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觀世音菩薩的由來』闡述觀世音亦有源自波斯水之女神Anāhita的說法,Anāhitā別名「Harahvatī Arədvī Sūrā」意謂擁有水滋潤萬物者, 印度吠陀神話的水女神Sarasvatī(辯才天)與她系出同源為同一女神。
『Sarasvatī(辯才天)』為主司「創造」、「知識」、「語言」、「音樂」、「藝術」、「靈感」與「啟發」之女神, 她有許多別名如「Shatarupa(擁有百種美貌的女神)」、「Brāhmī(梵,創世女神)」、「Vedamātā (知識之母)」、 「Sāvitrī(太陽女神)」、「Gāyatrī(詩歌女神)」、「Vāgīśvarī(主宰語言之女神・語自在女)」、 「Vāc(語言女神,一切真言陀羅尼皆是她的創造)」、「Svaravatī(妙音女神,她創造了svara-mandala」 所謂「svara-mandala(聲音曼荼羅)」,世界一切皆源自於此,真言陀羅尼也源自於她。 又學者考究《妙法蓮華經》之經句妙音觀世音中的「妙音」梵文應是「svara-mandala-paramim gatah」 即「體得聲音曼荼羅之究竟者」,所指為「觀世音(Avalokitesvara)」菩薩。
在密教中辯才天(Sarasvatī)亦稱妙音佛母(Svaravatī)、智慧藏妙音女度母觀世音菩薩[註1],她的聖身如白皙如明月、冰清玉潔, 她的智慧如銀河的明亮星光(在印度銀河也視為聖河Sarasvatī),無量聚集在一起而潔白晶亮, 所放射出來的智慧光明能照亮眾生愚昧無知的晦暗之心,消除愚痴黑闇,能令行者聰慧之門成為極明亮的照射, 智慧之光亮燦爛分明,開啟一切所知的萬法之門,虔誠頂禮智慧藏妙音女度母觀自在菩薩。
Mahāsarasvatī
Sarasvatī《Devī māhātmyam(女神榮光)》的女神之一,屬於女神的信條教(性力教)的性力女神,她八臂戰女神型態稱為大辯才女神(Mahāsarasvatī),她與大自在女神(Maheśvari)、大吉祥女神(MahāŚrī)乃三位一體,為本初最高性力(Ādi Parāśakti)之顯現,在大乘佛教也崇信性力女神,如《金光明最勝王經》「大辯才天女品」即崇信「Mahāsarasvatī(大辯才天)」乃增長智惠、技術、辯才、學問和福德的女神,在大乘佛教中她的形象與性力教同樣為八臂戰女神,《金光明最勝王經》所述大辯才天女(Mahāsarasvatī)以八臂自莊嚴, 各持弓、矢、刀、矛、斧、長杵、鉄輪、羂索。
(上圖為金光明最勝王經所記載的八臂大辯才天女的形象)
《性力密續》中大辯才女神(Mahāsarasvatī)的形象為八臂,蓮華手持鈴、三叉戟、犁鏵、海螺、杵、鐵輪,弓和箭矢,面容如無塵明淨的秋夜滿月, 身放光芒並從光芒中降下甘露,坐在白蓮華上,在藏密稱她為「百秋朗月度母」即「智慧寶庫妙音佛母」。 大辯才女神(Mahāsarasvatī)作為性力女神她與Durgā(難近母)是一如不二的,
(上圖為性力密續經所記載的八臂大辯才天女的形象)
「大辯才女神(Mahāsarasvatī)」作為性力女神她與Durgā(難近母)為一如不二,學者Ludvik Catherine在這篇《A Harivamsa Hymn in Yijing's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Sutra of Golden Light》[註二]中詳細對照了Harivaṃsa梵文與中國《金光明最勝王經》之漢譯,比照發現在《金光明最勝王經》憍陳如婆羅門即以稱讚Durgā(難進母)的讚美詩(Harivaṃsa)頌讚大辯才女神:
唐代義淨所翻譯《金光明最勝王經》的的讚美詩(Harivaṃsa)如下,學者Ludvik 發現譯文與印度Harivaṃsa之梵文有所出入,認為僧人義淨不懂印度之女神信仰,所以詞不達意。
