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法華天台】當體實相論(中)


延續:【天台法華】當體實相論(上)
內外不二門
「二內外不二門者。凡所觀境,不出內外。外謂托彼依正色心,即空假中,卽空假中妙,故色心體絕,唯一實性無空假中。色心宛然豁同真淨,無復眾生七方便異。不見國土淨穢差品,而帝網依正終自炳然。所言內者,先了外色心一念無念,唯內體三千即空假中。是則外法全為心性,心性無外攝無不周,十方諸佛法界有情性,體無殊一切咸遍,誰云內外色心己他?此卽用向色心不二門成。」
湛然於此門約「觀」論內外境之二而不二。所謂「外境」,即依報生佛色心;雖然外境有此等區別,然依空假中圓融三諦觀之,則都是相融互即的。既圓融三觀,則色心體絕、能所雙亡,唯一 實性、無空假中。既唯一實性,則色心咸同真淨,眾生成是佛子,一切國土悉常寂光,何有三五七九及淨穢之差別呢?……此爲外觀成功之相。所謂「內」者,卽是自心 。 湛然此謂欲修內觀,首先必須了達外法唯一念造,而此能造之「念」本無念性,既然如此,外所造境又何所有!外境既無,則唯有以即空即假即中觀內體三千實性,因此,修內觀者,究竟而言,應該明了外法悉是心性所現,非有心性融攝不到之處,不論十方諸佛,抑有情眾生,其體無殊,一念賅攝, 又何有內外色心己他生佛之差別呢!湛然此「內外不二門」顯然是藉智者之空、假、中三觀去闡釋其內、外觀,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具體的論述過程中,湛然很少用智者最強調的「性具」說,而是注重諸如「唯一實性」、 「體一無殊」,這又顯然與上面所言的「因體起用」的「體用」 思想較接近。也就是說,對於內外不二的論述,湛然也同樣吸收,並運用了真如「不變」、「隨緣」的思想。
◎修性不二門
「三修性不二門者。性德只是界如一念,此內界如三法具足。性雖本爾,藉智起修,由修照性,由性發修。存性則全修成性,起修則全性成修,性無所移修常宛爾。」 所謂「修」者,照知禮的解釋,即「修治造作」義,所謂「性」 者,即是「本有不改」義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雖然「性」是 「本有不改」的,但它的顯發有待於「智」的「修治造作」;同時,「智」之「修治造作」並非離開「性」,它只是「性」之顯 發體現罷了──此卽「由修照性,由性發修」,是湛然修性不二思想的第一層意思;第二,「修」之所造所顯者,並非「性」之 某一個方面或者部分,而是「性」之全體,於本然之性德毫無欠缺(全性成修),同時,正是藉助於這種種修造,本然之性德才得以完整體現(全修成性)。湛然的這種思想如果用較通俗、明白的語言說,即是「理」之與「事」的相融互、圓融無礙,而 其「全性成修」、「全修成性」說則使人很容易聯想到以「真如隨緣」思想爲依托的華嚴宗的「理事無礙」和「海印三昧」。華嚴宗的「理事無礙」理論從邏輯思路說,就是立足於「理是通過事來顯現的,而任一事又包含著完整的理」,進而確立「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至於「海印三昧」,則是通過海納萬川、海印萬象來說明「一真法界」與一切諸法的相互關係。法藏在《妄盡還源觀》中說:「言海印者,真如本覺也。妄盡心澄,萬象齊現,猶如大海,由風起浪,若風止息,海水澄清,無象不現。」湛然也是藉助於波水之喻來說明修性不二。 他說: 「爲對性明修,故合修為二。二與一性如水爲波,二亦無二亦如波水。」此謂本然之「性」雖唯一,但顯造之「修」卻有二:順 修、逆修。因逆修違背性,故造成理之與事「恒殊」。雖然逆修會導致事理相違,但如果能洞了心性不改且逆順二修均是「全體隨緣」(知禮語),那麼,就可以懂得「修」之「性」原是二而非二的,此猶如波之與水,風高則浪急,風平則浪靜,表現不同,其實一水爾。

因果不二門
「四因果不二門者。眾生心既具三軌,此因成果名三涅槃, 因果無殊始終理一。……是則不二而二立因果殊,二而不二始終體一。若謂因異果因亦非因,曉果從因因方克果。所以三千在理同名無明,三千果成咸稱常樂,三千無改無明印明,三千並常俱體俱用。」
