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熊野速玉大社之「吉兆」吉祥物

熊野速玉大社

在2月3日的「節分(立春的前一天)」來臨之前, 和歌山縣新宮市的熊野速玉大社的巫女們, 正忙於趕製稱為「吉兆(きっちょう)」的吉祥物。吉兆為神社境內的山林所取得的柳枝掛上「大福帳」、「小判」、「お守り」等物, 並裝飾上直徑約3公分的紅,白,青,黃等的彩色鮮豔「餅花」。

「餅花」日文念成「もち」, 即臺灣話說的MUAJI(麻糬),將其作成球形,

不過只有直徑約3公分左右的大小,染成紅,白,青,黃等的鮮豔色彩, 如同「鏡餅」是用來接迎「年神」,「吉兆」往昔亦是作為迎接「福神」的裝飾, 所謂「福神」與出雲大社之迎春儀事「吉兆神事」同樣為陰陽道的幸運女神「歲德神」,

手持如意珠寶,從常世之國來到人世賜予福氣(如佛教的吉祥天),她所來的方面就被認為是「惠方」 所謂的「節分」就是立春的前一天(舊曆的新年往往與立春之日接近,因此過年也就是「迎春」), 日本除了有「節分灑豆除厄」(該日處於冬盡春來的季節轉換之際,根據陰陽五行思想的說法, 認為正處於陰陽不調合時期,陰陽不調和就容易生疫鬼、癘鬼,必須舉行驅鬼的儀式「儺」,祈求平安) 還有朝向「惠方」吃「恵方巻」的習俗, 朝向「惠方」就是為了接收幸福女神(歲德神)賜予的「福氣」。

現在「吉兆(きっちょう)」亦為祈願家人平安和生意興隆的吉祥裝飾。 熊野速玉大社大串的「吉兆」製作1000份,小串的「吉兆」則製作6000份。 而節分當天下午七點則開始進行驅逐惡鬼的「追儺式」。 此外下午2點到9點將舉行舊的お札的「火焚(どんど焼き)」行事。 至於熊野速玉大社的主祭神為「速玉大神」與「夫須美大神」。 「速玉(ハヤタマ」此神社解釋為「映霊」即映照神德光輝之「映霊」。

「夫須美大神」即是產靈之母神也就是產巢日具有孕育與生成之生命力能令人恢復精神充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