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刀舎之佛畫師「石商師」所造之「毘沙門天像」。「毘沙門天(Vaiśravaṇa)」亦名俱吠囉(Kubera),在印度神話中「俱吠囉」乃八方護世者(Lpkapāla)之一,護世八方者依序──東方護世者「Indra」、東南方護世者「Agní」、南方護世者「Yama」、西南方護世者「Nirṛti 」、西方護世者「Varuṇa」、西北方護世者「Vāyu」、北方護世者「Kubera」、東北方護世者「īśa(īśāna/Rudra)。
- 俱吠囉(Kubera)
在八位護世者中北方的護世者「俱吠囉(Kubera)」是唯一不曾出現在《梨具吠陀》之文獻記載裡,因為原本就屬於印度本土信仰的大地精靈群體,被視為「夜叉族(Yakṣa)」之首,俱吠囉率領夜叉一起守護大地的寶藏,即九寶(Nidhi)。往昔印度人將自然界的九種寶物稱為「Nidhi」,「Nidhi」本來是指罐子或容器,也相當於女人孕育生命的子宮,九種珍寶即裝在其中,由俱吠囉守護,而視為寶藏的守護神。
根據印度教一系列的神話傳說,俱吠囉的職責在「梵神(Brahmā,梵天)」或「濕婆神(Śiva)」所授予的。當初梵神想創造宇宙,從他的臉上落下一陣石雨,變成人形即為俱吠囉,梵神就命他守護眾神的財富。另一則傳說則解釋此夜叉王如何獲得不朽,在前世他是一個小偷,闖進濕婆的神廟。當神廟裡的蠟燭熄滅,他幾次嘗試將蠟燭點著,雖然徒勞無功,但是這種試圖將濕婆神廟照亮的努力十分可嘉,於是濕婆提拔他再來是成為財神即為俱吠囉的往世因緣。
有一段時間,俱吠囉住在楞伽島(Lavkā-dvīpa,位於印度半島南端之錫蘭島)的宮殿中,這是梵神作為眾神的建築師「毘首羯磨(viśvakarman)」時為「羅剎族(Rākṣasa)」建造的。羅剎們害怕「天神族(Deva)」的進攻,就放棄了這座宮殿,俱吠囉於是就搬了進去,當羅剎們想回來時,俱吠囉卻不願搬出,於是羅剎們就給俱吠囉的父親「Viśrava(註:此為俱吠囉的父親之名,而俱吠囉的別名Vaiśravaṇa,音譯為毘沙門,梵語源自viśravaṇa即Viśrava之子)」送了一位絕美的「羅剎女(Rākşasī )」引誘俱吠囉的父親,此羅剎女乃羅剎國的公主名為Kaikasī,於是俱吠囉的父親「Viśrava」就與羅剎國公主「Kaikasī」成婚,不久之後,「Kaikasī」生下了一名「Rāvaṇa」的兒子(註:在佛教的《楞伽經》中,北魏菩提流支所翻譯的《入楞伽經》與唐代實叉難陀所翻譯的《大乘入楞伽經》皆將「Rāvaṇa」音譯為「羅婆那」,本文即採用此作為譯名),羅婆那也就是俱吠囉的同父異母弟弟,然而羅婆那將俱吠囉一家趕出楞伽島的宮殿,成為楞伽王,統帥所有羅剎而為羅剎王,在佛教的《楞伽經》即稱羅婆那為楞伽王,並且如印度神話所敘述有十首,如《大乘入楞伽經》中羅婆那對釋迦牟尼說: 「我是羅剎王,十首羅婆那,今來詣佛所,願佛攝受我」,印度神話的綁走羅摩愛妻「悉達(Sītā)」的大淫魔十首羅婆那,竟然信佛去了。中國禪宗的根本經典《楞伽經》就是源於釋迦牟尼佛在大淫賊十首羅婆那的愣伽島所說的法,此外由於羅婆那將夜叉王俱吠囉一家驅逐楞伽島,所以愣伽島所留下的夜叉族也受愣伽王羅婆那所管,因此經中釋迦牟尼也稱羅婆那為「夜叉王」。
