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日本只有山櫻,日後才漸漸的被移植到庭院、河邊、神社佛閣、操場、遊郭等-也就是種植在日本各地。種植櫻花並不是為了美觀,還有其他實用目的,例如用來補強河川或水路旁的堤防,而且櫻花的葉子和花瓣也認為有消毒的功用,可以讓水純化。
在江戸時代,包括德川家康、秀忠、家光、吉宗在內的許多將軍,都下令在江戶各地種植櫻花。江戸的土地是火山灰質土壤,相當肥沃,很適合種植櫻花。幕府制定參勤交代制度,原本是為了削弱大名,也就是藩主的經濟實力,防止諸藩發動謀反,不過也是因為參勤交代的緣故,各藩的大名會將自己領地中值得自豪的櫻花帶到江戶,所以在當時僅江戶一帶就有二百五十到二百六十種櫻花。代表日本的江戶(即現在的東京)成了「花之都」,漸漸朝向「花的日本」-也就是「櫻花國土日本」-邁進。
(從仙台來到花之都・帝都的真宮寺さくら)
在日本印象的形成和再現過程中,由町人文化發展而來的浮世繪佔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最著名的浮世繪系列包括安騰廣重的名作江戸百景,這系列的作品由一百一十八處的著名景點圖畫所組成,這一系列畫作的出版日期從一八五六年開始,一直到安藤仙逝的一八五八年為止,而其中有二十一個景點都是因為櫻花的美景才被選上的。相對於櫻花,梅花只出現四次。為什麼櫻花會是浮世繪的重要主題呢?這是因為當時的日本人希望能夠獨立、表徵何謂日本-更正確來說,是確立、表徵日本的獨特性,而從支那帶來的梅花之美學價值,顯然不能背負這項任務。著名的儒學與植物學家貝原益軒的一則故事便貼切地說明了這個過程。貝原「在長崎像一位唐人詢問,唐人答以無」,所以貝原便使用了這段中國人的證言,在二月號的《花譜》雜誌中發表「中國並無櫻花」。因為這是出自日本首屈一指的植物學家之口,所以日本人一直以來都認為「櫻花只有日本才有」。日本人的視覺藝術慣例,會使用各種不同的花來代表四季和不同月份,
雖然櫻花的花期非常短,但是在江戶的百一十八處著名景點中,卻有二十一個景點是因為有美麗的櫻花才被選中的,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換句話說,神社佛閣如果要成為著名的景點,一定要有櫻花。所以不管在事實面,或是做為自身的象徵這一面,日本都是「櫻花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