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萌え仏】繪師一条高雪所造的「辰狐王菩薩像」

由繪師一条高雪所造的「辰狐王菩薩像」。「辰狐王菩薩」即「荼吉尼天」乃日本密教信仰之女尊,又名「如意珠王菩薩」。
荼吉尼天──騎乘狐的美麗天女
野干(śṛgāla)就是胡狼,在印度宗教文化中「野干(śṛgāla)」為「時母(Kālī)」或是「遮悶拏(Cāmuṇḍā即怒女神)」的坐騎或是眷屬,在印度神話中傳說黑天(kṛṣṇa)出生的當晚女神難近母(Durga)曾化身為野干(sṛgālá),將他從惡魔手中救出來。「荼吉尼(Ḍākinī))」在印度宗教文化原先也是「時母(Kālī)」或是「遮悶拏(Cāmuṇḍā即怒女神)」的眷屬,而在金剛頂瑜伽密教中「荼吉尼(Ḍākinī))」與「時母(Kālī)」的形象融合。

野干(śṛgāla)這種動物在中國典籍的描述中,有將其視為與狐同為一類,如唐釋慧琳(737年-820年)所著《一切經音義》記載:「狐狼野干(扈都反、玉篇、妖獸也、鬼所乘、有三德、其色中和、 小前大後、死必首丘、 梵云悉伽羅、此言野干、色青黃如狗、群行夜鳴聲如狼、 子虛上林賦、騰遠野干、司馬彪、郭璞注、並云射干、能緣木、射音夜、 廣志云、巢於危巖高木、禪經云、見一野狐又見野干、故知二別)。」《玉篇》所說乃出自《說文解字》:「狐:䄏獸也。鬼所乘之。有三徳:其色中和, 小前大後,死則丘首。从犬瓜聲。」又南宋法雲(西元一○八五~一一五八年)所編《翻譯名義集》記載:『悉伽羅。此云野(音夜)干。似狐而小形。 色青黃如狗。群行夜鳴如狼。 郭璞云。射(音夜)干能緣木。廣志云。巢於絕巖高木也。 大論云。譬如野干。夜半逾城。深入人舍。(中略) 輔行記云。狐是獸一名野干。多疑善聽。 顏師古注漢書曰。 狐之為獸。其性多疑。每渡河冰。且聽且渡。故言疑者。而稱狐疑。述征記云。 北風勁河冰合。要須狐行。此物善聽。冰下無聲。然後過河。 說文云:狐妖獸也。鬼所乘。有三德。其色中和。 小前大後。死則首丘。 郭氏玄中記曰。千歲之狐為婬婦。百歲之狐為美女。 然法華云。狐狼野干。 似如三別。祖庭事苑云。野干形小尾大狐即形大。 禪經云。見一野狐。又見野干。故知異也。』
雖然中國是知曉狐、狼、野干三者不同,但是也有將其混為同一類之說法,日本也將「野干」與狐等同視之,而在前述《翻譯名義集》引用東晉志怪小說《玄中記》所言「千歲之狐為婬婦。百歲之狐為美女。」在日本平安時代初期的《日本靈異記》有狐(野干)化作姝女(美女)而為人妻之故事。並且平安時代中期的《和名抄》也有狐為妖怪百歲化為女之記載。 《翻譯名義集》又引用說文「狐為妖獸,乃鬼所乘」狐是鬼的坐騎,唐釋慧琳(737年-820年)所著《一切經音義》曰:「荼枳尼,梵語。 則鬼之總名,能魅人,與人通者也。」荼吉尼就是鬼,因此日本將「野干」視為「狐」而視為荼吉尼的坐騎,而荼吉尼是能魅人的鬼類,正確說是夜叉女之一類,如代覺苑所撰《演密鈔》說「荼吉尼,是夜叉趣攝。」荼吉尼是夜叉女。男性夜叉是醜若鬼怪,女性夜叉是美如天女,因此日本的荼吉尼天之形象為「騎乘狐(野干)的天女」。

