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一心寺】第三十一番・觀世音菩薩~桃羽~


一心寺「三十三観音さま企劃」之第三十一番観音さま,由繪師佐倉星来所造之「第三十一番・觀世音菩薩~桃羽~」,可稱她為桃羽觀音。她的名字中的桃(もも)於日本文化中具有特殊意義。

如《古事記》記載:逃離黃泉國的伊邪那岐為了擊退追趕而至的八雷神, 將生長在黃泉比良坂下的桃樹上的桃子向八雷神丟去,擊退了八雷神。伊邪那岐對桃樹說: 「如果葦原中國的青人草(指人類)遭遇痛苦或傷心時, 希望妳也能像幫助我一樣地幫助他們!」 於是將此桃樹命名為「意富加牟豆美」(オオカムヅミ), 意指守護大神的女神, 《日本書紀》則解釋「此用桃避鬼之緣也」。

日本神道中桃(もも)的形狀與女性的「女陰」乃至臀部(尻)相似,而象徵女性的「生殖力」與「旺盛的生命力」,也就是「產靈(みすひ,產巢日)」而能祛除死穢、災厄、禍事,此即女陰崇拜。

在日本也以桃子來形容女性豐滿渾圓的臀部,稱為「桃尻(ももじり)」,這樣的臀部也稱為「安産型(あんざんがた)」,這是因為俗信「女性お尻大,骨盆就會比較大,容易順利產下孩子」相對於日本以桃子來形容女人渾圓豐潤的美尻,西方英語文化圈則以桃子來形容女人的豐滿圓潤之乳房。

桃羽觀音具有如桃之「產靈(みすひ,產巢日)」的豐穣力量,具有增益之御利益而能令人「白日昇天」。

繪師佐倉星来所造之「第三十一番・觀世音菩薩~桃羽~」,胸乳如桃子般豐滿圓潤代福德吉祥,手持桃葉羽扇代表慧德息災,足智多謀的桃羽能破除一切難關,助人「白日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