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三井山金剛寶寺護國院

日前神宮&國懸神宮於中世紀神佛習合時代與紀三井寺於與之關聯性相當深遠~

參拜西國三十三所第二番禮所,救世觀音宗之總本山・紀三井山金剛寶寺護國院。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觀音妙智力 能救世間苦」

紀三井寺御本尊為「十一面觀世音菩薩」。

她的十一面也對應「普門品(Samantamukha-parivarta)」,「Samantamukha」即「面向周遍」,

周遍就是十方,因此除了她原本正面的臉之外, 還有其他十張臉之尊格,表現出觀照十方眾生,

對一切眾生有求必應的慈愛。十一面觀音也是為化「愛慾(rāga)」為「成就(siddhi)」的本尊

御詠歌:「ふるさとを はるばるここに 紀三井寺 花の都も 近くなるらん」

在令人目眩神迷的娑婆世界,一心信仰觀世音,一步一步稱名歸命觀世音菩薩而入紀三井寺,

迷惑的心眼也逐漸如蓮華綻開,與觀自在菩薩的蓮華藏世界也越來越接近了吧。」

救世觀音宗所依經典《般若理趣經》中「觀自在菩薩」=「得自性清淨法性如來」=觀自在王如來,

乃蓮華部主亦成就菩提門之主尊。

蓮華(padma)」亦「大悲胎藏(garbha)」也就是「眾生本有如來藏(Tathāgatagarbha),

如蓮處汙泥而不染,自性清淨法性(Sva-bhāva-śuddha)」。

「觀自在菩薩」即「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大日如來」,

她的莊嚴淨土世界即「蓮華胎藏世界(padma-garbha-loka-dhātu)」。

汙泥即三毒五塵煩惱,蓮種生於汙泥而不被玷汙如菩提心不受塵境所染自性清淨法性,

蓮長於汙泥,以大悲為根而以種種方便轉「煩惱(kleśa)」為「妙法(Saddharma)」長養「菩提法身」,

成就阿耨多羅三邈三菩提( anuttarāṃ-samyak-sambodhiṃ),因此「蓮華部」也被稱為「法部」

要與觀自在菩薩相應即瑜伽(yoga),即如般若理趣経觀自在般若理趣偈:「譬如妙色蓮,處泥常清淨,

貪瞋癡本性,無染亦如是。 所有一切法,應如是觀察, 諸法本清淨,當滅諸煩惱。

常在諸三昧,成佛一切智,證如是法已,是名觀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