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吽音叱咤度母(Hūṃ-svara-nādinī-Tārā)」亦名「吽迦囉叱咤度母Hūṃkarā-nādinī-Tārā)」、「召三界度母(Tridhātv-ākarsanī-Tārā)」,她能鉤召、調伏、攝受「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與「七種眾生(天、人、阿修羅、旁生、餓鬼、地獄、聲聞緣覺)」究竟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 吽(Hūṃ)
在日本密教的法界體性之六大(地、水、火、風、空、識),「識大」的種子字為梵字『(Hūṃ)』代表『我覺』,其「因」位名識,果位名「智」亦為「無垢識(amala-vijñāna)」,智即「覺(Bodhi)」,「識」有了知之性質,有判斷或是決斷之作用,能以種種形為形,種種色為色, 同時「識」有摧破煩惱障礙之用,『(Hūṃ)』亦有『摧破』的意思,因此作為「識大」的種子字。
在金剛界曼荼羅中『(Hūṃ)』為金剛部之部母・金剛波羅蜜亦名法金剛女的種子字,代表「菩提心」與摧破一切煩惱障礙的「能破」的意思。在《理趣經》中『(Hūṃ)』字為「一切金剛三摩耶心」即一切堅固不壞金剛本誓願心,依唐密祖師不空三藏所說明,『(Hūṃ)』具四種輪,也就是《金剛頂經》所開顯之四部曼荼羅──屬於金剛部的<金剛界品>之六種曼荼羅、屬於寶部的<降三世品>之十種曼荼羅、屬於蓮華部的<遍調伏品>之六種曼荼羅、屬於羯磨部的<一切義成就品>之六種曼荼羅。以<金剛界品>之六種曼荼羅為四部曼荼羅之本質的綜合內容為基礎,<降三世品>之十種曼荼羅為金剛界對為煩惱的眾生顯現聖怒(krodha)予以調伏而金剛灌頂攝入,<遍調伏品>之六種曼荼羅闡明調伏煩惱,世界之本性皆清淨,故不捨慾望,若善於控制,一切皆成清淨,將生命(繁衍)的能量用於建設金剛界,<一切義成就品>之六種曼荼羅開顯降伏煩惱的忿怒,調伏煩惱時,我人本性的如意珠寶之心顯現,證得大空妙樂世界,而這不外是體證金剛界,是體證法界體性智之悟者。吽音叱咤度母即以此『(Hūṃ)』所具四種輪(四部曼荼羅)的密義,鉤召、調伏、攝受一切眾生。
在西藏密教中,將『吽(Hūṃ)』解釋為大悲菩提心與般若波蘿蜜多智慧的樂空雙運,她所發出的樂空悲智雙運之『吽(Hūṃ)』聲遍三界一切處,懷攝七種有情眾生(天、人、阿修羅、旁生、餓鬼、地獄、聲聞緣覺),度母並且以她的蓮華足踏除無明、障難,守護一切眾生。
- 吽迦囉(Hūṃkarā)
「吽音叱咤度母」亦名「吽迦囉叱咤度母Hūṃkarā-nādinī-Tārā)」,所謂「吽迦囉(Hūṃkarā)」是「以蓮花面微笑而怒顰眉猛視的降伏相」,即 「吽音叱咤度母」之內心與大愛染慈悲心相應而外現忿怒,「猛視(krodhadṛṣṭi)」為四種眼(敬愛、鉤召、降伏、息災)的第三種眼即「降伏」一切難調伏之眾生。下圖即為 「吽音叱咤度母」之蓮花面微笑而怒顰眉猛視的形象。
高野山真言宗松長有慶阿闍黎講解《理趣經》中「微笑而怒顰眉」的經文,解釋為「微笑而怒」也就是「既微笑又忿怒的表情」,ˋ看起來非常忿怒可是又含著微笑。 有些人將「吽音叱咤度母」的表情看成是微笑,也有人將她的表情看成是在忿怒。
這是因為她的忿怒是心中含著悲憫的微笑,她的忿怒不是心中百分之一百想要修理對方一頓的出氣,而是悲憫對方,懇盼對方可以改過,就像慈母微笑迎接回頭的浪子一樣。
「歸命吽音叱咤母,聲愛欲色虛空界,蓮足遍履七界眾,悉能鉤召攝無餘」
- 作明佛母(Kurukullā、Vedamātā)