「敬禮天女那羅延, 於世界中得自在; 我今讚歎彼尊者, 皆如往昔仙人說。
吉祥成就心安隱, 聰明慙愧有名聞; 為母能生於世間, 勇猛常行大精進。
於軍陣處戰恒勝, 長養調伏心慈忍; 現為閻羅之長姊, 常著青色野蠶衣。
好醜容儀皆具有, 眼目能令見者怖; 無量勝行超世間, 歸信之人咸攝受。
或在山巖深險處, 或居坎窟及河邊; 或在大樹諸叢林, 天女多依此中住。
假使山林野人輩, 亦常供養於天女; 以孔雀羽作幡旗, 於一切時常護世。
師子虎狼恒圍遶, 牛羊雞等亦相依; 振大鈴鐸出音聲, 頻陀山眾皆聞響。
或執三戟頭圓髻, 左右恒持日月旗; 黑月九日十一日, 於此時中當供養。
或現婆蘇大天女, 見有鬪戰心常愍; 觀察一切有情中, 天女最勝無過者。
權現牧牛歡喜女, 與天戰時常得勝; 能久安住於世間, 亦為和忍及暴惡。
大婆羅門四明法, 幻化呪等悉皆通; 於天仙中得自在, 能為種子及大地。
諸天女等集會時, 如大海潮必來應; 於諸龍神藥叉眾,咸為上首能調伏。
於諸女中最梵行, 出言猶如世間主; 於王住處如蓮華, 若在河津喻橋栰。
面貌猶如盛滿月, 具足多聞作依處; 辯才勝出若高峯, 念者皆與為洲渚。
阿蘇羅等諸天眾, 咸共稱讚其功德; 乃至千眼帝釋主, 以殷重心而觀察。
眾生若有悕求事, 悉能令彼速得成; 亦令聰辯具聞持, 於大地中為第一。
於此十方世界中, 如大燈明常普照; 乃至神鬼諸禽獸, 咸皆遂彼所求心。
於諸女中若山峯, 同昔仙人久住世; 如少女天常離欲, 實語猶如大世主。
普見世間差別類, 乃至欲界諸天宮; 唯有天女獨稱尊, 不見有情能勝者。
若於戰陣恐怖處, 或見墮在火坑中; 河津險難賊盜時, 悉能令彼除怖畏。
或被王法所枷縛, 或為怨讎行殺害; 若能專注心不移, 決定解脫諸憂苦。
於善惡人皆擁護, 慈悲愍念常現前; 是故我以至誠心, 稽首歸依大天女。」
婆羅門又以真言讚大辯才天女曰:
「敬禮敬禮世間尊(Bhagavatī), 於諸母中最為勝;三種世間咸供養, 面貌容儀人樂觀。
種種妙德以嚴身, 目如脩廣青蓮葉; 福智光明名稱滿, 譬如無價末尼珠。
我今讚歎最勝者, 悉能成辦所求心; 真實功德妙吉祥, 譬如蓮花極清淨。
身色端嚴皆樂見, 眾相希有不思議; 能放無垢智光明, 於諸念中為最勝。
猶如獅子獸中上, 常以八臂自莊嚴; 各持弓箭刀矟斧, 長杵鐵輪并羂索。
端正樂見如滿月, 言詞無滯出和音; 若有眾生心願求, 善事隨念令圓滿。
帝釋諸天咸供養, 皆共稱讚可歸依; 眾德能生不思議, 一切時中起恭敬。」
其中『敬禮天女那羅延, 於世界中得自在』學者Ludvik對照Harivaṃsa梵文得知原文為以『Nāraynī(那羅延女神)』和『Lokeśvarī(世界自在女神)』敬稱女神「大辯才女神(Mahāsarasvatī)」;
『為母能生於世間, 勇猛常行大精進。』梵文原意則是尊稱「大辯才女神(Mahāsarasvatī)」為「Janani(母親)」即為世母「雪山神女(Pārvatī)」而『勇猛常行大精進』的原文是『durgā virā mahātapāḥ』是稱讚「大辯才女神(Mahāsarasvatī)」為『Durgā(難近母)』、『virā(女英雄)』精進修行產生巨大的創世原動力(mahātapāḥ);『於軍陣處戰恒勝』梵文原意則是稱讚「大辯才女神(Mahāsarasvatī)」為『Vijayā(勝利女神)』;
(無敵的英雄女戰神Durgā)