由於狐能變成美女,,依佛教的「能所」一如來說,某一動作之主體,稱為「能」。其動作之客體(對象),稱為所,能變的「狐」與所變的「美女」是一如不二的,因此狐等同荼吉尼天,另一方面,荼吉尼天騎乘狐,再以「能所」一如來詮釋,能騎的荼吉尼天與所騎的狐一如不二,因此「荼吉尼天」等同「狐」。
荼吉尼天、天照、辰狐
根據鎌倉時代末期由天台密教僧光宗所著《渓嵐拾葉集》記載:「我國(日本)為神國也, 尋其元神為天照太神也,亦大自在天也。 凡天照太神者,大日如來應用自性法身之自體也。」又記載:「天照太神者即如意輪觀音也 ,宮中内侍所奉祀之御鏡為天照太神御形之描摹,神体之名鏡乃鏡像圓融之義。」 即以『明』比喻『法身』,以『像比喻「應身』,以『躰』比喻『報身』,三身三德之圓融無礙。

對於《記紀》神話,太陽女神天照大神受素戔鳴尊欺侮而自籠於天岩戸,《渓嵐拾葉集》 敘述太陽女神天照大神自籠於天岩戸的模樣是「辰狐」,並且說明辰狐自身放光明,如暗夜發出光明之夜明摩尼寶珠,如意輪觀音的三昧耶形為如意寶珠(Cintāmaṇi),辰狐即如意輪觀音之化現,以辰陀摩尼(Cintāmaṇi)為躰,稱為「辰陀摩尼王」,即「如意珠王菩薩」。如意寶珠(Cintāmaṇi)必放夜光,這在《金剛頂經》即說明「金剛光」即「真陀摩尼寶珠(Cintāmaṇi)」現光明,能以慧光破無明黑闇,金剛光菩薩又名金剛日菩薩(Vajra-sūrya)。 「金剛光」亦為「大日如來之日輪圓光」遍照一切有情世界令一切眾生獲得清淨脫離煩惱, 並使一切有情界都獲得無法比喻的光名照耀以及一切安樂和歡喜,甚至證得一切如來自性光明最殊勝的妙成就果,因此《渓嵐拾葉集記》就將「太陽女神天照大神」與「真陀摩尼寶珠(Cintāmaṇi)」習合。
《渓嵐拾葉集》又說明,所謂諸眞言供養以摩尼作為燈, 又辰狐之尾有三鈷,三鈷上有如意寶珠, 三鈷即是三角的火形,如意寶珠即摩尼而為燈火, 所以此神現威光明照法界, 又未曾有經說為帝釋天說法的辰狐(野干)之前世為阿逸多國王, 而後辰狐(野干)轉世為釋迦牟尼, 因此等同辰狐之天照大神為百王元神所學習之神。 辰狐也是荼吉尼天,荼吉尼(Ḍākinī)三字在《渓嵐拾葉集記》解釋成百界千如三千世間也 ,「荼吉尼天」亦號「眞荼摩尼珠(Cintāmaṇi)」,其三昧形與如意輪觀音同為「如意寶珠(Cintāmaṇi )」。
「辰狐」的「辰」取自「眞荼摩尼珠(Cintāmaṇi)」也就是「辰陀摩尼(Cintāmaṇi)」,即「如意寶珠(Cintāmaṇi)」。根據《渓嵐拾葉集》之記載「辰狐」等同「如意寶珠(Cintāmaṇi)」等同「荼吉尼天」,如意寶珠(Cintāmaṇi)的光明即「金剛光」而為˙「大日如來之日輪圓光」,等於天皇宮中内侍所奉祀之御鏡之『明』也就是「法身」,因此「太陽女神天照大神」等同「法身佛大日如來」,「太陽女神天照大神」在天岩戶即是「辰狐」的模樣。

 《渓嵐拾葉集》記載荼吉尼天即「如意珠王菩薩」為了滿足欲界眾生的希求,手持「如意寶珠」以如雨萬寶遍灑施予眾生,滿足眾生心願,「如意寶珠」也為金剛界曼荼羅南方寶部世界之三昧耶,也是寶金剛女的三昧耶形。