「吽音叱咤度母(Hūṃ-svara-nādinī-Tārā)」與「作明佛母(Kurukullā)」視為同女尊。作明佛母的梵名為「Kurukullā」,在宋代法護三藏所翻譯的《佛説大悲空智金剛大教王儀軌經》將梵語「Kurukullā」音譯為「酤羅」,中國西藏密教則以藏語音譯為「ཀུ་རུ་ཀུ་ལླེ(Ku ru ku le)」,現今漢語音譯依藏語音譯而為「咕嚕咕咧」。中國西藏密教也將梵語「Kurukullā」譯名為「རིག་བྱེད་མ་(rig byed ma)」,此藏語還原為梵語為「Vedamātā」乃度母的百八名之一,如宋代天息災 所翻譯的《讚揚聖多羅菩薩一百八名經》即將梵語「Vedamātā」音譯為「吠那麼(引)哆(引)」,梵語「Veda」意譯為智、明、明智,本義是知識的意思,至於梵語「mātā」則是母親的意思,所以「vedamātā」的意思就是知識、智慧之母,也是中國西藏密教對「Kurukullā」之藏語譯名「རིག་བྱེད་མ་(rig byed ma)」,漢譯「作明佛母」即是從此藏語譯名的意義而來,從此處也可明白,中國西藏密教確實是將「作明佛母(Kurukullā)」視為度母的一種。
「吽音叱咤度母(Hūṃ-svara-nādinī-Tārā)」也就是「作明佛母(vedamātā)」,她的容貌容貌端麗妍美,乃細腰胸乳豐滿的十六歲曼妙少女,她肌膚為大慈悲愛染的「紅色膚色」,代表敬愛方便波蘿蜜蜜多(懷業),讓眾生身心自在,並自在攝受一切眾生,得到殊勝大樂。她的左手持蓮華,蓮華上有弓箭,代表蓮華愛染的清淨智慧,即如金剛愛染云:『此是一切大覺尊,(愛)染智清淨無暇穢,以彼(愛)染害清淨,是故常施諸安樂』以及蓮華部母法波羅蜜多所云:『大哉一切正覺尊,大法金剛我清淨,由本自性清淨故,令諸愛染悉無垢』和《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云『離慾調世間,未為清淨法,云何清淨法,謂大慾大樂,諸慾清淨故,而成於大樂』。 也就是慾箭來調伏世間,清淨而成就大樂。她具有三目代表「解脫」、「法身」、「般若波羅蜜多」兼俱而常樂我淨四波羅蜜多滿足。
她的右手持有象徵妙意樂的寶瓶,也代表《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摩耶經·般若波羅蜜多理趣品》的般若羅蜜多清淨──
1.所謂妙適清淨句是菩薩位:男女交合絕妙恍惚之際,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2.欲箭清淨句是菩薩位:慾望如飛矢般訊速激烈地作用,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3.觸清淨句是菩薩位:男女的相互撫摸,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4.愛縛清淨句是菩薩位:對異性的愛與激烈的擁抱,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5.一切自在主清淨句是菩薩位:男女相擁而滿足,自世間的一切解脫,成為自由的主體,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6.見清淨句是菩薩位:心存慾望觀看異性,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7.適悅清淨句是菩薩位:男女交合吟詠玩味舒適的快感,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8.愛清淨句是菩薩位:男女之愛情,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9.慢清淨句是菩薩位:以身接受上述一切,因而生出自傲之心,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10.莊嚴清淨句是菩薩位:裝飾也是清淨菩薩境界。
