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疾奮勇度母(Tura-Pravīrā-Tārā)」是救度一切眾生而征服一切困難、戰勝一切魔障的「威猛最勝女英雄(Pravīrā)」。她利益眾生的慈悲心非常熱情強烈,永不停歇以迅速且勇猛的方式,救度有情眾生脫離苦難,令眾生得到究竟的「大樂(Mahāsukha)」,所以名為「迅疾奮勇度母」。
她能令一切眾生獲得利益與安樂,「迅疾奮勇度母」能夠在毫無阻礙下進行一切救濟有情與利益眾生之事業,又具有大威力能夠摧滅一切惡魔與阻礙,因此為威猛最勝的女英雄度母。在密教修行中,她也是加持最為迅速的本尊,遇到一切違緣,向她祈禱便可立即迎刃而解。疾奮勇度母擁有如實照見萬法實相的本智雙目,能在一剎那間,運用本覺智洞察一切諸法,洞察的速度至極快速,如劃過天空的閃電光芒一樣,在一剎那,她就能夠撤底通達一切法。
密教關於度母的由來有諸說,例如在中國西藏流傳是由名為般若月的公主修行證悟成就以女身救度眾生之大願而成為「度母」。
在《佛說大方廣曼殊室利經觀自在多羅菩薩儀軌經》則記載『觀世音菩薩入「普光明多羅三昧(梵語:samantāloka-tārā-samādhi)」,以三昧力。從其面輪右目瞳中放大光明,隨光流出現妙女形,住於殊勝妙色三昧,無價雜寶而為嚴身,如融真金映琉璃寶,所謂成就世出世間密言之要,能息眾生種種苦惱,亦能喜悅一切眾生,遍入諸佛法界自性,由如虛空平等住故,普告眾生作如是言,誰在變苦誰在流溺生死 海中,我令誓度。作是語已,遍遊無量無邊世界,還至佛所右遶三匝,頭面作禮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足,合掌恭敬持青蓮華,瞻仰菩薩受教而住,思念如來自在神力。以清涼光普照眾生,猶如世間清涼月輪能除熱惱,一切幽瞑無不照了,復過於是含嬉微笑 ,憐愍眾生猶如慈母,以慈悲光普照佛剎,諸天光明皆悉不現。」從觀世音菩薩右目瞳放大光明所出現之妙女尊即為『度母(tārā)』,梵語「tārā」在《大日經疏》即釋義為「眼瞳」,她是成就觀世音的「普眼蓮華」即十緣生句闡述之理體「般若波羅蜜多」。
度母從觀世音菩薩目瞳光彩所現,而她其實是觀世音菩薩的佛母,在《佛說大方廣曼殊室利經觀自在多羅菩薩儀軌經》觀世音菩薩自己也是『度母觀世音(tārā)』之子,因為觀世音菩薩就是修行度母之理趣與密言而成就,觀世音菩薩於此經之偈誦云:『多羅大悲者,一切之慈母,天人及藥叉,無一非子者,故號世間母,及與出世間,觀音大勢至,金剛與善才,文殊須菩提,慈氏與香象,月光無盡意,離垢虛空藏,妙眼及大慧,維摩等菩薩,皆是多羅子 亦是波若母,三世諸如來,一切摩訶薩,無一非子者,皆稱是我母,慈育諸有情,安載如大地。』多羅為梵語「Tārā」之音譯,『度母(tārā)』是一切眾生之慈母,她是世間母也是出世間的諸佛菩薩母即是佛母般若波羅蜜多。
迅疾奮勇度母的膚色是熱情的紅色膚代表大愛染慈悲,手臂數目有二臂與八臂之兩種形象,在二臂形象中,迅疾奮勇度母的右手結與願印,左手持蓮華,蓮華上有代表法語的法螺,迅疾奮勇度母的八臂形象則是──上雙手交叉於頭頂並執金剛鈴和金剛杵代表「妙適清淨句是菩薩位(男女交合絕妙恍惚之際,是清淨菩薩的境界)」,下二手持弓和箭代表「慾箭清淨句是菩薩位(愛慾如飛矢般訊速激烈地作用,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第三雙手持劍與羈索代表愛縛清淨句是菩薩位(對異性的愛與激烈的擁抱,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第四雙手分別持法輪與海螺代表「一切自在主清淨句是菩薩位(男女相擁而滿足,自世間的一切解脫,成為自由的主體,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禮敬救度速勇母,目如剎那電光照,三世界尊蓮華面,從妙華中現端嚴。」
迅疾奮勇度母的尊身是十六歲青春無敵的少女體態,擁有如來的三十二相與八十種好作為嚴飾,具足嬌麗神韻,胸前雙乳渾圓豐滿,極為莊嚴姝麗。膚色紅色也代表「六大(地、水大、火、空、識)」中的「火大」,也就是「火輪(teja-maṇḍala)」,「火輪(teja-maṇḍala)」即「火壇(teja-maṇḍala)」,在宋代密教的《一切祕密最上名義大教王儀軌卷》說明「火天赤色壇三角,作敬愛事如本儀」火壇為紅色三角壇,作為四種(或五種)壇法之一的「敬愛(vaśīkarana)法」,順帶一提,在《一切祕密最上名義大教王儀軌卷》中蓮華部母白衣菩薩即白衣觀音屬於火大而主敬愛法。所謂敬愛(vaśīkarana)法乃祈禱和合親睦之法,其中,祈伏悖己者,令其隨順,稱「信伏敬愛」;祈求令世間夫婦互相敬愛,稱「和合敬愛」;男女所求愛情成就,則為「緣結敬愛」;鉤召不隨順己心者,令生敬愛,稱鉤召敬愛。至於令違逆本覺之三惡趣者之無明畢竟歸入本覺佛果,稱悉地敬愛。在日本密教中,敬愛法如蓮華三昧,以蓮華部母白衣觀音為本尊或以愛染明王為本尊,其中以蓮華部母白衣觀音為本尊,不僅能令夫妻恩愛亦可庇佑早生貴子。
迅疾奮勇度母也是如白衣觀音、愛染明王一樣為敬愛法之本尊,她由紅色三角火壇生起,而尖角向下的「三角形」象徵女陰而為「大悲愛染」。
在西藏密教修行迅疾奮勇度母的紅度母儀軌,即設置火壇,供施百八次紅蓮華,以滿足一切願望,供施各種穀物、蜂蜜、各種鮮花,則能生兒育女,找到心愛意中人等等。
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