手持金剛劍與如意寶珠的荼吉尼天
在鎌倉至南北朝時代成書的《頓成悉地盤法次第》記載辰狐王菩薩的形象:「辰狐王菩薩身色蘇抜那色(ソハナシキ)、端厳微妙天女.形也、左手持三弁宝珠、右手執理智之劍、首戴一顆宝珠、乗野干ニ、其野干色如白玉色」辰狐王菩薩左手持如意寶珠,有手持代表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理』與金剛界曼荼羅之『智』不二一如的寶劍。又《渓嵐拾葉集》亦有記載荼吉尼天為文殊師利菩薩之化現的說法,因此辰狐王菩薩手持寶劍,可說由此而來。

豐川稻荷
豐川稻荷信仰的發源地曹洞宗妙嚴寺,境內祭祀的秘佛豐川吒枳尼真天(Ḍākiṇī)」等於稲荷大神,乃實現人們各種心願的女神。豊川稲荷的法祖禅僧寒巌義尹於大宋渡海回返日本之際, 曾受到荼枳尼天的加護庇佑而平安返國,因此尊荼吉尼天為護法神。 到了寒巌六代法孫東海義易創建妙厳寺之時,於內祭祀由寒巌私繪的荼吉尼天像,其描繪的荼枳尼真天一手扛負著稲束,一手持如意寶珠,騎乘白狐,乃帶來福氣與五穀豐收的美麗女神。
 
辰狐王菩薩與稲荷大神
南北朝時代《神道集》<稲荷大明神事>記載稲荷大明神即辰狐王菩薩亦名如意珠王菩薩,並且等同於「法身如來・大日如來」、「三世覺母・文殊菩薩」、「一切衆生之菩提心行願・普賢菩薩」、「佛法護持・多聞天王」、「心王意識(八識心王)・如意輪觀音」。她的樣為金色微妙之天女乘於白色殊勝的辰狐王,能乘的天女與所乘的辰狐王為一如不二而定慧一体。如《六祖壇經》所云「定是慧體,慧是定用」。

明治時代以前作為伏見稲荷本願所的真言宗東寺之末寺「愛染寺」亦為伏見稲荷的神宮寺, 這是由於文明年間應仁之亂,伏見稲荷社殿遭燒毀,為了重建社殿募款而於境內伏見稲荷本願所, 即東寺之末寺愛染寺,設置為據點而成為伏見稲荷的神宮寺,遺址在現在社務所之地。 從愛染寺之名也可想見本尊為「愛染明王」而在募款期間也以稲荷大神(宇迦御魂大神)與愛染明王同體。 又愛染寺亦祭祀有荼吉尼天,而「稲荷大神(宇迦御魂大神)等同荼吉尼天」也是為世人所熟悉的。

日本密教東寺真言之愛染寺初代住持天阿上人所撰《稲荷心經》──
「本体真如住空理」──稲荷大神(宇迦御魂大神)的本體即圓成實自性為真如,乃真空妙有。
「寂静安楽無為者」──常、樂、我、淨四波蘿蜜多之涅槃而具法身、般若波蘿蜜多、解脫三德。
「鏡智慈悲利生故」──大圓鏡智與大愛染慈悲,如蓮體本染,不為垢所染,諸慾性亦然,不染利群生。
「運動去來名荒神」──她以鏡智慈悲利益眾生,因此不趣無為涅槃,顯神(あらがみ)於現世濟渡而名荒神(あらがみ)。
「今此三界皆是我有」──語出《妙法蓮華經》,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皆是我(稻荷神)所有。
「其中衆生悉是吾子」──語出《妙法蓮華經》三界中的所有眾生,全都是我(稻荷神)的孩子,她即眾生母。
「是法住法位 世間相常住」──法身不生不滅遍於法界,永恆存在於世間。
「貪瞋癡之三毒煩悩 皆得解脱 即得解脱」──眾生的貪瞋癡之三毒煩惱乃至一切毒煩,皆能藉她的救濟得解脫。
「掲諦掲諦 波羅掲諦」──語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去吧!去吧!去到解脫無明煩惱的彼岸啊!
「波羅僧掲帝 菩提薩婆訶──語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起前往彼岸吧!成就圓滿的正覺。
「多呪即説呪曰」──稲荷般若波蘿蜜多咒即說咒曰
「オン キリカク ソワカ」──唵 除心垢行 成就
「オン キリカク ソワカ」──唵 除心垢行 成就
「オン キリカク ソワカ」──唵 除心垢行 成就
 