11.意滋澤清淨句是菩薩位:男女彼此縱情思慾之喜悅,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12.光明清淨句是菩薩位:心滿意足而閃耀光芒,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13.身樂清淨句是菩薩位:身體的快樂,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14.色清淨句是菩薩位 :現實世界的萬物,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15.聲清淨句是菩薩位:現實世界的聲音,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16.香清淨句是菩薩位:現實世界的香氣,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17.味清淨句是菩薩位:現實世界的滋味,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何以故?一切法自性清淨故,般若波羅蜜多清淨。
在《佛説大悲空智金剛大教王儀軌經》記載「作明佛母(Kurukullā)」的形象:「 酤羅菩薩於諸衆生,速疾成就信愛之法。從紇哩字觀想本尊。紅色四臂手執弓箭,持優鉢羅華及蓮華鉤,如是觀想於三界中而爲信愛 」由於「作明佛母(Kurukullā)」為蓮華部之女尊,蓮華部與信愛也就是敬愛法相應,因此她的種子字為蓮華部一切群生種種色心「紇唎(hrīḥ)」,即《理趣經》所云:「一切法平等觀自在智印出生般若理趣:所謂世間一切欲清淨故,即一切瞋清淨;世間一切垢清淨故,即一切罪清淨;世間一切法清淨故,即一切有情清淨;世間一切智智清淨故,即般若波羅蜜多清淨。』、《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所云:「譬如妙色蓮,處泥常清淨,貪瞋癡本性,無染亦如是。所有一切法,應如是觀察,諸法本清淨,當滅諸煩惱。常在諸三昧,成佛一切智, 證如是法已,是名觀自在。」
「作明佛母(Kurukullā)」的法門為敬愛法即祈禱和合親睦之法。其中,祈伏悖己者,令其隨順,稱信伏敬愛;祈求令世間夫婦互相敬愛,稱和合敬愛;鉤召不隨順己心者,令生敬愛,稱鉤召敬愛。她的膚色為大慈悲愛染的「紅色膚色」,代表敬愛方便波蘿蜜蜜多(懷業),讓眾生身心自在,並自在攝受一切眾生,得到殊勝大樂。兩隻主手拿著開弓的花蔓弓和箭,另兩隻手拿著蓮華鉤,蓮華鉤是用盈滿甘露的紅色夜蓮花製成的。 這些器物顯示出她用自己的誘惑力進行性誘的活動特徵,宛如蜜蜂受到花蜜的吸引而陶醉其中,即金剛頂瑜伽初會所闡釋:『蓮華法性即愛染性,蓮華自性清淨無垢染,觀照一切法之清淨因, 罪性亦然本無染』以及『金剛蓮華勝合時,善愛清淨得成就』。
在中國西藏密教花蔓箭象徵“五慾”是“五部密續”的性隱喻, 五部密續即事部、行部、瑜伽部、上瑜伽部、無上瑜伽部,從性隱喻上來看,相當於示愛的漸進過程: 向所愛之人微笑、雙手相握、相互對視、擁抱、接吻和性交。花蔓箭的五慾也代表五情適悅而為出生五如來之佛母, 即「Moharati(無明適悅女)」等於「金剛界自在母」也就是「法界體性智」; 「Dveṣarati(瞋恚適悅女)」等於「金剛母」也就是「大圓鏡智」; 「Rāgarati(愛染適悅女)」等於「白衣觀世音母」也就是「妙觀察智」; 「Irṣyārati(羨望適悅女)」等於「佛眼佛母」也就是「平等性智」; 「Vajrarati(金剛適悅女)」等於「本誓度母觀音」也就是「成所做智」。
「吽音叱咤度母(Hūṃ-svara-nādinī-Tārā)」的種子字與日本密教的愛染明王相同為「「(hūṃ)」代表「愛染即菩提」,此二尊也皆是以「愛染成就菩提」之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