不得不提的是,在俱吠囉一家還居住在楞伽島時,大淫賊十首羅婆那竟然性侵了姪子哪吒(Nalakūvara)的愛妻「Rambha」,於是哪吒(Nalakūvara)詛咒羅婆那「只要他與任何女人性交,頭就會炸開」。這就是為什麼羅婆那裸走羅摩愛妻「悉達(Sītā)」後,遲遲沒有性侵犯的原因,怕自己的頭會爆炸,「悉達(Sītā)」得以保住自己的貞節。 梵神見到俱吠囉被驅逐離開楞伽島,於是命令眾神在印度北方的喜馬拉雅山脈為俱吠囉新造了一座宮殿,統帥夜叉族守護北方,成為印度北方的「夜叉王(Yakṣarāja)」,這些夜叉又稱為「Guhyaka(秘密)」即守護寶藏者,在密教「Guhyaka(秘密)」則是守護密法者,守護密法的金剛手就是祕密主(Guhyakapati),如唐密祖師善無畏於《 大日經疏》開示:「西方謂『夜叉(Yakṣa)』為『祕密(Guhyaka)』,以其身、口、意速疾隱祕難可了知故,舊翻或云『密迹(Guhyapāda)』。若淺略明義 ,『祕密主(Guhyakapati)』即是夜叉王(Yakṣarāja)也,執金剛杵常侍衛佛,故曰『金剛手(Vajrapāṇi)』。然是中深義,言夜叉者 ,即是如來『身密(kāya-guhya)』、『語密(vāg-guhya)』、『意密(mano-guhya)』,唯佛與佛乃能知之,乃至彌勒菩薩等,猶於如是祕密神通力所不及,祕中最祕,所謂心密之主,故曰『祕密主(Guhyakapati)』,能持此『印(mudrā)』,故云『執金剛(Vajradhara)』也。」 一般來說夜叉與吃人的羅剎不同,夜叉對人類很友好,然而對於人類斂財無度的行為很惱怒,因此人們必須定期向夜叉祭祀。在濕婆教(Shaivism)與女神教(Shaktism)的信仰中居住在喜馬拉雅山脈的俱吠囉與所率領夜叉族成為濕婆與「大自在女神Pārvatī」的侍從,成為「群(Gaṇa)」的一部分,由Pārvatī的孩子「群主Gaṇapati)・毘那夜迦(Vināyaka)」所率領。
- 「毘沙門天(Vaiśravaṇa)
毘沙門天的梵語「Vaiśravaṇa」即「Viśrava」之子的意思,又梵語「Viśrava」為「Vi(廣、遍)」與「śrava(聞)」所組成,因此從「Viśrava」所派生的梵語「Vaiśravaṇa」意譯為「多聞」,這就是「毘沙門天」又譯名為「多聞天」的緣由。
毘沙門天守護「北俱蘆洲(Uttarakuru)」、「 Uttarakuru」意為高勝、福地。《阿含經》稱:「北面有洲,名鬱單越,其地縱廣十千由旬,四方正等」, 《阿毘曇論》說:「地方高大,定壽千歲,無諸苦,常受樂,勝餘洲,故名高勝」。 北俱盧洲地多山,山側有諸園觀浴池,共有四個遊樂苑,即善現苑、普賢苑、善華苑、喜樂苑。 在《起世經》中,認為這是個充滿幸福快樂的地方。 原是雅利安人居住的地方,雅利安人由此向東拓展,為婆羅門教的起源地,又稱婆羅門國。在密教中,毘沙門天是鎮守十二天裡的八方天之一,為北方的守護神,統率羅剎與夜叉。
在不空三藏所翻譯的《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陀羅尼念誦儀軌》記載『北方金剛藥叉菩薩摩訶薩,手持金剛鈴放瑠璃色光,與四俱胝藥叉往護其國 。解曰:「梵云藥叉此云威德,又翻為盡,能盡諸怨故,如彼經云摧一切魔怨菩薩也。依前法輪現勝妙身,事智圓滿得自在故,手持金剛鈴者,其音震擊覺悟有情,表以般若警群迷故。依教令輪現作威怒淨身金剛,示現四臂,摧伏一切可畏藥叉,常於晝夜伺求方便,奪人精氣害有情者令調伏故,放瑠璃色光者,顯能除遣藥叉等也,與彼北方多聞天王及將無量藥叉眾羅剎娑眾而為眷屬,與四俱胝菩薩往護其國。」』北方金剛藥叉菩薩摩訶薩,依教令輪現作威怒淨身金剛,與彼北方多聞天王及將無量藥叉眾羅剎娑眾而為眷屬。』所謂威怒淨身金剛即是金剛夜叉明王,因為是金剛夜叉明王利牙食噉一切罪障不淨所以稱為「威怒淨身金剛」,北方多聞天王率領羅剎與夜叉,與金剛夜叉明王一同守護北方世界。
