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荒祭宮之神佛習合

「鎮坐于發源自高山、低山之急流之川瀬的瀬織津比咩神之力,將罪穢放流之大海之外(最終流至根國)。」

祓戸大神四柱之一的瀬織津姫,一說即天照大神之荒魂(あらみたま),坐荒祭宮(あらまつりのみや),

(根國之女神天照&閻魔王)

除惡事也,於神佛習合之信仰,視同「焰魔法王(Yamarāja)」(天照大神荒魂=瀬織津姫=焰魔法王)。

並且將瀬織津姫所坐急流之川瀬,即「早河瀨」解釋成分隔現世與彼世之「三途川(さんずのかわ)」,

三途川的「三途」,乃出於『金光明經』之經句「是經能令地獄餓鬼畜生諸河焦乾枯竭」,

並且根據偽經『地蔵菩薩発心因縁十王経』之經句「葬頭河曲。於初江辺官聴相連承所渡。

前大河。即是葬頭。見渡亡人名奈河津。所渡有三。一山水瀬。二江深淵。三有橋渡」,

(黃泉國之イザナミ與閻魔王)

發展出通往冥界為名為三途川之河流,又在此與神道之生死觀(神道之冥界為黃泉(よみ)國・根國),

和神道的禊祓結合即惡穢放流至根國淨化,結合在一起產生之奇想天外之說法。

(「この怨み、地獄に流します」)

另外,還有另一種說法荒祭宮之祭神瀬織津姫與阿彌陀如來習合,

因此彼世即為樂園彼岸而不是地獄三惡道(雖說閻魔在吠陀神話本是建造天堂樂園之神)

(IZUMO3的閻魔天)

----------------------------

話說回來,既然在佛習合下瀬織津姫是鎮坐於現世與彼世境界之河川的女神,

IZUMO4設定祓戸大神為鎮守生死境界之神而為久那戶神社之祭神即岐神・賽神,也頗有道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