『現為閻羅之長姊』根據梵文原意則是閻羅之妹神『Yamī』,作為人類之母等同『Nāraynī』;『好醜容儀皆具有』梵文原意是指女神「大辯才女神(Mahāsarasvatī)」有各種容貌與形式但沒有提到醜貌,反而根據印度神話大辯才女神(Mahāsarasvatī)之別名「Shatarupa(擁有百種美貌的女神)」而是指各種美貌才是,學者Ludvik認為義淨如此錯譯此句是為了符合中國文化;『 眼目能令見者怖』梵文原意是稱「大辯才女神(Mahāsarasvatī)」為有著各種眼睛的女神『Virūpākṣī』以及有著水汪汪大眼精的女神『Virūpākṣī』;『或現婆蘇大天女』梵文原意是稱「大辯才女神(Mahāsarasvatī)」為『Bhagini vasudevasya(婆蘇女神即奎師那之姊神)』;『權現牧牛歡喜女』則是稱『或現婆蘇大天女』梵文原意是稱「大辯才女神(Mahāsarasvatī)」為『Gopinandā(牧牛歡喜女神)』;『乃至千眼帝釋主』梵文原意是稱「大辯才女神(Mahāsarasvatī)」為『sahasranayaneti(具有千眼者)』;『於大地中為第一』梵文原意是稱「大辯才女神(Mahāsarasvatī)」為『Vasudhārī(持地女神)』。『於諸女中若山峯』之梵文原文是『nārīṅāṃ Pārvatī ca tvam』即『在所有女性中,妳就像是山峰,妳就是雪山神女(Pārvatī )』; 『如少女天常離欲』梵文原意是稱讚「大辯才女神(Mahāsarasvatī)」為『Kanyā(處女神・少女神,難近母之別名)』,常離欲則是指她為貞潔的妻子;『實語猶如大世主』梵文原意即指「大辯才女神(Mahāsarasvatī)」是以「svara-mandala(聲音曼荼羅)」創造世界的「Mahāprajāpatī(大世主女神,也就是眾生之主)。
從《金光明最勝王經》的讚美詩(Harivaṃsa)可知佛教的「大辯才女神(Mahāsarasvatī)」即與『Durgā(難近母)』為不二,亦可知印度三大女神影響佛教信仰,之後到了密教(Shakta Buddhism)就成了主要皈依本尊。
--------------------
- 註解1:參見《最勇敢的女性菩薩:綠度母》作者堪布慈囊仁波切,橡樹林出版社 p.164 p.165
- 註解2:參見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卷期:v.124 n.4 日期:2004.10.01 頁次:707 - 734
參考書籍文獻
《印度密教》,薛克翹,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ISBN 978-7-5202-0091-2
《密教の神々 その文化史的考察》,高野山宝善院住職佐藤任,平凡社,978-4582766738
《梵學探幽-印度文化論集》,李南,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ISBN 978-7-5202-0086-8
《圖說印度藝術》, 劉其偉等撰文,藝術家出版,ISBN 986-7957-695
《觀音菩薩財神地藏菩薩》, 賴富本宏著, 唵阿吽出版 ,ISBN 978-957-902-228-6
《曼荼羅的世界》,松長有慶、金岡秀友、清水乞、賴富本宏等編著, 唵阿吽出版 ,ISBN 978-957-989-947-5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大日經疏)》 唐 ‧ 沙門一行阿闍梨 新逍遙園譯經院
《密教思想與生活》,釋悟光,圓方出版社文化 ISBN 978-988-8237-88-3
《圖解佛教生死書》,釋心田,文經社 ISBN 978-957-663-597-7
《印度諸神的世界-印度教圖像手冊》,施勒伯格著 范晶晶譯. ISBN 978-7-5475-0892-3
《密宗道次第廣論》,宗喀巴著、法尊譯,新文豐出版社ISBN 978-957-17-1628-8
《金光明經》, 劉鹿鳴譯,聯經出版公司 ISBN 978-957-084-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