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教《大日經》與《大日經疏》記載觀音母.白處尊(也就是白衣觀音)乃女尊,三昧(Samādhi)即女人作為形象,白衣觀音(pāṇḍara-vāsinī)自身的三昧,名為蓮華部母,她是最白淨處(pāṇḍarā)而能生出普眼,因此名為蓮華部母。這也與《究竟一乘寶性論》所言:「大乘信為子,般若以為母,禪胎大悲乳,諸佛如實子。」相應,因此《大日經疏》也說明白衣觀音「能生諸佛也,此是觀音母,即蓮花部主也。」
由於白衣觀音(pāṇḍara-vāsinī)自身代表三昧(Samādhi)也就是禪定,因此自宋代以來就廣為作為禪宗之禪修者的觀想對象,深受文人、禪畫者所偏愛。在顯教中,白衣觀音(pāṇḍara-vāsinī)也被描繪成偉大超然的禪修女(瑜伽女)而與空性相應。
實際上,在宋代所翻譯的金剛頂瑜伽密教之經典中,女尊代表般若波羅蜜多(妙智慧)而與空性一如不二,白衣觀音自身也是如此。
密教中能生出普眼、諸佛的觀音母.白衣觀音在民間信仰也奉為送子娘娘,即司掌懷孕與生育的女神而稱為「送子觀音」。其實早在唐代日本之天台密教圓珍所撰之《入真言門住如實見講演法華略儀》即說明「觀音母白處尊」(Bhagavatī-pāṇḍara-vāsinī)能令欲求生男之女人,便生福德智慧之男;欲求生女之女人,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圓珍(814-891)舉《大日經疏》說明這是「觀音母白處尊能生諸佛功德以為莊嚴法身」使然。圓珍是入唐八家之一,因此可說在唐代已有蓮華部母白衣觀音能保佑婦女妊娠,生下福智端正之子的信仰,華人信仰的送子觀音為白衣觀音,可說其來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