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桃園平鎮鎮安宮參拜,其中安奉三女神『觀音娘娘・天上聖母・註生娘娘』
觀音娘娘也就是觀世音菩薩,中華文化的國家地方皆以唐密的蓮華部母・觀音母白衣觀音為主尊・所以觀音皆為女尊;
另一方面日本學者岩本浩與東密宝善院住職佐藤任,以及美國學者喬瑟夫·坎貝爾、朱·坎貝爾主張佛教信仰的觀世音原為女性:
根據上述有她源自古印度-伊朗的女神Nanaia、Ardoxkso、Anahita、Padma、Kamala女神等考據。中國本土也出現觀音菩薩為女性女身佛菩薩的信仰出現,如妙善公主的故事,喬瑟夫·坎貝爾認為這是還觀音的原身,又如印順法師所言現在印度的觀音信仰皆為女神(指為Śakti信仰)所以觀音菩薩為女性是合乎整個信仰歷史脈絡的,反倒是男性觀音信仰是流露出對女性歧視,這也是仇女厭女佛教將「原為女性的觀音變性為男子的歧視女性教義」,直到密教才承認有『女性女身佛菩薩』才又出現觀音女尊信仰,台灣民間信仰的觀音菩薩則普遍為女尊。
觀音母・白衣觀音的『白』代表「大慈悲水(亦名甘露)」令眾生得純一淨白妙善,離一切戲論(『戲論』即錯誤的知識理論),她的「白」色更進一步說乃為大日如來淨法界色,為一切眾生本源,
超越百六十煩惱心垢得自性清淨法性,無病息災。在《大日經》「入漫茶羅具緣真言品」記載真言行者得授大悲胎藏曼荼羅法之前夜,夢中出現冰肌玉膚色姝麗的「白衣輕紗端莊女」就是善夢而能成就自然智,此白衣姝麗妙女即是蓮華部母白衣觀音之靈驗。
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