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出雲大社-慶祝遷宮

出雲大社

為慶祝出雲大社遷宮,在出雲大社東神苑特設舞臺由狂言師野村萬斎(演過電影陰陽師之安倍晴明),

表演狂言「福の神」,由野村萬斎扮演「福神」,其他二人則扮演参詣者。

其大意為這二名参詣者在大晦日(除夕)前往神社參拜,這時福神向他們要酒喝,二人立即向福神奉納神酒,

福神就開始歌唱發財的秘訣是「早起、善待他人、不要拒絕客人、夫妻感情和睦」。

此外,在28日則有相撲力士奉納「土俵入り」(進入土俵時的儀式)

出雲國與相撲亦有所淵源,即『古事記』中建御名方與建御雷神二神比力氣(力競)。


在此是代表出雲的神明輸給代表大和國的神。

『日本書紀』則初次記載人類的捔力,垂仁天皇七年(西元前二三年),

當時在大和的當麻邑這個地方,有位名叫麻蹶速的大力士。

天皇得知這號人物後,召來出雲國一位名叫野見宿禰的勇士,命他們二人以捔力(すまひ)對決。

最後由出雲的野見宿禰踢斷當麻蹶速的肋骨以及踏斷腰骨取得勝利,

他接收了當麻蹶速的領地。二人一同被奉為相撲之神。


(izumo的古武術)

野見宿禰另名為襲髄命,為天穗日命之子孫,為第十三代出雲國造。

傳說他在祭祀出雲國守護神イザナミ的神魂神社,以山裡的岩石鍛鍊力氣。

『日本書紀』又記載垂仁天皇皇后日葉酢媛命的葬儀,原本根據古俗殉葬,

這時野見宿禰提出獻策,停止殉葬而改以埴輪(土作的人)代替,

天皇對此非常高興因此賜姓「土師」,土師氏之先祖即野見宿禰

然而,關東最古大社「鷲宮神社」別名「土師之宮」。

鷲宮神社」則傳說往昔於神代,天穗日命為治理東國而來到武藏國,

隨同的出雲族與當地部族祭祀「大己貴命(大國主神)」作為鎮守此地之神而為起源。

之後,日本武尊(倭建命)平定東國之際,建造別宮以祭祀天穂日命和其御子神「武夷鳥命」。

因此,「鷲宮神社」的主祭神即為「天穗日命」、「武夷鳥命」、「大己貴命」。

「武夷鳥命」別名「武日照」。

『古事記』記載「武夷鳥命」為武藏國造之祖,

武藏國一之宮「大宮氷川神社」即祭祀出雲神-奇稻田姫命、素盞鳴尊、大己貴

武藏國一之宮另有一說為「小野神社」(東京都多摩市),主祭神則為「瀬織津姫命」。

即天照大神之荒魂神,淨化汙穢的祓戸大神。