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萌え仏】大黑神


由繪師大魔王所造的「大黑神像」。大黑神的梵名為「Mahākāla」,梵語「Mahā」是「大」的意思;「kāla」則具有「黑色」、「時間」、「死亡」的意思。
唐密祖師善無畏三藏在《大日經疏》將「Mahākāla」意譯為大黑神,並且說明大黑神為大日如來的化身,並且進一步解釋「Mahākāla」的意思為「大極」,所謂「大極」就是「終結」、「死亡」的意思,如漢荀悅 《申鑒·政體》云:「天地之大德曰生,萬物之大極曰死。」
唐密祖師不空三藏在《理趣經釋》則將「Mahākāla」譯名為摩訶迦羅,此尊為大日如來的化身,不空三藏說明此梵語為「大時」──「時(kāla)」為三世無障礙;「大(Mahā)」為大日如來法身無處不遍。
唐代嘉祥寺僧人神愷記錄的《大黑天神法》將「Mahākāla」譯名為「大黑天神」並說明「大黑天神」為「大自在天變化身」,此書也記載有大黑天神為堅牢地天化身之異說。

良賁所著之《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稱摩訶迦羅(Mahākāla」)即大黑天神乃鬪戰神,並且為大自在天變化身,並且記載:「若禮彼神增其威德,舉事皆勝故嚮祀也。何以知者?三藏(不空)引別梵夾云:孔雀王經說:烏尸尼國國城之東有林,名奢摩奢那,此云尸林,其林縱廣滿一由旬,有大黑天神,是摩醯首羅變化之身,與諸鬼神無量眷屬,常於夜間遊行林中,有大神力多諸珍寶,有隱形藥有長年藥,遊行飛空,諸幻術藥與人貿易,唯取生人血肉,先約斤兩而貿藥等,若人欲往,先以陀羅尼加持其身,然往貿易;若不加持,彼諸鬼神乃自隱形,盜人血肉令減斤兩,即取彼人身上血肉,隨取隨盡,不充先約,乃至取盡一人血肉,斤兩不充藥不可得,若加持者貿得寶貝及諸藥等,隨意所為皆得成就。若嚮祀者,唯人血肉彼有大力,即加護人所作勇猛,鬪戰等法皆得勝也,故大黑天神即鬪戰神也。」解釋Mahākāla(大黑天神)為『鬥戰神』,有大神力,乃大自在天(即濕婆)的化身,夜間遊行於寒林, 他有種種神藥、寶貝,得知可獲妙成就,他的神藥、寶物可以通過交換,用之交換的是人的血肉。
在印度當地宗教文化,以大黑神(Mahākāla)為大自在天也就是「濕婆神(Śiva)」之化身為主流,「大黑神(Mahākāla)」的能力來源也就是「性力(Śakti)」為「大時女神(Mahākālī)」乃大自在女王Pārvatī之化身(密教則習慣以「Umā」稱「parvati」),因此大黑神(Mahākāla)能夠取消「時間(kāla)」,令萬事萬物消溶於永恆之中而後再生。
在西藏密教則有「大黑神(Mahākāla)」為觀自在菩薩化身之說法,西藏密教中大黑神的妻子同樣為「大時女神(Mahākālī)」亦名「黑夜女神(Kālarātrī)」,她的坐騎為驢,乃「難近母(durgā)」的九種形象之一,而「難近母(durgā)」與大自在女王Pārvatī為一如不二之女神。

金剛頂瑜伽與大悲胎藏法
在金剛頂瑜伽密教中,七母天(Sapta-mātṝkā)為大黑神的眷屬,七母天(Sapta-mātṝkā)乃源於印度女神教(shaktism)所崇敬的七尊母神,如母親以乳哺育子提供養分成長,諸神的力量亦仰賴於母天,母天即為「性力(Śakti)」,七母天(Sapta-mātṝkā)分別是:

  1. 「Raudrī」乃「Rudra(暴惡天)」的「性力(Śakti)」。
  2. 「Indrī」是「Indra(帝釋天)」的「性力(Śakti)」。
  3. 「Visnavī (Vaishṇavī)」是「Viṣṇu(毘紐天)」的「性力(Śakti)」。
  4. 「Yami」是「Yama(閻魔天)」的「性力(Śakti)」。
  5. 「Kauverī」是「Kuvera(毘沙門天)」的「性力(Śakti)」。
  6. 「Kaumārī」是「Kumāra(鳩摩羅天即韋駄天)」的「性力(Śakti)」。
  7. 「Cāmundā(Cāmuṇḍā)」是「Bhairava(怖畏者)」的「性力(Śakti)」。

