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存最古老的《壇經》本子乃是敦煌本《壇經》。該經的全名是:《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其中,「南宗」,無疑地,是指惠能所開創出來的「南禪」。敦煌本 《壇經》會這樣地自己解釋: 「世人盡言南能、北秀,未知根本事由。且秀禪師於南荆府當陽縣玉泉寺住持修行,惠能大師於韶州城東三十五里清溪山住。法郎一宗,人有南北。因此便立南、北。」其次,「頓教」是指惠能所開創出來的南宗,是一種主張「頓 」而非「漸悟」的禪法;亦即是「頓禪」,而非「漸禪」。後乃神秀禪師所弘揚禪法。敦煌本《壇經》對「漸」與「頓」, 這樣的說明:「何以漸、頓?法即一種,見有遲、疾。見遲即漸,見疾即頓。法無漸、頓,人有利鈍,故名漸、頓。」
也就是說,爲利根人而設立的、「疾見」(迅速悟入的禪法,稱爲頓禪;相反地,爲鈍根人而設立的「遲見」(慢慢悟入)的禪法,則稱爲漸襌。
(附註:神會,《菩提達摩南宗定是非論》卷下,在解釋南、北二宗在「頓、 漸」上的不同時,曾說:「我六代大師一一皆言,單刀直入,直了見性,不言階漸。夫學道者須頓見佛性,漸修因緣,不離是生,而得解脫。譬如母頓生子,與乳,漸漸養育,其子智慧自然增長。頓悟見佛性者, 亦復如是,智慧自然漸漸增長。」可見「頓教」或「頓禪」,乃是一種「單刀直入,直了見性,不言階漸」,而試圖「頓 見佛性」的禪法。)
其次,「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是指惠能所特別尊重的「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敦煌本《壇經》會這樣地讚嘆「摩訶般若波羅蜜」:「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第一。」 經中甚至花了一長段經文,來解釋「摩訶般若波羅蜜」一詞──
摩訶般若波羅蜜者,西國梵語,唐言大智恵彼岸到。此法須行,不在口念,口念不行,如幻如化。修行者,法身与佛等也。何名摩訶?摩訶者是大,心量廣大,猶如虛空。 莫空心坐,即落无記空。 虛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盡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 性含万法是大,万法盡是自性。見一切人及非人,惡之与善,惡法善法,盡皆不捨,不可染着,猶如虛空,名之為大,此是摩訶行。 迷人口念,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不思,名之為大,此亦不是。 心量大,不行是小。莫口空說,不修此行,非我弟子。何名般若?般若是智恵。一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恵,即名般若行。 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 世人心中常愚,自言我修般若。般若无形相,智恵性即是。 何名波羅蜜?此是西國梵音,唐言彼岸到。 解義離生滅,着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是扵此岸。 離境无生滅,如水永長流,故即名到彼岸,故名波羅蜜。 迷人口念,智者心行。當念時有妄,有妄即非真有。念念若行,是名真有。悟此法者,悟般若法,修般若行。 不修即凡,一念修行,法身等佛。 善知識!即煩惱是菩提。前念迷即凡,後念悟即佛。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第一,无住、无去、无来,三世諸佛従中出。将大智恵到彼岸,打破五陰煩惱塵勞。 最尊、最上、第一:讚最上最上乗法,修行定成佛。 无去、无住、无来:是定恵等,不染一切法。 三世諸佛従中:變三毒為戒定恵。 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恵。何以故? 為世人有八万四千塵勞。若无塵勞,般若常在,不離自性。 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憶、无着。莫起誑妄,即自是真如性。 用智恵觀照,扵一切法不取、不捨,即見性成佛道。善知識!若欲入甚深法界,入般若三昧者,直須修般若波羅蜜行.....
然後下結論說:「悟此法者,悟般若法,修般若行。不修部: 一念修行,法身等佛。善知識! 卽煩惱是菩提;捉前念迷卽凡,後念悟卽佛。」
其次是經題中的「韶州大梵寺」一詞,無疑地,這是惠能宣說這部《壇經》的地點。敦煌本《壇經》一開頭卽說:「惠能大師,於大梵寺講堂中,昇高座,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受(授)無相戒。……韶州刺史韋據及諸官寮三十餘 人,儒士(三十)餘人,同請大師,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刺史遂令門人僧法海集記,流行後代。與學者承此宗旨,遞相傳授,有所於約,以為稟承,說此《壇經》。」
引文中說到了三件事情:(1)惠能是受韶州(今廣東韶縣)刺史韋據(璩)等人的禮請,而出來宣講「摩訶般若波羅蜜法」,並 傳授「無相戒」。(2) 說法的地點是韶州曲江縣的大梵寺。(3) 韋璩刺史命令惠能的弟子法海,把這次的說法內容記錄下來,成 爲《壇經》,廣爲流傳。 然而,什麼是「施法壇經」呢?印順以爲:「這是由於開法傳禪的『壇場」而來。」又說:「當時的開法,不是一般的說法,是與懺悔、發願、歸依、受戒等相結合的傳授。這是稱爲『法壇』與『壇場』(原註:壇,古代或通寫爲檀)的理由,也就是被稱爲《壇經》……的原因。」這人的說法,即表示所謂「施法壇經」,即是惠能在韶州大梵寺的法壇或壇場上「施法」(布施法,亦即宣說禪法),然後被(法海?)記錄下來的禪門經典。
然而從惠能之後的唐朝開元時代的密教盛行來看,所謂『壇』即是梵語曼荼羅(maṇḍala)之漢譯,曼荼羅(maṇḍala)除了有壇的意思以外,也有本質、真髓的意義,如《大日經》云:「極無比味無過上味。是故說為漫荼羅。」《大日經疏》解釋:「梵音漫荼羅,是攢搖乳酪成蘇之義。漫荼羅是蘇中,極精醇者浮聚在上之義,猶彼精醇不復變易,復名為堅,淨妙之味共相和合,餘物所不能雜,故有聚集義。是故佛言極無比味、無過上味,是故說為漫荼羅也。」如此解曼荼羅(maṇḍala)為精純本質的意義,因此所謂《壇經》解為曼荼羅經,即是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的本質之經,慧能傳摩訶般若波羅蜜純粹無上法味之經也。
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