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提觀音

延續:十一面觀音、婆須蜜多女(Vasumitrā-Devī)、蓮華手(Padmapāṇi)觀世音菩薩、馬頭觀音菩薩(Hayagrīva)、

葉衣觀音佛母(Parṇaśavarī)、琉璃觀音、佛頂山朝聖寺三義道場ー大佛頂王白傘蓋佛母、

如來究竟觀察十緣生句,得成此普眼蓮華,故名觀自在、雙慈尊觀音媽與媽祖、民國百零八年初詣-觀自在

佛頂山朝聖寺三義道場之騎獅的阿摩提觀音,又名獅子無畏觀世音。

阿摩提梵語「Abhetri/Abhettī」意思是「無畏、寬廣」,

觀世音菩薩,以大悲願力,於世間眾生遭逢恐怖急難的時候,施予教化及救助,使眾生免於恐怖和畏懼,

因此娑婆世界的眾生,稱頌觀世音菩薩為施無畏的大菩薩,即觀世音菩薩本有別名「施無畏者」。

騎獅的觀音菩薩又稱「獅子吼(Siṃhanāda)觀音」,具有極為威猛的力量,降伏一切病苦,使三界眾生脫離苦海。

天台宗的《摩訶止觀》將獅子無畏觀音菩薩列為觀音菩薩拯救六道眾生的化身六觀音之一尊,

獅子無畏觀音破除畜生道的三障,此道獸王兇猛,所以宜用無畏。

日本的東密與台密則以馬頭觀音救渡畜生道眾生。

這是以馬頭觀音乃觀音隨類而等流化身救濟畜生道的解釋。

在佛頂山朝聖寺三義道場的迴廊有一尊「一如觀音」=「金剛薩埵」,

一如,即指她遍一切處妙善而歸於純一真如之理,她手持金剛杵乃彰顯周遍器世間與有情世間,

以她無邊自在,理常而體性清淨,不壞不滅而為金剛,隨順眾生成就妙適清淨即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一如=真如=大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