稲荷大神與豐受大神
豐受大神為伊勢神宮之豐受大神宮(俗稱外宮)的主祭神,乃衣養服育萬物之大女神,在《伊勢外宮神前祝詞》中稱豐受大神之御號為「稲荷大神」。如前述將「荼吉尼天」與「如意寶珠」聯繫在一起乃至等同視之,在鎌倉時代伊勢神宮外宮神官度會氏所編撰的伊勢神道教典《神道五部書》中也以如雨萬寶遍灑施予眾生,滿足眾生心願的如意寶珠來表現豐受大神的大慈悲本誓,也就是密教所言的三昧耶(本誓願),如此豐受大神的三昧耶即如意寶珠(Cintāmaṇi),她利萬品如水德因此名御氣都神。

太陽女神天照大神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乃法界體性,也就是萬物本體,因此《神道五部書》之《豐受皇太神宮御鎮座本紀》記載:「天照大神,為萬物本體,度萬品。世間人兒,如宿母胎也。」衣養服育萬物之女神豐受大神配金剛界曼荼羅,金剛界曼荼羅乃法界體性智,如金剛堅固不壞,又金剛界曼荼羅屬「轉識成智」之心法,而以如意寶珠(Cintāmaṇi)代表,在日本以玉表珠,因此稱「金玉」,金代表金剛界曼荼羅和法界體性智,玉代表心法之如意寶珠(Cintāmaṇi)而為眾生本有的第九識「無垢識(amala-vijñāna)」。

《豐受皇太神宮御鎮座本紀》就以金玉來表示豐受大神而說:「金玉則眾物中功用甚勝,不朽不燒,不壞不黑,故為名。無內外表裏,故為本性。謂人乃受金神(即代表金剛界法的豐受大神)之性,須守混沌之始。故則敬神態,以清淨為先,謂從正式為清淨。隨惡以為不淨,惡者不淨之物,鬼神所惡也。」

由繪師一条高雪所造的「辰狐王菩薩像」為金色微妙之天女乘於白色殊勝的辰狐上,酥胸豐滿乳房渾圓,頭戴金冠。右手持金剛界智與大悲胎藏理不二的智理劍,左手持滿足眾生心願的如意寶珠,如意寶珠上燃有藍燄,如意寶珠亦呈藍色,藍色在金剛頂瑜伽代表水大與大圓鏡智。辰狐王菩薩的真言:「Oṃ Hrī Haḥ Svāhā」,「Hrī」是心垢,「Haḥ」是除去心垢之行,「Hrī Haḥ」,其實可以進一步合為「(Hrīḥ)」,則為觀世音菩薩的種子字,在《理趣經》中「(Hrīḥ)」乃觀照諸法無染一切清淨法門眾色蓮花心明,所謂「譬如妙色蓮,處泥常清淨,貪瞋癡本性,無染亦如是。 所有一切法,應如是觀察,諸法本清淨,當滅諸煩惱。 常在諸三昧,成佛一切智,證如是法已,是名觀自在」,並將此梵字做如下解釋:『(Hrīḥ)』由『(ha):一切法因不可得,「慾」本清淨』、『(ra):一切法離塵,塵者所謂五塵,亦名能取所取二種執著,「垢」本清淨』、『(ī)一切法自在不可得,「法」本清淨』、『(aḥ):涅槃。由覺悟諸法本不生,「智」本清淨,即般若波羅蜜多清淨』所組成,即「自覺(Hrī)」世界之本性一切清淨,成就一切法自性清淨,令世界之一切成為無漏善法,「蓮華部」即名「法部」,也就是「法性(dharmatā)」。額外一題,在印度女神教中「Hrī」為自覺女神乃群主毘那夜迦(Vināyaka)的能力來源也就是性力(Śakti),密教中觀世音菩薩以妙女體調伏毘那夜迦而為男女夫婦相擁之歡喜自在天,觀世音菩薩即為女神教的自覺女神「Hr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