在金剛頂瑜伽十八會的第六會「大安樂不空三昧耶真實瑜伽」即《理趣經》中記載七母天與梵天母(Brāhmī,即梵天的性力)合為八母而造曼荼羅,中央畫「大黑神(大日如來之化身)」而以八母圍繞,八母即代表金剛界曼荼羅之八供養菩薩,即金剛嬉女(Vajra-lāsī)、金剛鬘女(Vajra-mālā)、金剛歌女(Vajra-gītā)、金剛舞女(Vajra-nrta)、金剛燒香女(Vajra-dhūpā)、金剛華女(Vajra-puspā)、金剛燈女(Vajrālokā),以八母之供養如「佛母般若波蘿蜜多」哺育孩子而顯「般若波蘿蜜多之理」。

(大日如來化身之大黑神,以灰塗身,調伏荼吉尼)
唐密祖師善無畏三藏在《大日經疏》解說大日如來化身為大黑神調伏荼吉尼之故事:「毘盧遮那以降伏三世法門,欲除彼,故化作大黑神。過於彼無量示現,以灰塗身,在曠野中,以術悉召一切法成就乘空履水皆無礙諸荼吉尼,而訶責之:『猶汝常噉人故,我今亦當食汝。』即吞噉之,然不令死,彼伏已,放之,悉令斷肉。彼白佛言:『我今悉食肉得存,今如何自濟? 』佛言:『聽汝食死人心。』彼言:『人欲死時,諸大夜叉等知彼命盡,爭來欲食。我云何得之?』 佛言『為汝說真言法及印。六月未死即能知之,知已,以法加護,勿令他畏得損,至命盡時,聽汝取食也。 如是稍引令得入道。」大黑神之梵名「Mahākāla」如不空三藏解釋為「大時」──「時(kāla)」為三世無障礙;「大(Mahā)」為大日如來法身無處不遍,因此善無畏三藏所說大日如來以降伏三世法門化身為大黑神即與此相應,又大黑神吞噉荼吉尼,即如夜叉(Yakṣa)能噉食人,而在密教中的金剛夜叉不是噉食而是噉食一切罪垢與怨敵,密教中諸尊明王亦為「持明夜叉」,因此在《理趣經》之<摧一切魔菩薩理趣品>中金剛夜叉即摧一切魔菩薩所言一切調伏智藏般若理趣之四句分別對金剛部、寶部、蓮華部、羯磨部之四部明王,而金剛夜叉調伏一切有情,是以眾生本具如來藏(即佛性)為本懷,因此是令其改邪歸正而非誅殺,就如大日如來化身為大黑神調伏荼吉尼,也是深知她們本具如來藏。所以吞噉她們而不令死,以善巧方便稍引她們入道。



大黑神在日本密教的現圖大悲胎藏身曼荼羅中則位於最外院北方,也就是夜叉王毘沙門天所居之北方,然而其實在唐密祖師善無畏三藏所傳的大悲胎藏生曼荼羅圖位中,大黑神應位於最外院南方也就是冥府之神閻摩所居之南方,根據與唐密祖師不空三藏共事國的良賁所撰的《仁王經疏》之記載大黑天為大自在天之變化身,有無量諸鬼神為眷屬,常夜間遊行於屍林,根據此記載則具有幽冥神之性格,配於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最外院閻摩所居南方也十分合理。此外在《仁王經疏》也記載大黑神是鬥戰神與醫藥神,反倒是神愷記錄的《大黑天神法》才提及大黑神是財福神,而財福神的性格,則與寶藏神夜叉王毘沙門天相應,所以日本密教的現圖大悲胎藏身曼荼羅將大黑神列於毘沙門天所居之北方也是有道理。

繪師大魔王所造的「大黑神像」為暗藍色膚、秀髮豎揚、三目一面六臂豐滿雙乳的妙女姿,踩在作者身上代表降伏我執,她的六隻手臂分別持代表斬斷生死煩惱的「鉞刀」、裝有能有療癒一切疾苦的醫藥的「藥瓶」、令心願不落空而成就的「羈索」、降伏三世的「三叉戟」、盛裝解脫苦惱的大悲甘露的「寶瓶」。種子字為「(ma)」,真言:「oṃ mahā kālāya svāh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