湛然這裡所談之「三軌」,即是天台智者在《法華玄義》中所言之「真性軌」、「觀照軌」、「資成軌」。所謂「真性」,真者過實之謂,性者不改之義,此指真如實相之本體;所謂「觀照」,指觀達真性之般若智慧;所謂「資成」,指資助觀照而使真性得以開發之萬行。湛然認爲心既同時具此三軌,涅槃之果乃心所本有,因此說因果無殊始終理一。然而就其未開顯言,因之與果不能無殊,故立因果之名,此謂「不二而二立因果殊」;但是由於因果只是從顯與未顯處立言,而其體始終是一真如實相,故曰「二而不二始終體一」。在湛然看來,因之與果,是既異又同的,其異者即顯現與否,其同者即同理同體。如果因與果不同體同理,那麼所謂「因」者亦不成其為「因」,「果」者不成其果 ──因爲所謂「果」者實際上只是「因」之顯現。此猶如「體」之與 「用」,無「體」者,難有其「用」,無「用」者,其體空設。更值得注意的是,湛然認爲,「因」與「果」亦如「體」與「用」 一樣,是互爲體用的(「俱體俱用」),即「因」、「果」並不是從時間或邏輯的順序立言,「因」非一定在「果」之前,「果」 亦不一定在「因」之後,更不是我們現在所理解的「果」是「因」 的產物,「因」是「果」的前提,他是從「顯」與「不顯」的角度立言── 「因顯名果」,也就是說,「因」、「果」之體都是實相,此實相本具之「三千」,未顯者,即是「因」(理具三千),既顯者,即是「果」(事造三千),「事造之三千」與「理具之三千」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並非「理具之三千」一定是 「體」,「事造之三千」一定是「用」,而是互爲體用,俱體俱用。 總之,湛然此門主要是從顯與不顯談因果之不二而二,從 「體一」、「理一」談因果之二而不二。
◎染淨不二門
「五染淨不二門者,若識無始卽法性為無明,故可了今即無明為法性。法性之與無明遍造諸法,名之為染;無明之與法性遍應眾緣號之為淨。濁水清水,波濕無殊。清濁雖即由染,而濁成本有。濁雖本有而全體是清,以二波理通舉體是用。」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無明」與「法性」,實乃一物之兩面:就體寂明靜言,則是法性; 就昧體妄動說,則是無明。由無明遍造之諸法,此卽是「染」; 各緣起法相應於明靜法性體者,此卽是「淨」。「染」之與「淨」 著如「清水」之與「濁水」,雖然表現不同,但其體性則一──這是「清濁」之喻的第一層意思;其次,湛然又進一步指出,雖然「濁波」是隨緣的產物,但從本來未悟的角度說,則「濁爲本有」,儘管「濁爲本有」,但「濁」非水之本性──這此猶如知禮所指出的──「水雖本濁,濁非水性」,水的本性是「清」,故湛然言:「濁雖本有而全體是清」。若從「波性」與「濕性」 的角度立言,則「清波」、「濁波」雖然表現爲二,但均通「濕性」,都是水體之用,故湛然言:「二波理通舉體是用」。湛然這段論述比較晦澀,但從理論思維的角度說,仍無出「隨緣、不變」和「舉體是用」的思想路數。
◎依正不二門
「六依正不二門者。已證遮那一體不二,良由無始一念三千。以三千中生陰二千為正,國土一千屬依,依正既居一心,一心豈分能所?雖無能所,依正宛然。………然應復了諸佛法體非遍而遍,衆生理性非局而局。始終不改大小無妨,因果理同依正何別?故淨穢之土勝劣之身,塵身與法身量同,塵國與寂光無異。是則一一塵剎一切剎,一一塵身一切身,廣狹勝劣難思議,淨穢廣所無窮盡。若非三千空假中,安能成茲自在用。」
湛然此門的中心思想大致有三:一是「一體不二」;二是「一心 分能所」;三是「三千空假中」。「一體不二」是湛然貫穿於 「十不二門」的最基本思想,此處不復贅述;依正同居一心,是本門的主要內容,其主要理論依據是智者的「一念三千」說,認爲「有情世間」、「五蘊世間」和「國土世間」雖然從「依報」、「正報」角度說,不能沒有能所之分,這是「依」、「正」的 「不二而二」;但不管「依報」還是「正報」均同居一念心,既然同居一念心,又怎麼去區分何者是「能」,何者是「所」呢? 這是「依」、「正」的「二而不二」;第三,「三千空假中」 說,同樣是運用智者的即空即假郎中的理論,亦即不論是塵剎還見佛,不論是眾生身還是佛身,它們都是即空即假即中的,因 此,「一一塵剎一切剎,一一塵身一切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