- 大辨功徳娑怛那(Santānā)
依唐密祖師善無畏三藏所翻譯的《千手觀音造次第法儀軌》記載:「大辨功徳娑怛那,帝釋天王主之女子,大徳天女也,多聞天之大妃也。左手把如意 珠,紫紺色也,右手金剛劍」,可知毘沙門天的妻子為三十三天主帝釋天的女兒「大辨功徳娑怛那」,娑怛那的梵語為「Santānā」,意思是「子嗣昌盛、連綿不絕」的意思,在印度「女神教(shaktism)」中,「Santānā」為幸福女神Lakṣmī之賜予家族子孫豐饒的變化身「SantānāーLakṣmī」,然而在此,則是佛教三十三天主帝釋天的女兒,並且為毘沙門天的妻子,又,在日本密教也將此帝釋天女「Santānā」與「吉祥天女(Śrī-mahādevī)」視為同女尊。
在中國宗教信仰中毘沙門天與妻子大辨功徳娑怛那所生的子嗣中,最有名者就是「哪吒」了,「哪吒」的梵語為「Nalakūvara」,屬於夜叉神,在南北朝時代僧伽婆羅所翻譯的《孔雀王呪經》將此梵名音譯為「那羅鳩婆羅」,到了唐代義淨所翻譯的《佛説大孔雀呪王經》則音譯為「捺羅俱跋羅」,唐代武后時期菩提流志所翻譯的《不空羂索神變眞言經》則音譯為「那吒倶鉢羅」,到了唐密祖師不空三藏所翻譯的《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則音譯為「那吒矩韈囉」並在《北方毘沙門天王隨軍護法儀軌》以及《北方毘沙門天王隨軍護法眞言》進一步省略字音而譯為「那吒」,這就是「哪吒」之名的由來。
在唐密祖師不空三藏所翻譯的《北方毘沙門天王隨軍護法儀軌》中哪吒乃是護持佛法的護法神,稱為「那吒天王」乃降伏一切國王大臣百寮殺淩者、亦法佛相違者。又在此儀軌文中記載哪吒宣稱自己為「北方天王吠室羅摩那羅闍(梵語:Vaiśravaṇa-rāja,即毘沙門王)的第三王子其第二之孫」而云:「我是北方天王吠室羅摩那羅闍第三王子其第二之孫,我祖父天王及我那吒同共每日三度,白佛言:『我護持佛法,欲攝縛惡人或起不善之心,我晝夜守護國王大臣及百官僚,相與殺害打陵,如是之輩者,我等那吒以金剛杖刺其眼及其心,若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起不善心及殺害心者,亦以金剛棒打其頭。』」而在唐密祖師不空三藏所翻譯的《北方毘沙門天王隨軍護法眞言》中則記載那吒為北方天王毘沙門王的第三子,中國信仰的三太子「哪吒」即源於此,從唐密祖師不空三藏所翻譯的儀軌經文,可知「哪吒(Nalakūvara)」在唐密比在印度本地神話的地位高出許多,在中國道教吸納唐密信仰後,哪吒也搖身一變成了道教較要的神仙「中壇元帥」。
佛刀舎之佛畫師「石商師」所造之「毘沙門天」為身穿甲冑之威武凜凜的女尊,左手持槍戟,右手持寶塔,腳踩惡鬼,降伏一切魔障。毘沙門天的種子字為「(vai)」,真言為「Tadyathā aṭṭe taṭṭe vanaṭṭe anade nāḍi kunaḍi svāh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