukullā)是蓮華部之女尊,她的種子字即為蓮華部母法波羅蜜多之種子字「hrīḥ」,如《佛說大悲空智金剛大教王儀軌經》所云:「「我今於十二廣大儀軌中略說酤羅菩薩於諸眾生速疾成就信愛之法:從紇哩(hrīḥ)字觀想本尊,紅色四臂手執弓箭,持優鉢羅華及蓮華鉤,如是觀想於三界中而為信愛。」因此,酤羅佛母(Kurukullā)也被視為「蓮華部母法波羅蜜多」或是「觀音母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的變化身,《一切祕密最上名義大教王儀軌》所言「白衣菩薩(觀音母白衣觀自在)」為火大,即是此熾盛大悲愛染火。
在西藏密教又稱酤羅佛母(Kurukullā)為作明佛母(vedamātā),此名稱符合酤羅佛母在女神教為「Lalitā」(嬉戲女)的一種形式而為大明母(Mahāvidyā))之一,以及在金剛頂瑜伽密教中酤羅佛母(Kurukullā)作為蓮華部母法波羅蜜多的變化身,蓮華部母法波羅蜜多也正是聚集般若波羅蜜多之妙女身,「蓮華部」(亦名法部)於金剛頂瑜伽密教即代表「愛染」
酤羅佛母(Kurukullā)的形象為一目四臂,膚色為大慈悲愛染的「紅色」,代表敬愛方便波蘿蜜蜜多(懷業),讓眾生身心自在,並自在攝受一切眾生,得到殊勝大樂,豐滿胸乳如十六歲少女堅挺高聳,手持鈎、索、弓、箭。

酤羅佛母(Kurukullā),她被視為二十一度母之一,也被稱為紅度母(Rakta-Tārā),紅度母有二種形式,其一持金剛鉤(見),另一尊是在此等同酤羅佛母(Kurukullā)的紅度母(Rakta-Tārā)。一目雙臂的酤羅佛母(Kurukullā)左手持蓮華,蓮華上有弓箭,代表蓮華愛染的清淨智慧。 即如金剛愛染云:『此是一切大覺尊,(愛)染智清淨無暇穢,以彼(愛)染害清淨,是故常施諸安樂』以及和《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云『離慾調世間,未為清淨法,云何清淨法,謂大慾大樂,諸慾清淨故,而成於大樂』。也就是慾箭來調伏世間,清淨而成就大樂。
酤羅佛母(Kurukullā)的種子字為(hrīḥ),代表處於一切慾望(sarva-rāga)之中,則如蓮華(padma)一樣,不被慾望之煩惱所染污,立即證得無上正等菩提,即身成佛,此種子字也正是「觀照諸法無染一切清淨法門眾色蓮花心明」(rāga-adi-nirlepatām avalokayann idam sarava-jagad-viśva-rūpa-padmaṃ nāma hṛdyam abāṣhata」)即眾生之心即如蓮體本愛染不為煩惱所染,如《一切佛攝相應大教王經聖觀自在菩薩念誦儀軌》之偈云:「譬如清淨妙色蓮,雖生泥中不可染,如是眾生處煩惱,悉得清淨於三界」
(hrīḥ)──『(ha):一切法因不可得,「慾」本清淨』、『(ra):一切法離塵,塵者所謂五塵,亦名能取所取二種執著,「垢」本清淨』、『(ī)一切法自在不可得,「法」本清淨』、『(aḥ):涅槃。由覺悟諸法本不生,「智」本清淨,即般若波羅蜜多清淨』所組成,即「自覺(Hrī)」世界之本性一切清淨。《佛說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清淨諸煩惱三昧大儀軌分>云:「譬如妙色蓮, 處泥常清淨, 貪瞋癡本性, 無染亦如是。 所有一切法, 應如是觀察, 諸法本清淨, 當滅諸煩惱。 常在諸三昧, 成佛一切智, 證如是法已, 是名觀自在。」
酤羅佛母(Kurukullā)之真言:「Oṃ Kurukulle Hrīḥ Svāhā」。

 「Lalitā」(嬉戲女)
前述金剛妻(Vajra-bhāryā)與酤羅佛母(Kurukullā)可說皆源自印度女神教的「Lalitā」(嬉戲女),「Lalitā」(嬉戲女)是十尊「大明母」(Mahāvidyā)之一,她是Ādi-parāśakti(本初最高性力)之顯現,也是雪山神女(Pārvatī)之變化身,她又名「Tripura Sundarī」(三城美女),所謂「三城」(Tripura )指的是「意」(Manas)、「覺」(Bodhi)、「心」(Citta),在這三界中她是最美麗的女神,也就是圓滿究竟的智慧。她能滿足一切生命慾求給予愛樂,因此名為「愛慾自在女」(Kāmeśvarī)。

她是永遠處於十六歲的少女神而名為Ṣoḍaśī(十六歲女),十六象徵著「絕對」與「圓滿」,她的妙女身集聚創造、養育生命的一切特性,乃是包容一切的大母神,她的膚色為金色(《十六歲少女神密續(Ṣoḍaśī-Tantra)》之記載)或是紅色(《時間女神往事書(Kālikā-Purāṇa)》之記載),三目四臂,豐滿胸乳如十六歲少女堅挺高聳,手持鈎、索、弓、箭,如下圖:

「Lalitā」(嬉戲女)也就是「Tripura Sundarī」(三城美女)代表完全真實的景象(諸法實相)及開悟(菩提),展現了所有女神的一切,她就是Ādi-parāśakti(本初最高性力)之顯現。 女神在人界的居住地是喜馬拉雅山之巔,真正的居住所是超越宇宙之外的Maṇidvīpa(摩尼寶珠之聖島)周圍由甘露之海所圍繞。女神的妙身如旭日東升的太陽般閃耀,有著高聳豐滿的胸部和纖纖細腰,她手上拿著鉤、索、弓、箭。

「Lalitā」(嬉戲女)的象徵為「Srī yantra」又名「Srī cakra」(吉祥輪),乃一種以九個大三角形交錯成四十三個小三角形,外圍再分別環繞兩層八個和十六個蓮花的神聖圖騰。

象徵女神的子宮所孕育的整個宇宙,也就大悲愛染胎藏,這表示 「Lalitā」(嬉戲女)是超越宇宙的一切本初與終末之大母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